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再战纪录高位 这次能成功吗?
发布时间:2021-1-4 11:07阅读:324
果然,牛市当道,久盘必涨可能会迟到,却绝不会缺席。玉米终于摆脱2600关口频频告破的惨状,掀起了一波酣畅淋漓的冲高行情,淀粉也止跌反弹,双双向纪录高位发起挑战。究竟这一轮行情能够持续多久,能成功突破纪录高位吗?又将面临怎样的阻碍?
今年供应缺口炒作横空出世,市场看涨情绪空前高涨,“金玉米”应运而生,一路穿越层层关口,屡屡突破纪录高位,升速之快令一众农产品期货望尘莫及。与其如影随形的淀粉期货也飙高到了四年半高位,马不停蹄的速度同样令人咋舌。
然而,前段时间无论是进口规模庞大,还是中储粮相继停收,亦或是临储粮源密集投放,种种迹象都令投资者担忧玉米的供应前景一片光明。一时间,市场恐慌氛围不断增加,玉米期货、现货纷纷跌落神坛,基层农户为了止损纷纷加快卖粮,处于风口浪尖的东北地区更是“水花四溅”,个别企业连续三天调降收购价格,下调幅度达到160元/吨。曾经炙手可热的玉米一天不如一天,抛开被动接近的2700元关口不提,2600元关口几经告破,一度拉低至2556元/吨,失去靠山的淀粉更是录得了七连阴。
就在期价“亦步亦跌”之时,拍卖成交之火、价格之高、可持续性之不确定给了市场看涨理由。吉林定向投放成交价格达到2310元/吨,黑龙江两次定投分别为2292元/吨和2318元/吨,国储玉米成交均价则高达2491元/吨,河南玉米更是拍出了2613元/吨的高价。高昂的价格再加上出口贴水等一些列费用,甚至可能比新粮价格还要高。再加上临储尾单数量有限,政策性抛售难解市场供应不足之难。
图片
彷徨了好一阵子的玉米涨势复燃,一举收获七连涨,与纪录高位的距离一度缩短至10元/吨。有福同享的淀粉期货也重新起飞,七日之内六日上涨,不仅攻下了3000元大关,与纪录高位的距离也仅剩不足百元。
中储粮提价收粮也为涨势火上浇油。吉林中粮公主岭黄龙公司小幅提价,国标三等潮粮收购价格为2530元/吨。中储粮东北直属库也高价收粮,中储粮公主岭直属库二等14水收购价格为2620元/吨,中储粮榆树直属库二等新粮玉米收购价格为2470元/吨,高于市场价格。中储粮从停止收粮到提价收粮的转变为市场带来上冲动力。
当然,需求继续向好也为玉米再度冲高推波助澜。目前生猪产能已恢复到常年的90%以上,但养殖业巨头扩张步伐依旧不停,纷纷公告将斥巨资扩张生猪养殖项目,产能继续复苏态势明显,饲料需求前景良好。同时,深加工企业的加工能力较为庞大,且对明年供应最紧张时刻的担忧持续发酵,囤粮建库热情高涨。
虽然临储拍卖不足为惧,但市场仍面临来自供应端和政策面的压力。岁末年初进口谷物集中到货和基层农户集中售粮窗口重叠,港口库存高高升起将给市场增添不利气氛。还有资金断档威胁、玉米燃料乙醇受限及农业农村部再次强调“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都令涨势遭受考验。(文华财经)
黑龙江玉米满额成交
溢价幅度再拔高
周四黑龙江玉米计划定向投放956457吨,100%成交。近日玉米拍卖接连不断,定向投放、国储拍卖应接不暇。虽然政策粮密集投放,但市场抢粮情绪高涨,几场拍卖均成交火爆。同时,成交价格纷纷高企,吉林定向投放成交价格达到2310元/吨,黑龙江两次定投分别为2292元/吨和2318元/吨,国储玉米成交均价则高达2491元/吨,河南玉米更是拍出了2613元/吨的高价。
图片
(文华财经)
大豆 玉米的前车之鉴
大豆进口数据有了最新变化。据相关媒体12月22日报道,据悉,中国2020年料进口大豆逾1亿吨,创纪录高位。
1、中国大豆进口将创新纪录
海关总署近日发布数据亦显示,2020年1~11月,我国进口大豆达9280.3万吨,增加17.5%,我国月度进口大豆数量已连续六个月创下历史同期最高。
图片
按照目前船期到港进度统计,2020年12月国内各港口进口大豆预报到港142船932.8万吨,预计全年国内大豆进口量将达到1.02亿吨,极有可能打破2017年创下的最高进口纪录。
另有中粮集团的一位管理人士周二同样表示,预计中国2020年将进口大豆逾1亿吨,创纪录高位。
图片
图片
从数据来看,美国、巴西以及阿根廷为主要的进口国。在下半年,埃塞比亚、哈萨克斯坦、贝宁几个等几个国家的大豆也成为我国的大豆补充国。国际大豆卖家纷纷涌入中国市场,生猪需求旺盛是大豆需求增多的主要原因。
关于未来我国大豆进口是否将继续增加?
