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市日报(12月16日)
发布时间:2022-12-16 21:02阅读:68
郑棉期货
12月16日,郑棉继续震荡上行,CF2305合约开盘13990元,一路震荡上涨,最高14320元,午盘减仓急跌,随后收复跌幅,收于14145元,涨200元。期价持续走强,期现基差得到修复,新疆籽棉收购价格稳中有涨,部分地区突破6.3元/公斤,随着价格持续上涨,上游企业销售积极性较强,下游棉纱成交尚可,价格稳中有升,纺企开机率持续回升,成品库存下滑,临近双节,终端需求持续性有待进一步观察。整体看,强预期持续提振市场信心,短期价格或将维持强势。
纽约期货价格
12月15日,3月合约81.03美分,跌34点;5月合约81.24美分,跌19点;成交量23093手,增加1955手。上周美棉出口不佳、美国股市下跌和美元反弹导致市场承压,ICE棉花期货窄幅盘整后略微收低。美联储加息放缓的短期利好已被消化,明年持续加息对股市和经济将产生长期影响。基本面上,目前棉花下游市场订单和终端需求仍在减少,短时间内棉花消费难以恢复,棉价上涨难度较大。
棉价跟踪
12月16日,进口棉到港均价(M指数)97.06美分/磅,较15日跌0.27美分/磅,折1%关税进口成本(不含港杂费)16575元/吨,折滑准税进口成本(不含港杂费)16716元/吨;国内3128棉均价(B指数)15068元/吨,较15日涨16元/吨。新疆棉山东到厂价3128B级15150元/吨,较15日涨17元/吨。国家棉花基差指数CNCottonJ(CF2305)559元/吨,较15日跌29元/吨。
棉市要闻
国内棉市:近期,河北棉花市场表现总体不平衡,甚至失衡状态。因为失衡,各方观望情绪仍然较为浓郁,去库存仍然是主要思路,采购以随用随买为主,市场气氛尚不能烘托起来。
期现走向背离。近期,郑棉期货水涨船高,市场氛围相对较好,仓单增多、价格上涨。昨日(14日)主力CF305合约13875元/吨,11月30日以来,郑棉累涨超700元/吨。现货窄幅波动为主。截至12月15日,河北省地产三级棉报价15200元/吨(毛重结算,含税),相比本月初基本平稳。新疆机采棉河北衡水“双28”出库价格在15100-15300元/吨(公定,含税),相比上周基本持平。突出表现是期货大涨,现货不跟风,两者背道而驰。
棉花稳、纱线跌。作为上下游棉花和棉纱走势不一。据河北高阳、石家庄等地企业介绍,近期部分规模纺织厂小量采购棉花,以新疆棉为主,地产棉和进口棉次之。目前,2022年产新疆机采棉“双28”到厂成本在14700-14800元/吨附近,运输困难、运费偏高。纱线仍然下跌。截至12月15日,河北石家庄某厂普梳C32S价格在22300元/吨附近,相比上周跌200元/吨,气流纺OE12S价格在15800元/吨附近,相比上周跌约100元/吨。纯棉纱下跌原因仍然是企业去库存压力较大,个别厂家产成品库存达到一个半月,甚至更多。
棉籽续跌、籽棉小涨,轧花厂大呼受不了。近期,河北省棉籽行情继续下跌,邢台、保定等地毛籽主流价格在1.75-1.80元/斤(含油13%,水分12%),相比前一周跌0.05元/斤一线。籽棉收购价格小幅上涨,15日,邢台、保定等地40%衣分籽棉价格在4.10元/斤,相比前一周略涨0.02元/斤。棉籽跌的原因主要是轧花厂变现心理,降价以售。籽棉跌的原因却是仍然收不上来,轧花厂提价抢收。一跌一涨之间,轧花厂利润被压薄,不少已在亏损边缘。继续收亏损,停收亏利息,企业两难。
交通通畅,部分市场主体却开始“足不出户”。据了解,近期河北疫情防控政策基本完全放开,各交通卡口全部撤除,除个别特殊部门之外绝大多数不再查验健康码和核酸证明。但是,部分市场主体却自动坚持足不出户,坚持线上办公,一边是政策的大利好,一边却是市场主体的保守、封闭,表现在市场上就成了现在的一边是大家对后市的看涨看多心态,一边却是现货仍然卖不动、价格也上不去。
国际棉市:据江浙、广东等棉纱贸易商反馈,随着优化疫情防控10条措施落地,各地加快松绑,企业运输、收发货、接单排单、发运等逐渐恢复正常,沿海地区织布企业、服装厂开机率持续回升(12月中旬以来,佛山、中山、广州等地布厂开机率恢复至30%-40%);再加上部分国外采购商、品牌服装企业担心中国企业春节放假影响生产、交货及2023年春季订单补货等因素而使短单、小单短暂反弹,港口外纱的询价、成交较10/11月份活跃很多。
目前,除了进口OE8S-OE16S棉纱出货仍表现稍好外,江苏、浙江等地进口C21-C32S中高配环锭纺纱成交也触底回暖,但印度、越南等产地40S及以上高支普梳/精梳纱交投仍比较清淡,贸易商、织布厂对签约远月船货信心不足。
浙江杭州某轻纺进出口公司表示,近一周多来,中国各主港棉纱“去库存”的进度有比较明显的加快,尤其气流纺纱、低支环锭纺纱,贸易商纷纷抓住春节前的这一波短暂利好,加快出货,回收资金。该公司认为,近几日进口纱整体成交好转,除了与疫情防控全面松绑、国外采购商补单有关外,还与9-11月份各轻纺市场贸易商、织布厂棉纱囤货明显偏低(部分织造企业已有12月底前放“春节假”的打算)及11月份外纱到港量或不足6万吨有关(投机性采购减少),因此判断行情不具备可持续性,建议贸易商不要惜售,较大幅度上调棉纱报价,以免错过出货机会。
从调查来看,本周清关印度气流纱、C32S及以下环锭纺纱已开启试探性上涨模式,幅度一般在200-300元/吨,但40S及以上棉纱报价仍维持平稳(含精梳纱)。一些经营越南棉纱、巴基斯坦棉纱及乌兹别克斯坦棉纱的贸易商跟进上调报价的意愿也较强,郑棉、郑棉纱上涨的“风向标”作用显现。巴基斯坦低支赛络纺纱则表现不佳,不仅出货缓慢,而且报价连续振荡走弱,中间商、布厂等终端接受能力偏差。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