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仓”是市场操纵行为吗?法律专业人士这么说
发布时间:2021-1-4 11:22阅读:696
挤仓是一种操纵行为,具有严重的危害性,破坏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发挥。中国证监会2019年已明确将其规定为违法行为予以禁止,根据最高检、最高法《关于办理操纵证券、期货市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挤仓操纵若情节严重的亦构成刑事犯罪。近日,网络自媒体平台刊发的一篇文章认为“挤仓只是特定时间下的普通金融现象,是期现市场各自定价逻辑下,因分歧极致而出现大持仓,诱发阶段性金融博弈,挤仓通常出现于市场思维转折处,而多品种群体挤仓是宏观氛围强弱切换的重要信号,是市场化条件下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重要体现”。
该文忽视了挤仓的危害,歪曲了我国供给侧改革。笔者对挤仓操纵的定义、构成要件、危害和法律规制等进行了研究,对中国期货市场如何监管挤仓操纵市场行为提出了建议。
挤仓操纵的定义和原因
中国期货市场三十余年的发展,经历了由乱到治的过程,现时在“五位一体”监管下,恶性的逼仓操纵鲜有出现,但挤仓操纵偶有发生。
挤仓的定义
为打击挤仓操纵,维护期货市场秩序,中国证监会制定并发布了《关于〈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七十条第五项“其他操纵期货交易价格行为”的规定》,明确将挤仓作为一种市场操纵行为予以禁止,相关规定自2019年11月22日起施行。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规定,挤仓操纵是指“在临近交割月或者交割月合约上,利用不正当手段规避持仓限制,形成持仓优势,影响期货交易价格的行为”。
挤仓的原因
挤仓产生的原因是商品期货市场实物交割制度的存在。目前,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均采取实物交割制度,在交割月最后交易日之后,合约空头头寸持有者须履行交货义务,否则便要承担交割违约责任。无论是中国期货市场还是欧美等期货市场,绝大部分交易者并无交割意愿和交割能力,期货市场的客户可分为套期保值客户、套利客户和投机客户。投机客户和套利客户赚取的是价格波动的盈利,因此没有参与交割的动机;按照经典套期保值理论或者现代套期保值理论,套期保值的功能是通过期货市场对冲企业资产或者负债价格波动的风险,因此大部分套期保值客户尤其是买入套期保值客户亦不需要进行实物交割。在合约临近交割月或交割月最后交易日之前,投资者多以平仓方式了结头寸。
在大部分投资者不参与实物交割的情况下,一些人单独或者联合,通过不正当手段规避持仓限制,形成持仓优势,并持仓捂盘导致合约流动性急剧下降,迫使无交割意愿和能力的空头在较高价位斩仓离场,从而实现获利的目的。
经济学角度看挤仓操纵的危害
期货市场有两大功能:一是价格发现功能,二是管理风险功能,两个功能的发挥都离不开期货价格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按照现代经济学理论,完全竞争市场形成的价格才是最有效的价格。期货市场是一种接近于完全竞争、高度规范化的市场,期货市场拥有大量的卖方和买方,采用集中的公开竞价交易方式,各类信息高度集中并迅速传播。在完全竞争环境下,生产商、加工商、贸易商、投机者、套利者通过公开竞价交易形成的价格,客观地反映了完全竞争环境下的价格,反映了市场正常的、自然的供求关系,由此形成的价格才具有权威性。因此,大宗商品的国际贸易才敢于采取“期货价格+升贴水”的定价方式。
挤仓操纵通过人为扭曲期货市场的供需关系,严重影响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的发挥,阻碍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发挥。挤仓者单独或者合谋,规避交易所的持仓限制进而形成持仓优势的行为在临近交割月或者交割月合约制造需求旺盛的假象,形成了经济学上的不完全竞争。短期内,商品交割的卖方供给是固定的,当需求大于供给时便产生了短缺现象,期货价格自然会随之上涨。通常,因为交割费用的存在,对于买方和卖方,从期货市场交割买入商品或者出售商品都是不经济的,若多空双方力量处于均衡状态时,一般情况下合约交割价和现货价格应较为接近;若相关商品所在行业准入门槛较高,因出库费用和处理费用的存在,根据补偿理论,交割价通常小于现货价格。当多头出现挤仓行为时,没有交割意愿或交割能力的空方往往以较高的价位平仓,最终交割的价格通常远高于现货价格。
挤仓买入现货对于多头来说是不经济的,挤仓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平仓所产生的超额盈利而已。挤仓导致不完全竞争,价格被扭曲,甚至畸高,价格失真的结果会导致产业客户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失败,因为现货价格上涨低于期货价格上涨的幅度,价格失真会给实体经济传递虚假信号,引发社会产能增加,多头因无法处理相关商品,最后只能以不经济价格处理买入商品,导致短期商品供给增加,进而引发商品价格的混乱。