近些年来,我国大豆生产出现了较快增长,但大豆单产较世界平均水平尚有一定距离,而且非洲猪瘟疫情过后,中国生猪生产强劲恢复,未来五年规模化养殖将占到中国生猪生产的60%以上。从长远看,我国大豆进口数量仍将会维持在较高水平。
此外,今年中国的大豆压榨量将达到9260万吨,并称中国稳步复苏的生猪养殖业提振豆粕(3277, -45.00, -1.35%)需求。
2、适度进口,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上,我国在1995年前还是大豆净出口国,但随着肉蛋奶和油脂的需求大幅增加,进口规模越来越大。
大豆是我国粮食品种中缺口最大的品种,而且产需缺口逐年加大,每年进口8000万吨到9000万吨。中国大豆进口量占全球大豆贸易量的60%,对外依存度一度超过85%。
大豆缺口最大是由我国的资源禀赋决定的,因为大豆和玉米是争地,但是要保玉米,保谷物自给。大豆是土地密集型品种,按照国内的耕地生产,8000多万吨的大豆则需要6亿多亩耕地,也就是说,需拿出三分之一的耕地种植大豆,这势必挤占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主粮的种植面积。根据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稻谷、小麦、玉米的播种面积分别为4.51亿亩、3.51亿亩、6.19亿亩。
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从目前关注口粮安全转变成更关注食物安全,提高对粮食进口比重的容忍度。我们要适度进口一些,适度进口也是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两大点原因支撑,一是不挤占宝贵的耕地资源,把有限的耕地放在主粮种植上,保障口粮供给;二是进口大豆实际上价格比我们自己生产的成本更低,完全自给从经济上来说不算合理。如果让农民都来生产大豆,收购时就必须要给农民补贴,否则进口商就可能偷偷把大豆进到中国来,这样也会冲击国内的大豆市场。
而且在进口方面,我国进口讲求的是“适度”,并非完全的“依赖”。近年来,在国家“大豆振兴计划”的政策支持下,我国大豆生产出现了较快增长,对缓解大豆供需矛盾起到了一定作用。2020年,大豆播种面积1.48亿亩,比上年增加825万亩,增长5.9%。
3、玉米:以大豆为鉴
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同样是我国生物能源开发必须坚持的原则,12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提到将严格控制燃料乙醇加工产能扩张,这是国家在玉米方面的又一大动作!
今年我国玉米进口量在10月份就已超过720万吨的进口关税配额。市场预计我国玉米进口量将达到1000万吨左右的水平,明年进口量还将继续增加。
2009年玉米进口量大幅增加,为了满足加工业对玉米日益增长的需求,进口量由2009年的8.5万吨上升到2010年的157.3万吨,出口量迅速下降,从12.9万吨锐减到4万吨,我国首次由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
图片
我国玉米的主要用途是饲料与深加工两个领域,分别占63%和30%,合计占比超过九成。目前乙醇汽油对玉米等粮食作物的依赖非常大,当前全球成熟的生物燃料乙醇生产技术无不是以玉米、小麦、稻米等粮食作物为主要原料,“与人争粮”“与粮争地”始终是行业发展绕不开的难题,对于国家粮食安全来说是相悖的。
按照农业农村部的数据,2018/19、2019/20、2020/21三年国内玉米产需缺口都维持在1700万吨以上,总体呈现出产不足需的格局。
图片
中华粮网特约摄影:黑龙江陈武
所以为了弥补国内资源短缺、缓解资源环境压力、调剂品种和丰欠余缺,我国从国际市场适度进口农产品是必要的,也有利于我们腾出宝贵的农业资源,集中力量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
那么,中国的玉米进口之路会像大豆一样,成为一个持续增长的玉米进口国吗?
