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计委官员评重庆七天医改:精算不足 评估和试压需完善
发布时间:2015-6-16 09:21阅读:510
对于仅仅持续了7天的重庆医改,国家卫计委体制改革司司长梁万年称,价格调整的方向是对的,问题在于精算不足。另外重庆市就公立医院取消的15%的药品加成来调价,但调价应该是按照医院总量来调价,这才有空间。
6月13日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健康产业高峰论坛”上,梁万年对迅速夭折的重庆医改发表了他的看法。
价格调整前提是精细计算
3月25日,重庆市卫计委官网发布《重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14年版政策解读》,大型设备检查和检验类项目价格各降低25%,诊查、护理、手术、治疗类项目价格分别提高30%、30%、13%和13%。调增总额7.07亿,调减总额7.09亿,增减额-200万,总量基本平衡。
但是,从3月25日到3月31日,重庆医改仅仅持续七天便宣告结束。这场以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为内容的医改,因大幅度增加了部分患者经济负担,引起了部分市民上街抵制。医改相关推动部门承认“考虑不周”。
“真正要改变一个医院的收入结构,必须要把医院的总量拿来调价,以及在精细测算和试压分析评估方面还要进一步完善。”梁万年说。
梁万年表示,医疗服务的价格调整当前是重中之重,是建立医疗机构科学补偿机制的关键一步。而价格改革的核心是腾龙换鸟。“现在的结构是不合理的。70%左右是药品、耗材,要把这个大幅度下降,让劳务技术上升,(改成)60%~70%是劳动挣来的。”
根据5月9日公开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公立医院要破除以药补医,推动建立科学补偿机制。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和试点城市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降低虚高药价。
考虑到目前公立医院很大一部分的运行经费来自于药品和耗材,一旦取消药品加成,医院的运行可能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必须实现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
但是价格调整要有三个确保:确保老百姓的总体负担不增加,确保医院的运行不受影响,确保医疗保险不穿底可承受。
而要确保老百姓的总体负担不增加,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增高的部分,就要和医保支付衔接。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7年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推开,要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推进医药分开,总体上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构建分级诊疗就医格局,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但是,由于医疗保险每年增长速度是可预期的,梁万年表示,政府就需要精确计算,把价格调整的每一项进行模拟和试压后才可以提出来。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