2020年6月30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淀粉1601合约操纵案,该案是典型的挤仓操纵。邹鑫鑫、刘哲利用24个账户进行分仓,从2015年12月14日开始,相关账户持多仓连续19个交易日超过交易所的持仓限额,且连续14个交易日超仓比例高于100%;2015年12月14日至2016年1月14日,账户组持多仓占市场多头比例(以下简称持仓占比)始终在40%以上,最高持有多仓16270手(2015年12月22日),超仓11770手;最高持仓占比达到99.82%(2016年1月6日)。在交割月内,账户组利用持仓优势,在2016年1月11至13日,逼使空方接受账户组的报价,按照账户组的价格平仓。玉米淀粉1601合约的结算价由2015年12月8日的2188元/吨最高涨至2015年12月18日的2299元/吨,玉米淀粉1601合约与1605合约间的价差由2015年12月8日的130元/吨,扩大到2015年12月31日的221元/吨。从该案可见,挤仓扭曲价格,会导致产业客户套期保值失败还导致套利客户的套利交易失败。
挤仓操纵的行政和刑事法律规制
美国期货市场在其《商品交易法》中将“逼仓(Corner)”和“挤仓(squeeze)”作为违法操纵行为明确予以禁止。我国期货市场立法相对较为滞后,导致挤仓操纵案件处罚依据的适用上存在困难。
在行政规制上,如前所述,2019年11月,中国证监会明确将挤仓作为一种操纵行为予以禁止。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起草说明,挤仓操纵的构成主要有两个要件:一是行为要件,一些投资者单独或联合,采取分仓、虚假申请套保额度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规避限仓规定,获取持仓优势,从而具备对其他投资者进行挤仓的前提。因此,“利用不正当手段规避持仓限制,形成持仓优势”作为挤仓操纵的行为构成要件。二是结果要件,构成挤仓操纵,要求行为人的持仓优势对期货交易价格造成了影响。认定价格是否受到影响,可以从行为人构成持仓优势后期货合约价格的走势、期货合约与邻近合约的价差等多个维度进行认定。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最终期现货价格一致或者接近,并不能作为违法行为人未影响期货价格的抗辩理由。
在刑事规制上,2019年最高检、最高法颁布的《关于办理操纵证券、期货市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虽未明确将挤仓操纵作为犯罪行为予以刑事规制,但司法解释采用了兜底条款的方式处理了这一难题。以其他方法操纵期货市场的,情节严重的,依然构成犯罪。操纵作为行政犯,行政法律法规是刑法的前置法,现行的行政法律法规已将挤仓操纵作为违法行为予以规制,对情节严重的挤仓操纵,对其进行刑事打击并不违反罪行法定的原则。
挤仓操纵的监管
前述网络自媒体刊发的那篇文章,并未意识到挤仓对期货市场功能的危害性,反而认为“供给侧改革品种可能频繁被挤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挤仓是违法的操纵行为,产生人为的、虚假的价格,可能扰乱社会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为防范挤仓操纵,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强期货市场“五位一体”监管协作,提升对挤仓线索的发现能力。挤仓的实施,往往需要多个行为人协同、利用多个账户规避交易所的持仓限制。在利益的刺激下,行为人可能采取合谋或者联合的方式进行分仓,交易所自律监管调查手段有限,因此,应当充分发挥“五位一体”监管协作,从交易终端、资金来源等多个方面调查行为人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
二是加强期货交易所的监管和处置能力。挤仓的实施,可能存在分仓,也可能采取虚假套期保值的形式。期货交易所应当建立预警体系,对临近交割月或者交割月合约的相关持仓做好实时监控,了解客户持仓意图。对存在移仓、倒仓的,期货交易所开展调查时,可以根据交易规则和违规处理办法对违法违规行为人及其账户采取临时处置措施,防止影响扩大。(作者单位:辽宁仁凯律师事务所)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该文忽视了挤仓的危害,歪曲了我国供给侧改革。笔者对挤仓操纵的定义、构成要件、危害和法律规制等进行了研究,对中国期货市场如何监管挤仓操纵市场行为提出了建议。
挤仓操纵的定义和原因
中国期货市场三十余年的发展,经历了由乱到治的过程,现时在“五位一体”监管下,恶性的逼仓操纵鲜有出现,但挤仓操纵偶有发生。
挤仓的定义
为打击挤仓操纵,维护期货市场秩序,中国证监会制定并发布了《关于〈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七十条第五项“其他操纵期货交易价格行为”的规定》,明确将挤仓作为一种市场操纵行为予以禁止,相关规定自2019年11月22日起施行。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规定,挤仓操纵是指“在临近交割月或者交割月合约上,利用不正当手段规避持仓限制,形成持仓优势,影响期货交易价格的行为”。