正如卡尔·祖洛夫《中国玉米产业分析》中所说,这要看2017-2020年以后的几年是否将再现2000-2004年之后几年玉米连续出现缺口的现象。为避免这样的重蹈覆辙,中国将确实增加玉米种植面积。
如果玉米的产量增长没有明显加快,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未来的玉米种植面积从哪里来?”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的玉米价格要高到什么程度才能吸引目前其他用途的耕地种植玉米?”中国如何管理自己的土地值得密切关注。
而关于这些问题中的两个关键核心点“种子”和“耕地”问题,国家在今年已给出了权威答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等着眼长远的战略举措。而耕地方面,除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定调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11月份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已经明确指出,必须将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永久基本农田是依法划定的优质耕地,要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特别是保障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的种植面积。
就像分析中所认为的,中国玉米的市场动态可能即将发生变化,中国可能正进入一个新的轨道。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今年供应缺口炒作横空出世,市场看涨情绪空前高涨,“金玉米”应运而生,一路穿越层层关口,屡屡突破纪录高位,升速之快令一众农产品期货望尘莫及。与其如影随形的淀粉期货也飙高到了四年半高位,马不停蹄的速度同样令人咋舌。
然而,前段时间无论是进口规模庞大,还是中储粮相继停收,亦或是临储粮源密集投放,种种迹象都令投资者担忧玉米的供应前景一片光明。一时间,市场恐慌氛围不断增加,玉米期货、现货纷纷跌落神坛,基层农户为了止损纷纷加快卖粮,处于风口浪尖的东北地区更是“水花四溅”,个别企业连续三天调降收购价格,下调幅度达到160元/吨。曾经炙手可热的玉米一天不如一天,抛开被动接近的2700元关口不提,2600元关口几经告破,一度拉低至2556元/吨,失去靠山的淀粉更是录得了七连阴。
就在期价“亦步亦跌”之时,拍卖成交之火、价格之高、可持续性之不确定给了市场看涨理由。吉林定向投放成交价格达到2310元/吨,黑龙江两次定投分别为2292元/吨和2318元/吨,国储玉米成交均价则高达2491元/吨,河南玉米更是拍出了2613元/吨的高价。高昂的价格再加上出口贴水等一些列费用,甚至可能比新粮价格还要高。再加上临储尾单数量有限,政策性抛售难解市场供应不足之难。
图片
彷徨了好一阵子的玉米涨势复燃,一举收获七连涨,与纪录高位的距离一度缩短至10元/吨。有福同享的淀粉期货也重新起飞,七日之内六日上涨,不仅攻下了3000元大关,与纪录高位的距离也仅剩不足百元。
中储粮提价收粮也为涨势火上浇油。吉林中粮公主岭黄龙公司小幅提价,国标三等潮粮收购价格为2530元/吨。中储粮东北直属库也高价收粮,中储粮公主岭直属库二等14水收购价格为2620元/吨,中储粮榆树直属库二等新粮玉米收购价格为2470元/吨,高于市场价格。中储粮从停止收粮到提价收粮的转变为市场带来上冲动力。
当然,需求继续向好也为玉米再度冲高推波助澜。目前生猪产能已恢复到常年的90%以上,但养殖业巨头扩张步伐依旧不停,纷纷公告将斥巨资扩张生猪养殖项目,产能继续复苏态势明显,饲料需求前景良好。同时,深加工企业的加工能力较为庞大,且对明年供应最紧张时刻的担忧持续发酵,囤粮建库热情高涨。
虽然临储拍卖不足为惧,但市场仍面临来自供应端和政策面的压力。岁末年初进口谷物集中到货和基层农户集中售粮窗口重叠,港口库存高高升起将给市场增添不利气氛。还有资金断档威胁、玉米燃料乙醇受限及农业农村部再次强调“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都令涨势遭受考验。(文华财经)
