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情绪转暖期指大幅反弹
发布时间:2022-11-7 21:24阅读:405
下半年以来经济恢复过程缓慢,基本面预期走弱,同时外盘波动剧烈,拖累港股及A股市场,市场情绪转向悲观,股指跟随调整,主要指数考验前期支撑。期间受宏观影响较多的金融地产等大盘蓝筹股调整较多,拖累大盘指数,上证50指数创下2019年1月以来新低。及至10月末大盘跌破2900点后超跌反弹,重返3000点。我们判断后市继续调整空间有限,主要是因为在政策层面的利好支持下,股市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概率极低,同时年内经济将大概率继续恢复增长,经济增长逐步转强的可能性较高。但由于内外部对于A股的风险因素尚未完全消除,尚不支持行情全面反转。技术上,当前指数无疑已经进入了低位区间。市场处于底部震荡的过程中。建议参与反弹。
(一)期货市场
本周股指期货大幅反弹。资金大幅流入,成长股、白马股、大盘权重接力领涨,成交放量,大中小规模指数携手大涨。本周公布的10月份PMI数据显示制造业、非制造业PMI均回落至收缩区间,但由于前期的下跌至悲观预期已经兑现的比较充分,利空情绪兑现后市场超跌反弹。本周美联储加息75BP,造成外盘动荡,但对国内市场的影响逐渐下降。
(二)股票市场
本周股市放量大涨,市场量能逐步恢复,日成交额回到万亿规模。本周上证指数涨5.31%;深证成指涨7.55%;创业板指涨8.92%。三大指数本周均为5连阳,创年内最大周涨幅。行业表现强势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全线上涨,其中汽车、食品饮料、社会服务、商贸零售、电力设备、美容护理、有色金属、电子等行业涨幅较大,房地产、煤炭、银行等行业反弹乏力。本周资金流入明显,前期快速超跌的机构重仓股为市场关注焦点。同时由于经济领先指标PMI进入收缩区间、宏观预期转弱,受宏观预期影响较大的金融、地产、周期等行业表现非常弱。同时近期外部市场波动较大,尤其是港股波动剧烈,对近期A股市场心态的影响也比较大。目前市场情绪由上月末的极度悲观转向谨慎乐观,因此行情超跌反弹。由于基本面偏弱,风险因素较多,当前行情仍处于底部震荡过程中。可谨慎参与反弹。
本周市场资金显著流入,沪深300资金流入明显,权重股快速反弹。融资余额变化不大,小幅波动。
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基差走低,处于合理区间,期货市场预期偏乐观。
(三)行业要闻
1.国家领导人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致辞表示,中国将推动各国各方共享中国大市场机遇,加快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扩大优质产品进口。推动各国各方共享制度型开放机遇,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各国各方共享深化国际合作机遇,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2.央视新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定于11月5日下午15:00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指出,当前,我国仍然面临境外疫情输入和本土疫情传播扩散的双重风险,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落实“四早”,做到早发现、快处置、防外溢。
3. 证监会:公布《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基金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对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业务、产品业绩、人员绩效的考核周期不得短于5年。基金评价机构业绩评价期限不得短于5年,不得使用单一指标进行排名或者评价,不得进行短期收益和规模排名。基金管理人、基金销售机构应当确保基金份额购买等款项来自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基金份额赎回等款项转入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
4. 证监会:准予永赢基金、英大基金、易方达基金等13家基金公司旗下的14只养老目标持有期FOF产品注册,产品持有期从一年至五年不等。相关公司应自批复下发之日起6个月内进行基金的募集活动,募集期限自基金份额发售之日起不得超过3个月。
5. 北交所:发布北证50成份指数样本股名单,将于11月21日正式发布实时行情。北证50样本股按照市值规模和流动性选取排名靠前的50只证券,兼具代表性与成长性。首发样本股总市值占比71%;覆盖16个细分领域,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电力设备数量居前,汽车、电子、国防军工等领域均有涉及。
6. 证券日报:自10月14日证监会和沪深交易所就优化增持回购规则公开征求意见以来,上市公司掀起一轮增持回购热潮。截至11月3日,沪深两市35家上市公司36次披露增持计划;47家公司披露回购计划,预计回购金额上限合计152.65亿元。增持回购计划数量远超去年同期。
