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钱不要命 美联储无限“all in筹码”逆天救市
发布时间:2020-3-24 21:47阅读:426
随着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突破4万例,美国已成为疫情形势最严峻的国家之一。为了稳住市场情绪,美联储3月23日美股盘前再度出手,加码资产购买计划并承诺不设额度上限。但市场对此反应不佳,美股低开低走。此后又传来利空消息――美国国会再度未能通过一项旨在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对美国经济打击的法案。
受刺激法案再度搁浅影响,截至收盘道指和标普500指数均下跌约3%,纳指收盘下跌0.27%。
如何解读美联储的动作?
先来个段子,2008年的美联储 vs 2020年的美联储,美联储水娃变海王!
美联储六大救市措施
第一,支持关键市场的运作。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将购买国债和机构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以支持市场平稳运行和货币政策向更广泛的金融环境和经济的有效传导。
第二,通过建立新项目来支持对雇主、消费者和企业的信贷流动。
第三,设立两项信贷工具,以支持向大型雇主发放信贷:一级市场公司信贷工具(PMCCF),以发放新债券及贷款;二级市场公司信贷工具(SMCCF),为优质公司的债券提供流动资金。
第四,建立第三个工具――定期资产支持证券贷款工具(TALF),以支持流向消费者和企业的信贷流动。
第五,通过扩大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工具(MMLF),如将市政可变利率即期票据(VRDNs)和银行存单纳入证券范围,使信贷流向市政当局。
第六,通过扩大商业票据融资机制(CPFF),将高质量、免税的商业票据纳入合格证券,促进信贷流向市政当局。这些措施的价格也将降低。
美联储竭力救市,已经在市场的预料之中。至于力度,应该说“尽力了”。
美联储已经不仅仅是最后贷款人,正在转变为最后的购买者,不要问他们会买多少,反正要多少有多少,向市场无限量无底线的提供资金。
可以说,美联储压上了全部的赌注。
此前,美联储进行了史诗性的降息,已经将利率降到了零利率;而且,还宣布启动7000亿美元量化宽松政策。上一次这样做,还是2008年金融危机。但目前来看,市场并不买账,还在恐惧中。
要知道,在美国历史上,总共也就发生了5次熔断,第一次还是在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的那一年。
就在这半个月,美国11年的牛市,美国史无前例最长的牛市,特朗普最喜欢自吹自擂的牛市,彻底终结了。
其实至此,美联储“常规性”的货币政策这边的子弹基本上已经打光,接下来不排除看到美联储使用更加激进的“非常规性”手段,包括大量购买除了常规的国债和MBS(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之外的其他资产,比如,商业票据,如果有需要的话,金融机构可以拿股票做抵押,甚至不排除美国会进入负利率的时代。美联储从来没有动用过负利率这个极端的手段,但我们也继续观望,看看美联储在这次愿不愿意进行这一场豪赌。
为什么市场对于美联储一次又一次重拳出击丝毫不接招呢?很多市场声音认为,美联储的做法是“治标不治本”,而“解铃还需系铃人”。这个“铃”就是当前的疫情,而“系铃人”则是疫情到达顶峰并开始有好转的迹象。因此,资金大多都在观望,并不敢在市场如此动荡的时刻贸然入市。
所以,当前全球金融市场的主要矛盾是“救命”,而不是“救市”!截至3月22日,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已超过35万例,死亡率仍然很高。
此时此刻,光靠撒钱,没有用!
中国政府在抗疫斗争中,虽然也在适度地释放流动性,但至今没有急急忙忙降息,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针对疫情泛滥导致的经济下滑,仅仅靠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不够的,市场并非缺钱,而是“开工不足”(企业,最需要的不是贷款)。更重要的是,当疫情在全球主要国家泛滥,我们必须“协同作战”共同抗疫。单独的某一个国家央行,就是将“水”放尽也没有用!救命,必须释放“救命线”,要以财政政策为主,大规模减税,直接瞄准“抗疫”第一线。
所以说,首先是“救命”,然后才是“撒钱”!美联储“不惜一切代价救市”,其实是想救中产者的财富,这是应对2008年“债务危机”时的老办法。而今天的危机,是投资者都想保命,都想持有现金,已经不太在乎虚拟的财富!
当然,为了防范恐慌情绪无限度蔓延,美联储紧急“释放无限度QE”的信号,可以暂时阻止美国股市继续暴跌,但这不能治本。如果疫情继续肆虐,如果大国之间仍然没有组成抗疫的“统一战线”,美国股市还会大跌。
对全球金融市场而言,最佳的救市方式,就是消除新冠肺炎疫情所导致的一系列不确定性。关键点,就在于想尽办法控制疫情泛滥。不过,美国似乎还没有搞明白应该“急”在哪里。
美国股市未来何去何从?
调查显示,美国12个月后出现衰退的可能性从两周前调查的30%飙升至80%。之前的这一概率的最高水平是2008年的60%,那是在雷曼兄弟倒闭前几个月所做的调查。
投资者普遍认为市场恐慌性下跌已进入下半场,特点是美联储及欧央行的大规模宽松政策反而引发了投资者的反向预期,诱发了进一步的恐慌。在悲观预期下,市场开始进入现金为王的阶段,流动性紧张问题尚未得到缓解,但目前美股三大指数对应的PETTM均跌回2010年以来的中位数水平以下,已挤出了较大部分泡沫,第一轮恐慌可能接近末期。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