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万吨到5万吨 这家钢铁电商帮助钢贸企业月销量增6成
发布时间:2019-12-31 10:43阅读:227
从2003年进入钢贸行业以来,经历了钢贸行业的风风雨雨,泰安市至伟经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商西民谈起钢贸行业的现状感叹道:“目前钢贸行情越来越多变,整个竞争态势也更加激烈,钢贸商传统的经营模式越来越难,利润也越来越低。”
从近年钢贸业的发展来看,商西民的感叹确实是一个资深钢贸人的见解。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国内经济升级调整,我国钢贸行业也由“黄金发展期”,进入“稳定调整期”。传统钢贸商简单的“低进高出”、“囤货待涨”等传统经营模式,越来越困难。而钢铁电商的出现让传统的钢贸商看到了希望,找到了发展的契机。商西民表示:“和找钢网合作之前我们公司一个月钢材交易量大约在3万吨;合作之后,我们的月交易量达到了5万吨,销量增长很明显。”
合作找钢网带来发展契机
2012年以来,钢铁贸易行业爆发信贷危机,导致银行不断收紧对钢铁贸易企业的贷款,这也进一步加大了钢铁贸易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整个钢贸行业陷入了低迷、下滑状态,不管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环境,都不再偏向钢贸商。靠传统的现货贸易已经越来越难赚钱,钢贸行业传统的盈利模式濒临危机,这成为当时钢贸商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在钢贸行业竞争越发激烈,利润越发摊薄的环境下,众多钢铁电商平台诞生了,钢铁电商的标杆企业找钢网也应运而生。钢铁电商的诞生是在行业低迷的情况下为行业带来了交易安全、效率提高、服务更好以及资金板块的便利。但并不是所有的钢贸企业都愿意尝试,一些企业最初比较排斥这一“新事物”。商西民说自己不是一个保守的人,不排斥钢铁电商。“我愿意尝试新事物。因为我们公司有业务员比较熟悉找钢网,跟我介绍了找钢网的相关情况,我就决定试着合作。从2015年至今,通过这几年和找钢网的合作,明显感觉找钢网对我们企业的帮助非常大。因为找钢网的布点比较多,全国的客户都有,对于钢贸业的行情把握也非常准确。找钢网的交易方式,不仅让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极大地提高了销量。”商西民举例,“和找钢网合作之前我们公司一个月钢材交易量大约在3万吨,和找钢网合作之后,我们的月交易量达到了5万吨,销量增长很明显。”商西民笑言:“事实证明,我的尝试是对的,目前我身边的同行也基本都在跟找钢网合作。我很认可找钢网的业务模式,通过跟找钢网的合作,我们的客户范围扩大了,销量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同时我们自己的销售理念也发生了变化,让效率更高,价格更合理。”商西民表示。
钢铁电商的竞争是服务的竞争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师祝建梅认为,在钢铁产能过剩,行业运行低迷的情况下,钢铁贸易行业发展前途堪忧,国际市场面临国外贸易保护的侵袭,国内市场面临贷款难的融资困境。而钢铁电商带来的不仅是足不出户的交易体验和交易模式上的变化,供需双方信息更加公开透明,更高的周转率、有效节约成本等优势,这也是其迅速受到市场的认可的重要原因。以找钢网为例,从交易,再到物流、仓储加工、供应链金融、以及SaaS、数据服务等的一体化全产业链电商,从交易、服务到工作,过去几年,找钢网用互联网将钢铁交易搬到线上。经过7年多的发展,目前找钢网已成为行业领军企业。找钢网方面介绍,找钢平台拥有40多万种钢材产品品类,能为合作伙伴提供物流、仓储、加工、供应链金融等配套服务。同时,基于多年的技术积累,平台自主研发的SaaS服务产品、财务信息化技术,能够为合作伙伴输出符合行业业务特性的信息化产品,助力于合作伙伴供应链管理升级和经营效益提升。找钢网华北大区总监黄祖贻介绍说,找钢网于2019年提出了“一全七快、融资易”的经营宗旨,包括货全、报价快、下单快、配车快、提货快、结算快、发票快、赔付快;融资快、费用低、使用便捷。我们希望从交易、服务、工作全产业链的各环节提速,全面提升平台的精细化运营管理,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在找钢网看来,行业中要解决三大效率问题。一是买家、卖家交易效率问题。过去买家买钢材需要打十几个电话找不同的供应商进行询价、比价,效率很低;二是行业服务的效率问题,在钢铁行业,买家买完货之后,还需要自行寻找仓储服务、加工服务、物流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三是行业工作的效率问题。为解决这些行业痛点,提高产业链运转效率,找钢网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和实践经验,找到了解决方案。商西民认为,找钢网为代表的钢铁电商的发展,改变了行业秩序,建立新的定价及交易机制,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模式和交易规则,对钢铁资源起到较好的优化配置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行业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钢铁企业转型升级,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在今后的钢贸业发展中,找钢网为代表的钢铁电商的作用会越来越大,和电商的合作将会是钢贸业的必要选择。”商西民认为。“针对当前日益恶劣的内外部环境,钢铁电商只有不断提高服务品质,掌握更多的客户和销售渠道,创新营销模式,进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用户信任度和用户体验度,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