挤仓的原因
挤仓产生的原因是商品期货市场实物交割制度的存在。目前,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均采取实物交割制度,在交割月最后交易日之后,合约空头头寸持有者须履行交货义务,否则便要承担交割违约责任。无论是中国期货市场还是欧美等期货市场,绝大部分交易者并无交割意愿和交割能力,期货市场的客户可分为套期保值客户、套利客户和投机客户。投机客户和套利客户赚取的是价格波动的盈利,因此没有参与交割的动机;按照经典套期保值理论或者现代套期保值理论,套期保值的功能是通过期货市场对冲企业资产或者负债价格波动的风险,因此大部分套期保值客户尤其是买入套期保值客户亦不需要进行实物交割。在合约临近交割月或交割月最后交易日之前,投资者多以平仓方式了结头寸。
在大部分投资者不参与实物交割的情况下,一些人单独或者联合,通过不正当手段规避持仓限制,形成持仓优势,并持仓捂盘导致合约流动性急剧下降,迫使无交割意愿和能力的空头在较高价位斩仓离场,从而实现获利的目的。
经济学角度看挤仓操纵的危害
期货市场有两大功能:一是价格发现功能,二是管理风险功能,两个功能的发挥都离不开期货价格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按照现代经济学理论,完全竞争市场形成的价格才是最有效的价格。期货市场是一种接近于完全竞争、高度规范化的市场,期货市场拥有大量的卖方和买方,采用集中的公开竞价交易方式,各类信息高度集中并迅速传播。在完全竞争环境下,生产商、加工商、贸易商、投机者、套利者通过公开竞价交易形成的价格,客观地反映了完全竞争环境下的价格,反映了市场正常的、自然的供求关系,由此形成的价格才具有权威性。因此,大宗商品的国际贸易才敢于采取“期货价格+升贴水”的定价方式。
挤仓操纵通过人为扭曲期货市场的供需关系,严重影响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的发挥,阻碍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发挥。挤仓者单独或者合谋,规避交易所的持仓限制进而形成持仓优势的行为在临近交割月或者交割月合约制造需求旺盛的假象,形成了经济学上的不完全竞争。短期内,商品交割的卖方供给是固定的,当需求大于供给时便产生了短缺现象,期货价格自然会随之上涨。通常,因为交割费用的存在,对于买方和卖方,从期货市场交割买入商品或者出售商品都是不经济的,若多空双方力量处于均衡状态时,一般情况下合约交割价和现货价格应较为接近;若相关商品所在行业准入门槛较高,因出库费用和处理费用的存在,根据补偿理论,交割价通常小于现货价格。当多头出现挤仓行为时,没有交割意愿或交割能力的空方往往以较高的价位平仓,最终交割的价格通常远高于现货价格。
挤仓买入现货对于多头来说是不经济的,挤仓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平仓所产生的超额盈利而已。挤仓导致不完全竞争,价格被扭曲,甚至畸高,价格失真的结果会导致产业客户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失败,因为现货价格上涨低于期货价格上涨的幅度,价格失真会给实体经济传递虚假信号,引发社会产能增加,多头因无法处理相关商品,最后只能以不经济价格处理买入商品,导致短期商品供给增加,进而引发商品价格的混乱。
2020年6月30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淀粉1601合约操纵案,该案是典型的挤仓操纵。邹鑫鑫、刘哲利用24个账户进行分仓,从2015年12月14日开始,相关账户持多仓连续19个交易日超过交易所的持仓限额,且连续14个交易日超仓比例高于100%;2015年12月14日至2016年1月14日,账户组持多仓占市场多头比例(以下简称持仓占比)始终在40%以上,最高持有多仓16270手(2015年12月22日),超仓11770手;最高持仓占比达到99.82%(2016年1月6日)。在交割月内,账户组利用持仓优势,在2016年1月11至13日,逼使空方接受账户组的报价,按照账户组的价格平仓。玉米淀粉1601合约的结算价由2015年12月8日的2188元/吨最高涨至2015年12月18日的2299元/吨,玉米淀粉1601合约与1605合约间的价差由2015年12月8日的130元/吨,扩大到2015年12月31日的221元/吨。从该案可见,挤仓扭曲价格,会导致产业客户套期保值失败还导致套利客户的套利交易失败。
挤仓操纵的行政和刑事法律规制
美国期货市场在其《商品交易法》中将“逼仓(Corner)”和“挤仓(squeeze)”作为违法操纵行为明确予以禁止。我国期货市场立法相对较为滞后,导致挤仓操纵案件处罚依据的适用上存在困难。
在行政规制上,如前所述,2019年11月,中国证监会明确将挤仓作为一种操纵行为予以禁止。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起草说明,挤仓操纵的构成主要有两个要件:一是行为要件,一些投资者单独或联合,采取分仓、虚假申请套保额度或其他不正当手段规避限仓规定,获取持仓优势,从而具备对其他投资者进行挤仓的前提。因此,“利用不正当手段规避持仓限制,形成持仓优势”作为挤仓操纵的行为构成要件。二是结果要件,构成挤仓操纵,要求行为人的持仓优势对期货交易价格造成了影响。认定价格是否受到影响,可以从行为人构成持仓优势后期货合约价格的走势、期货合约与邻近合约的价差等多个维度进行认定。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最终期现货价格一致或者接近,并不能作为违法行为人未影响期货价格的抗辩理由。
