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障类产品优先考虑,万万不可裸奔买年金
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疾病和意外的风险,要比退休养老的风险,更紧迫,对家庭财务的影响也更严重、更明显。
所以,优先考虑配置好保障类的产品。
这并不是说,保障必须买到100%全面了才能去考虑年金。
如果有了一定的保障基础,也是可以同时进行的。
但是,你别连个百万医疗都还没有,就开始琢磨退休金的问题。
或者,重疾保额只有10万,都不够一家人一年的生活费,那再有预算,肯定优先把重疾保额加多些,再考虑其他。
2、 缴费期不宜过长
重疾/定期寿这类长期险,因为我们要的就是它的「杠杆功能」,所以拉长缴费期,降低每年的缴费压力,撬动杠杆,是正确的思路。
但是到年金险这里,纯粹的存钱取钱,没有杠杆,没有必要拉长缴费期。
更要考虑缴费能力的「可持续性」。
年金的保费数额往往比较大,几万、十几万、甚至上百万。
如果拉得太长,越到后面,不确定性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缴费期选多久合适呢?
资产量比较大,更注重年金「归属权」的,防止「夜长梦多」,一次性趸交就好;
不想占用太大的现金流,对未来短期内的资金状况也比较有数的,3-5 年比较合适;
高管、白领,收入不夸张,但是相对稳定的,可以考虑 10 年交。
但是 10 年以上的,或拉到 20 年,我建议谨慎考虑,除非你的保费真的很少,那你一定要回到第 1 条审视一下,保障做的怎么样了呀?
3、给钱留出长大的时间
如果大家被销售过年金,一定听过这个词,「复利的力量」。
说白了,年金的预定利率是固定的,年金总利益要增长,靠的主要是「时间的力量」。
而且,年金的早期现金价值往往比较低,并不适合释放现金流。
所以,如果要用年金准备教育金/退休金这类比较「目标明确、时间明确」的需求,一定要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年金有一定程度的增长,才有意义。
比如想给孩子准备 18 岁上大学的钱,15 岁才开始准备,就太晚了。
或者 60 岁退休,50 岁才开始攒退休金,效果也会差很多。
上一篇的案例中提到过,「28 岁开始准备,比 38 岁开始准备,退休每年能多拿50%」。
也是这个原因。
4、务必安排好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
之前写过很多次了,年金险的重要功能,是从法律角度,明确保单资产的归属权。
这是靠「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关系来确定的。
这三者确定好,保单中的资金流向也就基本确定了。
投保人
基本上投保人的权利是最大的,大多数情况下,保险公司只认投保人的签字。所以如果想退保,或者想更改受益人等等,必须有投保人的同意。而且保单的现金价值、分红,在没有转化成理赔金的时候,都是属于投保人的;注意,投保人可以更改,只要原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已成年)同意即可。被保险人属于比较被动的,但是享受保障。比如重疾险的重疾赔偿金,年金险释放出来的年金,某些定期险的满期金等,都是属于被保险人的利益;(因为「生存受益人」基本等同于被保险人,因此这里默认讨论「身故受益人」。)受益人就是在被保险人身故之后拿赔偿金的那个,这个效力比遗嘱还高,执行起来也简单快捷;5、早领钱/晚领钱怎么选?认清自己是强需求还是弱需求
很多人在纠结,是选保单第5年开始就领钱呢?还是选到55/60岁再开始领钱呢?年金释放出来的钱,什么时候用、给谁用、用多少,如果能确定下来,那这种需求就是「强需求」。但如果抱着这样的想法:「我就是想存着,也不确定什么时候用,有需要就取点出来,不用就放着」,这种就是「弱需求」。比如我买教育金,18岁才开始领钱,就是想着,甭管未来发生什么情况,买房也好治病也好,我女儿这笔钱绝对不能动。就是要拍掉你蠢蠢欲动、闲得没事、要取钱或者退保的心思。如果从保单第5年就开始释放生存金,这笔钱能不能留到用的时候,可是不好说哟。其实很简单,等于你额外买了一单万能险,生存金如果不领,就直接进入这个万能险,可以享受到相对较高的利率。大多数的年金险,生存金原本的累积生息利率是3%(相伴一生是4.5%);万能险的投保人和被保险人,一定要和年金险保持一致。母亲给儿子买了一份年金,母亲是投保人,儿子是被保险人。那么附加的万能险,也一定要母亲是投保人,儿子是被保险人。只有这样,才能保留年金险原本的归属权和资金流向安排。但实际上,跑赢通货膨胀,是资产配置的整体目标之一,靠的是全面布局和长期运作。换个角度,你的钱,又不参与市场风险,又能稳稳超过膨胀,这岂不是代表你的钱莫名其妙就变多了?眼里只有收益率,就别看年金,市场上那么多风险类产品,大把的发挥空间。是「前方打了败仗之后,回过头来发现,啊,我们还有粮草,可以再支撑下去」时的信念;是「一个球队被突破了层层防线,眼看着要失球,结果被守门员稳稳的扑出」时的安全感。「资产配置是反人性的」,年金这个产品,有很强的「反人性」的特点。它给你纪律,替你追求安稳,锁住确定性,避开那些让你糟心的风险,最终帮你实现人生目标。如果不小心再遇到某个别有用心,或者根本不理解年金的人,一忽悠,一冲动,就把年金给退了,现金价值说不定还没回本。以上回答希望对您有帮助,术业有专攻,如果你还有什么疑惑或者想要了解的保险问题,欢迎加微信沟通,我会为您提供专业的建议和帮助,帮助您解决困惑。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