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提出“平均通胀目标”意味着什么
发布时间:2020-9-5 22:51阅读:547
在日前召开的全球央行年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发表的《长期目标和货币政策策略》主题演讲中,正式引入了“平均通胀目标”的提法,这意味着美联储将对过去8年以来执行的货币政策框架作出了重大调整。同时,这也更改了前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把美联储塑造成一支遏制通胀力量的角色定位。
经济学家保罗·沃尔克曾先后在卡特与里根总统时期出任美联储主席。由于他在任期内成功终结了美国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的高通胀,而备受人们褒扬与推崇,这使保罗·沃尔克防止和遏制通胀的政策导向一直在美联储得以延续。及至2012年,美联储首次发布的《长期目标和货币政策战略声明》就明确宣布了2%的“对称式通胀目标”,其中的要害就是要将通胀控制在2%以内。
与“对称式通胀目标”一样,“平均通胀目标”对标的也是2%的物价上涨目标,但区别在于,后者允许“一段时间内”物价上涨幅度可以超出2%。显然,在“平均通胀目标”之下,美联储关注的不是短期物价走势,而是长期目标状况,表明美联储在对待通货膨胀的态度上出现了更大的容忍度。
政策立场的转变必然带来行为的转换。在过去30多年中,美联储一贯的打法是,只要经济出现过热迹象以及通胀有逼近2%的苗头,便会通过加息与减少货币发行先发制人,以遏制通胀超预期上行。但基于如今“平均通胀目标”的政策导向,对待阶段性走高的物价,美联储不会迅疾性推出紧缩货币政策,而是会在克制与冷静的基础上谋定而后动,甚至面对超过容忍度的通货膨胀,美联储也不会“一脚油门踩到底”,而是会选择碎步慢走的调控方式。
在对通货膨胀降低敏感度与放宽容忍度的同时,美联储还提高了对就业目标的关注度和强化度。美联储2012年货币政策长期目标框架的表述是“通胀、就业和长期利率…”,但新的《长期目标和货币政策策略》则将其改为“就业、通胀和长期利率…”,从排序上看,就业已经取代通胀成为美联储眼中的最优先事项。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