在刑事规制上,2019年最高检、最高法颁布的《关于办理操纵证券、期货市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虽未明确将挤仓操纵作为犯罪行为予以刑事规制,但司法解释采用了兜底条款的方式处理了这一难题。以其他方法操纵期货市场的,情节严重的,依然构成犯罪。操纵作为行政犯,行政法律法规是刑法的前置法,现行的行政法律法规已将挤仓操纵作为违法行为予以规制,对情节严重的挤仓操纵,对其进行刑事打击并不违反罪行法定的原则。
挤仓操纵的监管
前述网络自媒体刊发的那篇文章,并未意识到挤仓对期货市场功能的危害性,反而认为“供给侧改革品种可能频繁被挤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挤仓是违法的操纵行为,产生人为的、虚假的价格,可能扰乱社会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为防范挤仓操纵,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强期货市场“五位一体”监管协作,提升对挤仓线索的发现能力。挤仓的实施,往往需要多个行为人协同、利用多个账户规避交易所的持仓限制。在利益的刺激下,行为人可能采取合谋或者联合的方式进行分仓,交易所自律监管调查手段有限,因此,应当充分发挥“五位一体”监管协作,从交易终端、资金来源等多个方面调查行为人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
二是加强期货交易所的监管和处置能力。挤仓的实施,可能存在分仓,也可能采取虚假套期保值的形式。期货交易所应当建立预警体系,对临近交割月或者交割月合约的相关持仓做好实时监控,了解客户持仓意图。对存在移仓、倒仓的,期货交易所开展调查时,可以根据交易规则和违规处理办法对违法违规行为人及其账户采取临时处置措施,防止影响扩大。(作者单位:辽宁仁凯律师事务所)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如何识别并避免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行为?
识别和避免内幕交易及市场操纵行为对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维护市场公平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建议:识别内幕交易1.关注异常交易行为:如果某只股票在没有明显利好消息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大幅上涨或...
股票操纵行为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对于市场操纵行为,一经查实,则可能同时承担民事、行政、刑事三个方面的责任,也可能仅仅承担其中两项或一项。证券法第77条规定了操纵者的民事责任:操纵证券市场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行为人应当依法...
期货市场操纵行为如何处罚?
期货市场操纵的话会由证监会进行处罚的。
如何识别并避免潜在的市场操纵行为?
市场操纵行为是指通过人为手段干预市场价格,以达到控制市场行情、误导投资者等目的的行为。识别并避免潜在的市场操纵行为是投资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以下是一些建议:1.**了解常见的市场操纵手法**:常见...
黄金理财市场难“降温”,专业人士提示投资黄金理性为上
近期,一路飙升的黄金价格似乎“踩下刹车”,但黄金理财市场并未“降温”。根据蚂蚁集团“AI金融助理”支小宝发布的数据,截至5月8日,在该平台上提问黄金相关问题的人数环比增长48%,同时近一个月投资者提问多涉及当日黄金行情。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吴丹表示,当前金价随市场波动幅度加大,以投资为目的持有黄金的理财风险较高,而以保值、储备为目的持有黄金才是理性选择。投资者应结合自身风险偏好和投资目的,合理规划资产配置,理性看待投资黄金实物与相关金融产品的市场风险。”(证券日报)...
专业人士:宏观形势推动下金价可能会达到更高水平
汇通财经APP讯——《黄金通讯》(Gold Newsletter)编辑Brien Lundin表示,尽管收益率走高,美元强劲,但由于令人信服的宏观形势,黄金正在走高。 Lundin在德国法兰克福的德意志黄金展上接受了采访。他称,此轮黄金上涨令人惊讶,这是由包括央行购买、中国需求强劲、对冲基金购买增加以及对全球债务水平的日益不安等多因素推动的。 Lundin表示,“尽管收益率上升和美元走强,但买盘一直强劲。大量资金流入该领域,我认为这是由于总体宏观形势所致。投资者正在将配置转向黄金,以对冲法定货币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