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个月走低,猪价见底了吗
发布时间:2023-2-4 07:53阅读:76
近期,生猪期现货价格加速下跌,昨日主力2303合约开盘后跳水,盘中触及14035元/吨的低点,创下近十个月的新低。
“生猪盘面持续下跌主要是节后现货反弹的预期落空导致的补跌,而现货的快速下跌,也令盘面尤其是近月合约产生了较大的交割利润,因而跟随走跌。”五矿期货农产品分析师王俊说。
事实上,春节后是生猪的传统消费淡季,一般情况下,春节前后猪价会明显走低。
“从基本面来看,供强需弱,因此猪价较节前有明显下滑。”广发期货农产品分析师朱迪介绍说,供应方面,养殖企业陆续复工,叠加2月出栏计划环比增加,供应压力加大,当前市场仍有部分大肥压栏,供应预期宽松。需求方面,居民面还在消化冰箱库存,白条亏损,走货困难,市场供需承压。短期利空因素持续存在,尽管周中存在短期惜售提价,但难改猪价疲态。
据一德期货生鲜品事业部分析师侯晓瑞介绍,当前期货各合约逐月升水,2303合约相对于目前最低仓单成本仍有2000元/吨左右的升水,其他各合约升水幅度更高,主要逻辑为现货低价导致市场不断去产能,进而给出现货上涨预期,但目前时间及幅度均不确定。
侯晓瑞认为,短期来看,在现货表现不及预期影响下,近月合约有继续向现货收敛可能,盘面各合约预计继续维持逐月升水结构。
期货日报记者注意到,猪价自2022年10月中旬持续回落,生猪(外三元)价格从26元/千克跌至14元/千克左右,跌幅已近50%。生猪市场基本面为何会如此疲弱呢?
在侯晓瑞看来,供应增量大于需求增长是导致生猪现货下跌的主要原因。“2022年前期现货一路上行导致市场投机情绪激增,推动现货价格超预期上涨,在价格涨至28元/千克的高位后,猪价缺乏继续上行动力,供过于求的事实开始显现,现货价格高位回落,2022年12月前后猪肉需求受外界因素影响出现短暂下滑,猪价整体呈现加速下滑趋势,且维持弱势至今,市场投机情绪的弥漫导致前期产能后置是导致本轮猪价大幅下行的主要原因。”她说。
此外,朱迪认为,猪价持续下跌也有市场情绪、预期不符、育肥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她进一步解释说,首先,市场对年底行情有较好预期,导致养殖端普遍压栏,供应后置;其次,二次育肥愈发专业化,2022年年中以来大量二育进场,不断推升猪价的同时,导致出栏均重上升,年底猪肉供应量增加;再次,年底受疫情影响,猪肉消费低迷,生猪旺季不旺;最后,伴随母猪性能的不断提升,生猪出栏量也有边际提高,供应增加。节前供强需弱,偏离市场先前预判,终端承接能力有限,猪价疲弱。
“前期情绪性上涨导致价格基数较高且需求受抑制;猪价反弹以及生产效率提升后常规供应恢复,三、四季度压栏和二育导致的产能后置以及一部分节后产能提前出来,以上所有的产能均在春节前后堆积,供应端积重难返,而需求端受疫情影响较弱。以上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猪价在节前跌跌不休,节前供应压力仍未完全出清。”王俊说。
不过,随着国内疫情政策的优化,终端消费持续复苏,猪价存在止跌企稳的预期。
朱迪表示,这一点在当前盘面价差结构上也有充分体现。整体来看,上半年供应量仍然不低,供强需弱的现实下,2、3月猪价难言乐观,期价磨底为主。但后续存在收储预期,及二次育肥和冻品入场抄底预期,若需求端发力,或带来行情提前止跌回暖。另外,近期非瘟疫情有所发酵,但据市场反馈并不严重,对行情影响有限。
“2022年年底国内疫情政策的转变导致短期需求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在疫情告一段落后,市场需求已经好转,整体消费量高于2020年及2021年同期,造成猪价整体表现弱势的主要原因取决于供应强弱。目前猪价在14元/千克左右,继续下行面临屠企分割入库及二次育肥的拖底,但上行缺乏明显的上行动力,短期现货预期仍维持横盘振荡为主,关注长期成本线下去产能后对后期行情的推动。”侯晓瑞说。
在王俊看来,当前价格下跌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刺激消费,当前仍处消费淡季,但消费大概率会逐步恢复,未来包括收储政策、冻肉入库、二次育肥等非常规的需求行为均会有助于积压产能的逐步出清,但不确定的是这个过程的持续时间,以及在此之前价格下行的底线。
“我们对当前行情仍偏悲观,但预计今年见底的时间将早于去年,而最低价格也将高于去年同期,对见底后价格持谨慎乐观态度,预计年内高点和波动性将小于去年。”王俊说。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