黑龙江玉米满额成交
溢价幅度再拔高
周四黑龙江玉米计划定向投放956457吨,100%成交。近日玉米拍卖接连不断,定向投放、国储拍卖应接不暇。虽然政策粮密集投放,但市场抢粮情绪高涨,几场拍卖均成交火爆。同时,成交价格纷纷高企,吉林定向投放成交价格达到2310元/吨,黑龙江两次定投分别为2292元/吨和2318元/吨,国储玉米成交均价则高达2491元/吨,河南玉米更是拍出了2613元/吨的高价。
图片
(文华财经)
大豆 玉米的前车之鉴
大豆进口数据有了最新变化。据相关媒体12月22日报道,据悉,中国2020年料进口大豆逾1亿吨,创纪录高位。
1、中国大豆进口将创新纪录
海关总署近日发布数据亦显示,2020年1~11月,我国进口大豆达9280.3万吨,增加17.5%,我国月度进口大豆数量已连续六个月创下历史同期最高。
图片
按照目前船期到港进度统计,2020年12月国内各港口进口大豆预报到港142船932.8万吨,预计全年国内大豆进口量将达到1.02亿吨,极有可能打破2017年创下的最高进口纪录。
另有中粮集团的一位管理人士周二同样表示,预计中国2020年将进口大豆逾1亿吨,创纪录高位。
图片
图片
从数据来看,美国、巴西以及阿根廷为主要的进口国。在下半年,埃塞比亚、哈萨克斯坦、贝宁几个等几个国家的大豆也成为我国的大豆补充国。国际大豆卖家纷纷涌入中国市场,生猪需求旺盛是大豆需求增多的主要原因。
关于未来我国大豆进口是否将继续增加?
近些年来,我国大豆生产出现了较快增长,但大豆单产较世界平均水平尚有一定距离,而且非洲猪瘟疫情过后,中国生猪生产强劲恢复,未来五年规模化养殖将占到中国生猪生产的60%以上。从长远看,我国大豆进口数量仍将会维持在较高水平。
此外,今年中国的大豆压榨量将达到9260万吨,并称中国稳步复苏的生猪养殖业提振豆粕(3277, -45.00, -1.35%)需求。
2、适度进口,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上,我国在1995年前还是大豆净出口国,但随着肉蛋奶和油脂的需求大幅增加,进口规模越来越大。
大豆是我国粮食品种中缺口最大的品种,而且产需缺口逐年加大,每年进口8000万吨到9000万吨。中国大豆进口量占全球大豆贸易量的60%,对外依存度一度超过85%。
大豆缺口最大是由我国的资源禀赋决定的,因为大豆和玉米是争地,但是要保玉米,保谷物自给。大豆是土地密集型品种,按照国内的耕地生产,8000多万吨的大豆则需要6亿多亩耕地,也就是说,需拿出三分之一的耕地种植大豆,这势必挤占小麦、玉米、水稻三大主粮的种植面积。根据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稻谷、小麦、玉米的播种面积分别为4.51亿亩、3.51亿亩、6.19亿亩。
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从目前关注口粮安全转变成更关注食物安全,提高对粮食进口比重的容忍度。我们要适度进口一些,适度进口也是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两大点原因支撑,一是不挤占宝贵的耕地资源,把有限的耕地放在主粮种植上,保障口粮供给;二是进口大豆实际上价格比我们自己生产的成本更低,完全自给从经济上来说不算合理。如果让农民都来生产大豆,收购时就必须要给农民补贴,否则进口商就可能偷偷把大豆进到中国来,这样也会冲击国内的大豆市场。
而且在进口方面,我国进口讲求的是“适度”,并非完全的“依赖”。近年来,在国家“大豆振兴计划”的政策支持下,我国大豆生产出现了较快增长,对缓解大豆供需矛盾起到了一定作用。2020年,大豆播种面积1.48亿亩,比上年增加825万亩,增长5.9%。
3、玉米:以大豆为鉴
坚持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同样是我国生物能源开发必须坚持的原则,12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提到将严格控制燃料乙醇加工产能扩张,这是国家在玉米方面的又一大动作!
