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收入该不该与公司市值挂钩?
发布时间:2020-6-8 11:04阅读:263
是激励机制,也难免滋生问题。
“民生银行(600016,股吧)董事会已经超龄服役。将来谁主持民生大局我都支持,但以董事长为首的管理层的收入,必须与公司市值挂钩。”6月5日,在民生银行董事会换届前夕,该行明星股东/现任非执行董事、巨人网络(002558,股吧)董事长史玉柱在微博发声。
此言一出,立刻引发网友热议。有支持者表示“收入与贡献匹配是基础。”有反对者表示“不按业绩么,按市值好象哪里不对。”也有吃瓜群众表示“市值如果一直跌,董事长是不是应该倒贴钱。”
事实上,上市公司高管薪酬问题始终都是市场关注的热点之一。那么,管理层收入到底该不该与公司市值挂钩?
正方:两者挂钩是常见的市场化激励机制,一定场景下利大于弊
高管薪酬问题一直是业界和学术界的热点话题,一方面是近年来天价薪酬事件博人眼球,另一方面薪酬作为最基本的高管激励手段,与公司的业绩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金融危机期间,我们也看到太多关于薪酬的报道,华尔街为了牟取暴利不惜为管理层或基金管理者开出天价薪酬,比如,即使在危机之下,AIG集团还是能将1700亿美元的援助划出三分之一分于高管。
这类新闻对于普通人而言会感到愤怒,但对于相关研究者而言可能更多的还是困惑,尽管关于薪酬制定规则的理论不断地发展演进,但似乎理论界还没有达成一致地结论。并且,业界和学界还存在两种截然不同地论调,媒体总是过度渲染薪酬制度地不合理,引导舆论,而学界则力图证实何种制度才是符合企业和股东利益的。不过,研究还是围绕着信息不对称理论,从一个底层逻辑出发,理想地认为薪酬激励对于企业业绩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作用。
在笔者看来,要探讨薪酬制度的合理离不开对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分析,一方面,以市值为根据的薪酬制定策略虽然表面上看来是将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相统一,从而有利于调动管理层的积极性,为公司和股东创造更多的价值。但这种观点没能关注到当前我国公司的经营现状。国泰安数据显示,3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公司是属于两权合一的,即总经理和董事长是同一个人,这意味着即使没有与市值挂钩的薪酬激励措施,管理层也是有拉升公司股价的动机。而剩余的三分之二两职分离的上市公司中,也有大部分是国有上市公司,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国有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任命更多依靠“关系”,而非“业绩”,也就是说业绩并不成为其主要的收入来源,管理层更容易通过建立“商业帝国”,通过扩大权利范围去实现个人利益。
而另一方面,否定市值为根据的薪酬制定策略显然也在理论上站不住脚,毕竟委托代理问题的研究已经充分表明,管理层的利益诉求与股东之间是存在一定差距的,缺乏统一的利益目标很容易造成经营上的问题。
那么在这样情况下,什么样的选择才是合理的呢,笔者认为应视情况而定,并不存在统一的规范。根据我国发展现状来看,不管是公司治理框架还是薪酬制定的策略都是照搬照抄西方的套路,实际上,在不少问题上,我们还是应该立足本国国情。首先要明确,以市值为根据制定薪酬的目的在于统一股东与管理层利益,因此其前提应该为其利益明显的不一致,也就是说首先需要是两职分离的企业去这样设置,当然,不是说现有的两职分离企业都可以,因为两职分离也有一个利弊的选择,比如,国有两职分离对业绩并没有什么显著影响,但由于国有股权的特殊性,实行市值标准的薪酬也是比较合理的,相反,市场对于民营企业两职合一是较为看好的,因此,是否设置市值标准的薪酬意义并不大。
其次,看企业的发展时期,不少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证实在企业的初期,管理层对于企业的意义更像乘务员,根据乘务员理论,管理层对企业有很强的责任心,其希望通过企业的成功彰显自身的价值,但到了企业的成熟期,管理层的成功诉求便不再明显,因此,在成熟期实行市值标准的薪酬制度对于提升管理层积极性有着较大作用的。
总的来说,制定与市值挂钩的薪酬制度不一定有效,但在一些场景下是利大于弊的,特别是市值作为公司价值的体现,有赖于管理层的决策经营,两者挂钩,是当前比较常见的市场化的激励机制。笔者看来,市值挂钩的薪酬制度应更专注长期效益,避免管理者从短期资本市场牟利。