7. 美联储再次大幅加息7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提升至3.75%-4%,符合市场预期。这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第六次加息,也是连续第四次加息75个基点,今年已累计加息375个基点。从本次美联储决议声明来看,美联储措辞略偏鸽派,美联储暗示可能放缓加息步伐。不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虽承认12月会议可能放慢加息,但又称考虑暂停加息操之过急,这番鹰派言论打压市场风险情绪。
二、基本面分析
2022年一季度我国经济企稳回升实现平稳增长。二受疫情影响二季度经济增速回落。三季度的状况较前期好转,经济逐渐恢复、经济数据较二季度逐步改善。但也观察到由于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经济修复的过程偏缓慢。市场目前对四季度经济保持增长势头的预期保持乐观,四季度大概率延续增长态势。
数据显示10月份经济景气暂时走弱,生产端恢复较快实现平稳增长,相对地需求端表现偏弱。领先指标来看,10月份制造业、非制造业PMI均回落,经济景气偏弱、恢复过程较缓慢,产需两端均有所放缓。10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2%,较9月回落0.9个百分点,由扩张区间进入收缩区间。10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为49.2%,较9月回升1.1个百分点,连续第三个月处于收缩区间。10月受疫情等因素影响,经济景气度下滑,制造业修复进程偏缓慢。经济增长恢复进程中压力与风险仍存。
外需方面,今年外贸领域一直维持较高增速,8、9月份有所走弱。2022年1-9月中国进出口总值31.1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9%;出口17.67万亿,同比增长13.8%;进口13.44万亿,同比增长5.2%,增速较1-8月分别下降0.2、0.4、0个百分点。2022年开年以来,进出口景气一直较高,即使受到疫情影响,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仍具有相对优势,进出口领域韧性较强。8、9月份进出口增速小幅回落,可能跟外需走弱有关。由于美联储的强力紧缩政策,欧美国家经济增长预期承压,外贸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加。综合来看年内依然有内需不强、外需回落的风险。
三、综合分析
2022年一季度我国经济企稳回升实现平稳增长,二季度中疫情对经济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三季度的状况明显恢复,经济数据好于二季度。四季度内虽然面临风险与波折,年内我国经济延续增长态势仍然是大概率的情景。对于权益市场来说当前基本面无疑是在好转的过程中。但受美联储加息、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外盘波动剧烈,尤其是港股波动较大,影响A股市场。当前主要指数处于低位区间,市场下行空间也有限。市场情绪由悲观转向谨慎乐观。市场反弹后等待新的驱动因素出现。
宏观政策方面将延续稳增长的方向不变,年内财政、货币政策均保持积极扩张。货币政策基调持稳,央行下调政策利率引导实体经济融资利率下行,总量上保持流动性充裕。财政政策预算支出增加、加力提效,在结构上更加优化。市场对于2023年的财政政策有更多期待。
欧美经济由盛转衰而其通胀数据处于历史高位。美联储保持货币政策紧缩节奏,如期在11月议息会议上加息75个基点,并对后期的货币政策展望偏鹰。美联储货币政策对全球金融市场价值体系造成巨大影响。国际市场波动加大,非美货币、大宗商品、权益市场普遍剧烈震荡。
四、技术分析及建议
技术上,大盘跌破2900点后快速反弹,重返3000点。年内经济将大概率继续恢复增长,经济数据持续小幅改善、经济增长逐步转强的可能性较高,对于经济的过度悲观预期将逐步好转。政策层面稳增长意图明确,多方面利好密集出台,料对经济起到托底作用,以此判断股市的政策底较为稳固,市场继续下行空间有限。但由于外盘动荡尚未结束,对A股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同时由于地产、金融行业表现太弱,拖累大盘权重指数上证50、沪深300表现,在金融地产企稳之前对A股或继续拖累。技术上,当前指数无疑已经进入了低位区间。由于大盘跌破了前期支撑,前期支撑变成了反弹阻力,触底反弹后需通过震荡消化上方抛压。因此市场处于底部震荡的过程中。建议参与反弹。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xianshi-icon.png)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click-icon.png)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Home/image/counselor/read-yz.jpg)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Home/image/counselor/read-yz.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