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过渡期、理财产品浮亏,信托风险处置......央行释疑热点问题
发布时间:2020-7-13 13:48阅读:481
7月10日,在央行举行的2020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资管新规延长时间、理财产品出现浮亏现象、信托风险处置等问题,央行给出了最新表态。
资管新规过渡期有望延长
对于市场最为关注的资管新规过渡期问题,央行办公厅主任周学东指出,因为今年疫情冲击,应该延期,但也有机构、学者建议不能延太长,可能延期一年比较合适。
周学东直言,无论是延长1年、2年还是3年,对金融机构来说,关键是必须要转型的,再回到过去大搞表外业务、以钱炒钱、制造金融乱象是不可能。
“过去两年对影子银行的治理力度还是相当大的。比如说委托贷款今年上半年减少了2300亿,而去年和前年减得更多,去年上半年接近5000亿。不规范的影子银行的规模明显在压缩,从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也能看得出来。”周学东指出。
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表示,2018年4月资管新规出台以来,资管产品实现了平稳有序转型,总规模稳中有降,整体风险持续收敛,实体经济融资没有受到存量业务整改的影响。
从两个方面看,一方面是资金脱实向虚、自我循环的现象得到遏制,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持续压缩。另一方面是净值性产品占比稳步上升,资管资金通过增加金融债、企业债投资的方式,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目前,全球经济受到疫情的影响暂时出现了萎缩,我国经济也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确实也增加了资管业务规范整改的难度,市场非常关注资管新规过渡期相关政策。有些人建议严肃市场纪律,严格执行资管新规,有些人建议延长过渡期一年,有些研究报告建议延长两年,都有各自不同的逻辑和道理。”孙天琦补充道。
理财产品阶段性浮亏属正常现象
此外,资管产品的风险也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之一。调查统计司司长兼新闻发言人阮健弘表示,总体来看资管产品的风险是进一步的收敛。
具体来看,一是同业交叉持有的占比持续下降。5月末资管产品的同业资金来源占其全部资金来源的比重49.8%,比年初下降了1.2个百分点;二是杠杆率回落,资管产品的负债杠杆率平均为107.7%,比年初回落了0.9个百分点。三是净值型产品占比持续上升,5月末净值型产品募集资金占全部资管产品募集资金的余额为60.3%,较年初高4.9个百分点;四是非标准化的债权规模在持续减少。5月末资管产品投资的非标准化的债权类资产规模同比下降7.6%,比年初多下降1.2个百分点。
而对于个别理财产品出现浮亏现象,阮健弘表示,“道理上说市场变化必然会导致净值产品的波动,这点是合理的,大家可以看到净值产品的占比已经占60%了,这么大的规模,阶段性的浮亏也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从整体数据来看,5月末全部资管产品的资本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比年初增加了五千亿,可以判断资管产品总体上收益为正。
据阮健弘透露,现在是“一行两会一局”共同建立的资管产品的统计制度,统计范围还是比较全面的,包括八大类,有银行的非保本理财、信托公司的资管产品、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资管产品、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的专户、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资管产品、保险的资管产品、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的资管产品和公募基金,到今年5月末这些资管产品直接汇总的资产总量是90.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万亿,同比增长3.5%。
正在研究信托风险处置方案
针对安信信托(600816,股吧)、四川信托等风险处置过程中有关投资者、消费者的问题,孙天琦表示,“这几个风险处置案例相关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正在研究方案,人民银行也在紧密配合。”
其指出,第一,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压实相关金融机构和相关股东的主体责任。
第二,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保护这些投资者的知情权、公平选择权、财产安全权、求得赔偿权等合法权益。
第三,加强投资者教育,帮助投资者树立“收益自享、风险自担”的风险责任意识,准确评估自己的风险承担能力。产品处理上,要严肃市场纪律,防止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第四,对监管部门而言要举一反三,加强金融业行为监管体系的构建,规范类似产品的销售行为,杜绝欺诈误导投资者,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