财经评论人 盘和林 编辑 孙勇 校对 李世辉
反方:相比挂钩市值,更应该挂钩的是公司业绩
史玉柱提出这样的建议,显然是反映了部分投资者的心声的。毕竟管理层的收入问题是市场非常敏感的一个问题,而从最近几年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收入来看,确实让投资者感到心寒。一方面是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亏损严重;另一方面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却拿着高额的薪酬,而且有的上市公司业绩一般,甚至亏损,但管理层仍然拿着高薪。这种局面,显然是投资者不愿意看到的,而且管理层拿着这种高薪也不尽合理。
也正因如此,史玉柱的建议有其合理性的一面。通过将管理层的收入与市值挂钩,可以让管理层更多地关心公司股票的走势,把管理层的利益与投资者的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像当下某些公司的高管,完全对公司股票的走势置之不理,丝毫不关心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史玉柱的建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心声。由于史玉柱本身也是民生银行的股东,所以,史玉柱提出这样的建议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史玉柱的建议却并不妥当,或不完全妥当。虽然史玉柱的建议代表了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但却很容易让公司管理层走向一个极端,即过度关注公司股价的走势,一切以公司股价的走势为中心。为此,不排除管理层与机构之间形成内幕交易,达到操纵公司股价的目的。通过操纵股价达到推高公司股价的目的。而这种操纵股价的做法,不仅严重违法,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股票的投资风险。在公司业绩不佳的情况下,一味推高股价,其投资风险的增加是显而易见的。
而且对于管理层来说,这种将管理层的收入与市值挂钩的做法也不太公平。作为上市公司管理层,确实应该关心公司股价的走势,关心公司投资者的命运,但公司股价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来决定的,这是不以公司管理层的意志为转移的。而作为公司管理层来说,最主要的职责是搞好企业的经营,提高公司的效益。但公司业绩的提高并不必然带来公司股价的上涨,因此,在公司股价的变动方面,管理层也是爱莫能助。因此,把管理层收入与公司股票市值挂钩的做法,对于管理层来说其实并不公平。
不仅如此,这种挂钩还有可能起到负面作用。比如,股市进入熊市的时候,绝大多数股票的价格是下跌的,这也意味着公司市值是缩水的。如果将管理层收入与市值挂钩,这意味着管理层的收入也一定是缩水的。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层是不是可以不抓经营、不抓业绩了呢?毕竟收入的下降是肯定的,管理层还努力个啥呢?
又比如,在管理层收入与市值挂钩的背景下,也不排除上市公司盲目并购、乱蹭热点的可能性。结果收购进来一堆垃圾资产,成为企业发展的包袱。但这种做法,公司股票的市值在短期内做上去了,管理层的收入也增加了,但因此留给公司发展的后患却是很大的,甚至把公司拖垮。这种做法对公司的发展显然没有好处,只有坏处。
因此,史玉柱建议将管理层的收入与市值挂钩,这是不可取的,或者说是不完全可取的。当然,目前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收入分配不公平,这是一个现实问题,这个问题需要引起重视,也有必要与投资者的利益挂钩。但管理层收入挂钩的因素应该是多方面的,而不单纯只是与市值挂钩。比如,还应该与上市公司的业绩挂钩。这个应该是最主要的。只有业绩优秀的上市公司管理层才能领取高额的薪酬收入,也只有业绩大幅增长的上市公司,其管理层的收入才能大幅增长。在管理层收入与公司业绩挂钩的基础上,再将管理层收入与市值挂钩,这个显然更加合理,也更有利于激发管理层搞好经营、提高上市公司业绩,这对于公司的发展更加有利。
财经评论人 皮海洲编辑 孙勇 校对 李世辉
文章转自和讯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以该文章内容为交易依据,风险自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