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户亏损、机构赚钱!基金狂卖15000亿 最牛基金爆赚108%
发布时间:2020-8-4 13:27阅读:545
火上浇油!短短7个月,公募基金卖了15000亿。
刚刚过去的7月,火热的行情,给本就火爆的中国公募基金又添了一把火。
![20200804075218517913003.jpg](https://z1.dfcfw.com/2020/8/4/20200804075218517913003.jpg)
若将时间拉长,2020年1-7月份,公募基金发行总规模已经超过15000亿元,同比增长超%,更是超越了2015年全年的发行份额,创下公募史上的年度发行纪录。
新基金爆卖的背后是,2020年公募基金展现了超强的赚钱效应。短短7个月的时间,2020年内已有697只公募基金的收益率超过50%,而收益率超过40%的更是多达1266只。
作为A股最重要的买方力量之一,公募基金正在给投资者带来实实在在的丰厚回报,“炒股不如买基金”的理念愈发深入人心。
基金狂卖15000亿,超越2015年大牛市
2020年7月,A股突然掀起一轮非常迅猛的上涨,上证指数一度逼近3500点,单月涨幅超10.9%,牛市的呼声愈演愈烈,投资者的入市情绪彻底被激活。
赚钱效应爆棚的公募基金,成为越来越多投资者入市的第一选择,数据也验证了公募基金行业的火爆程度。
据数据显示,2020年1-7月,已有817只新基金成立,合计发行份额已经突破1.5万亿份,达到15940.4亿份,超越2015年大牛市同期的成立规模。
![20200804075217605886441.jpg](https://z1.dfcfw.com/2020/8/4/20200804075217605886441.jpg)
刚刚过去的7月份,中国基金行业更是迎来了一波发行、抢购的高潮。
据数据显示,7月新成立的基金数量多达134只,发行总规模达5336.6亿元,环比激增超112%。其中,权益类基金(混合型、股票型)有81只,累计发行规模达3200亿元,占比60.3%。
行情火爆的同时,爆款公募基金更是层出不穷。7月便诞生了7只规模超100亿的新基金,分别是汇添富中盘价值精选、鹏华匠心精选、华安聚优精选、汇添富稳健收益、汇添富开放视野中国优势、富国创新趋势、交银启汇。
2020年以来,募集规模超过100亿的权益类基金(混合型、股票型)已经达到15只,其中成立规模最大的是南方成长先锋,成立规模达到321.2亿元。此外,汇添富中盘价值精选、鹏华匠心精选、华安聚优精选、易方达均衡成长、汇添富稳健收益的成立规模均在200亿之上。
![202008040752171376487202.jpg](https://z1.dfcfw.com/2020/8/4/202008040752171376487202.jpg)
其中,2020年内最火爆的基金也诞生在7月。7月8日,鹏华基金经理王宗合的新基金—鹏华匠心精选(009570)正式发售,当日认购资金超过1370亿元,一举突破了睿远均衡价值基金(008969)创下的1224亿元认购纪录,刷新了中国基金史上单日募集认购量的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以来,新基金的发行市场呈现出了非常明显的“龙头效应”。其中,汇添富基金发行的权益基金总规模已超过1000亿,达到1180.83亿元,今年诞生的15只百亿基金中,汇添富占据了六席。另外,易方达、鹏华、南方、广发、华安基金发行的权益基金规模均已超过400亿元。
进入8月,公募基金发行的热度依旧不减。8月份的第一周(8月3日-7日)便迎来了非常密集的发行潮,多达20只权益基金启动发行。
![202008040752181487314879.jpg](https://z1.dfcfw.com/2020/8/4/202008040752181487314879.jpg)
2020年最牛基金,爆赚108%
任何一款被疯抢的资产,都离不开持续赚钱的示范效应。2020年以来,基金被疯抢的背后也是,中国公募基金展现出了极强的赚钱效应。
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权益类基金(包括混合型、股票型、指数型;剔除分级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29.52%,显著跑赢同期的上证指数、沪深300指数。
若剔除指数型基金,主动权益类基金年内的收益率达31%。
据最新披露的公募基金2020年二季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纳入统计的9381只公募基金产品上半年合计利润达到7268.52亿元。
具体到单只基金来看,截止8月3日收盘,2020年内已有5只权益类基金的收益率已超过100%,分别为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易方达生物科技、南方新兴消费进取、融通医疗保健行业A、招商医药健康产业,另外有11只基金的收益率已超过90%。
![20200804075217389072532.jpg](https://z1.dfcfw.com/2020/8/4/20200804075217389072532.jpg)
另外,多达697只公募基金的收益率超过50%,而收益率超过40%的更是多达1266只。如此强劲的赚钱效应,已经超过一线城市的房产投资,“炒股、买房不如买基金”的趋势正在形成。
那么,2020年以来,爆赚的公募基金的收益来自哪里呢?
从回报率前15只基金的投资风格来看,重仓持有医药、农业、消费等板块更是基金获得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
众所周知,2020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令医疗行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资本市场更是牛股辈出,尤其疫苗相关概念股,涨幅更是惊人。
以2020年前7个月的收益率“冠军”—招商国证生物医药(161726)为例,截止2020年二季度末,该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属于医药相关行业,仓位占比超过63.7%。
![20200804075218851315060.jpg](https://z1.dfcfw.com/2020/8/4/20200804075218851315060.jpg)
从招商国证生物医药(161726)的前十大重仓股可以看出,重仓配置了沃森生物(300412)、智飞生物(300122)、华兰生物(002007)等疫苗大牛股,其中智飞生物涨幅高达282.8%。
“散户亏钱、机构赚钱”的趋势愈演愈烈
2020年以来,监管层有意促进中国公募基金的发展,并不断引导个人投资者通过专业机构参与资本市场的投资。
早在2020开年之时,银保监会便发文指出,要多渠道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
“促进居民储蓄入市”一度刷屏资本市场,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肖远企进一步解释称:
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核心是让居民部门的储蓄通过机构投资者进入资本市场,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储蓄资金直接进入股市。
此番定调之下,最为受益的莫过于中国公募基金。
同时,近期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了一则数据《A股散户亏损机构赚钱》,在资本圈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该数据显统计了2016年1月-2019年6月期间的各类投资者的盈亏数据,其中,个人投资者无论账户资金规模大小,整体上都是出于亏损,只有机构投资者、公司法人投资者实现了正收益。
![202008040752182136833275.jpg](https://z1.dfcfw.com/2020/8/4/202008040752182136833275.jpg)
另外,数据显示,无论是散户,还是机构投资者,都无法通过择时交易获得稳定的收益,只有1000万以上的散户、机构投资者、公司法人投资者通过优秀的选股能力实现了盈利。
可以预见的是,A股投资者机构化是一个大趋势,而且这种趋势在2020年得到了加速。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xianshi-icon.png)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click-icon.png)
![](https://img.cofool.com/licai/theme/202502/190BC6D7-E7A9-D742-4E87-8388A2A5BE55.jpg)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草根从0到100万,共赴财富自由之路
2025-02-12 17:21
-
投资小白的逆袭之路,从这里开始
2025-02-12 17:21
-
短期存款利率倒挂!银行为什么要这样做?老百姓该如何应对?
2025-02-12 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