今年我国玉米进口量在10月份就已超过720万吨的进口关税配额。市场预计我国玉米进口量将达到1000万吨左右的水平,明年进口量还将继续增加。
2009年玉米进口量大幅增加,为了满足加工业对玉米日益增长的需求,进口量由2009年的8.5万吨上升到2010年的157.3万吨,出口量迅速下降,从12.9万吨锐减到4万吨,我国首次由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
图片
我国玉米的主要用途是饲料与深加工两个领域,分别占63%和30%,合计占比超过九成。目前乙醇汽油对玉米等粮食作物的依赖非常大,当前全球成熟的生物燃料乙醇生产技术无不是以玉米、小麦、稻米等粮食作物为主要原料,“与人争粮”“与粮争地”始终是行业发展绕不开的难题,对于国家粮食安全来说是相悖的。
按照农业农村部的数据,2018/19、2019/20、2020/21三年国内玉米产需缺口都维持在1700万吨以上,总体呈现出产不足需的格局。
图片
中华粮网特约摄影:黑龙江陈武
所以为了弥补国内资源短缺、缓解资源环境压力、调剂品种和丰欠余缺,我国从国际市场适度进口农产品是必要的,也有利于我们腾出宝贵的农业资源,集中力量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
那么,中国的玉米进口之路会像大豆一样,成为一个持续增长的玉米进口国吗?
正如卡尔·祖洛夫《中国玉米产业分析》中所说,这要看2017-2020年以后的几年是否将再现2000-2004年之后几年玉米连续出现缺口的现象。为避免这样的重蹈覆辙,中国将确实增加玉米种植面积。
如果玉米的产量增长没有明显加快,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未来的玉米种植面积从哪里来?”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的玉米价格要高到什么程度才能吸引目前其他用途的耕地种植玉米?”中国如何管理自己的土地值得密切关注。
而关于这些问题中的两个关键核心点“种子”和“耕地”问题,国家在今年已给出了权威答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等着眼长远的战略举措。而耕地方面,除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定调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11月份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已经明确指出,必须将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永久基本农田是依法划定的优质耕地,要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特别是保障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的种植面积。
就像分析中所认为的,中国玉米的市场动态可能即将发生变化,中国可能正进入一个新的轨道。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海通证券的佣金费率是多少,海通证券开户佣金最低多少
你好,尊敬的投资者,海通证券的官方开户佣金水平是万三,即每笔交易金额的0.03%,双向收取。海通证券作为国内知名的证券公司,提供了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在佣金费率方面,海通证券的官方标准是万分之三,...
海通证券佣金费率怎么才能低?
你好,海通证券的开户佣金费率主要是万三这样的,其实佣金方面是可以商量的,单独联系客户经理开户,佣金会相对比较低钼前开户可以在家自己操作的,很方便,使用手机办理就行。开户前只需要准备好本人年满18...
海通证券佣金费率多少?
海通证券的佣金费率为万三,佣金一般都可以协商降低的,低佣需要单独找理财经理,因为只有理财经理手里有低佣渠道,短信收到账号之后,联系证券公司的客户经理帮您把手续费给下调下来就好了。开户前需要准备好...
海通证券佣金费率1.2吗?怎么开户
您好,海通证券的佣金费率现在一般都是默认为万三的,您想要获得更低的话,需要提前联系线上客户经理进行沟通,他们的手里都是有优惠的权限的,可以根据您的情况为您做出调整,从而帮助您...
收获面积增加使加拿大玉米产量升至创纪录高位
加拿大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预计加拿大2022年玉米产量同比增加4%至创纪录的1450万吨,收获面积同比增加3.8%至360万英亩,单产小幅上涨0.2蒲/英亩至160.4蒲/英亩。
玉米类市场周报:出口协议成功续签,玉米期价高位回落
1、玉米市场观点总结:
本周大连玉米期货高位回落。主力01合约收盘价为2816元/吨,周比-65元/吨。
联合国秘书长称黑海谷物出口协议从11月18日起延长120天,协议内容没有任何改变,且巴西玉米出口量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施压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国内市场氛围。国内方面,玉米种植成本增加,中储粮的高价开收支撑,基层售粮进度同比偏慢,贸易商控制节奏出货,粮源供给偏紧,企业库存持续消耗,采购积极性增加,玉米现货价格维持强势,对期货市场有所支撑。但深加工企业及贸易商观望情绪较强,建库情绪偏低,且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