万亿国债发行对经济影响几何
发布时间:2023-10-26 16:29阅读:221
作者:肖利娜/
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作为特别国债管理,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此次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今年拟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明年使用5000亿元。
考虑到目前已是10月底及当前的经济形势,结合本次国债的发行方式、时点和用途,预计本次增发国债募集资金使用的时效会较高,对经济的稳增长有较大的积极作用。
从对经济的影响来看,本次债券用途更多集中于水利设施,传统基建将受直接提振,显示政策提供资金支持来缓解基建投资的结构性资金压力问题,为经济稳增长提供支撑。
一、万亿特别国债将发行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根据相关安排: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0000亿元,作为特别国债管理。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00亿元增加到48800亿元,预计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此次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今年拟安排使用5000亿元,结转明年使用5000亿元。
特别国债一般是在特别场景下用于特别用途,一般要求全部资金做到专款专用。本次发行的国债名义目的是“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更多集中于水利设施。历史上曾发行过四次大规模的特别国债:第一次是1998年发行的2700亿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国有四大行资本金以化解不良资产;第二次是2007年发行的1.55万亿特别国债,作为国家外汇投资公司的资本金;第三次是2020年发行的1万亿抗疫特别国债;第四次则是于2022年续发的75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对冲经济下行风险。但不同的是,历史上的特别国债发行多归属于政府性基金管理,不计入赤字,但本次将其全额计入2023年赤字,一次性提高2023年赤字率至3.8%,超过2020年的3.7%。
考虑到目前已是10月底及当前的经济形势,结合本次国债的发行方式、时点和用途,预计本次增发国债募集资金使用的时效会较高,对经济的稳增长及化解地方债务方面均有较大的积极作用。
二、国债增发对基建及经济拉动测算
从对经济的影响来看,本次债券用途更多集中于水利设施,传统基建将受直接提振。今年以来,在财政保持以化债为主来控制风险的基调下,传统基建投资增速边际呈现放缓。截至9月,基建(不含电力)投资累计同比增长6.2%,较2022年回落了2.9个百分点;从结构上看,9月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累计同比仅有-0.1%,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累计同比有11.6%,主要原因是交运领域投资有收入支撑,地方政府专项债在投向上可以更好带动社会配套资金,而水利领域因公益性强、规模大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等特点,因而前期资金投入低拖累了投资增速。本次万亿国债投向侧重水利领域,显示政策提供资金支持来缓解基建投资的结构性资金压力问题,为经济稳增长提供支撑。
长期来看,考虑到债券从发行、使用到形成实物工作量之间存在滞后,本次国债发行将为2024年传统基建投资提供一定弹性需求,可与新基建持续发力形成合力,拉动基建投资增速的回升,进而为经济稳增长提供支撑。2023三季度GDP增速超预期,在经济景气边际企稳但实体需求依然偏弱的背景下,年内GDP完成5%的增速压力不大;但2024年经济增长缺乏持续性的内生动力,主要还是地产产业链中连续两年销售与新开工的大幅走弱对2024年地产投资仍有明显拖累,基建投资的对冲则需资金支持;此次特别国债的发行加上专项债提前下达,为明年经济增长提供了较大力度的稳增长政策支持,也为明年财政调节经济留有空间和灵活度。
我们从资金安排进度来推算具体影响,今、明两年拟各安排使用5000亿元,考虑形成实物工作量的时间,预计主要会在明年的基建投资中体现;进而考虑国债资金作为项目资本金的杠杆作用往往大于专项债的撬动,参考1998-2008年间持续累计共发行的1.13万亿长期建设国债共拉动约5万亿的GDP增量,乘数在5倍左右,而当时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但现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增速总体放缓,粗略以4倍杠杆、3年项目周期测算,则万亿国债资金预计对基建增速拉动6.4个百分点,则2024年基建投资增速可至10%之上,对冲地产投资的持续负增,拉动GDP增速约1个百分点。
三、对市场情绪短期提振
考虑本次万亿国债对经济的拉动更多会在2024年体现,对年内需求的实质影响有限,短期更多是政策对市场情绪的提振。同时,还要考虑年内发行5000亿元的额度,会对资金面产生紧缩影响,如若后期央行不能在货币端通过资金投放形成配套支持,则年内还将对市场产生一定的流动性压力。因此,短期对市场反弹暂且不宜过度乐观,后市还需关注央行进一步货币宽松配合力度。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