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成员方是WTO受益者 也应成为捍卫者
发布时间:2019-5-27 11:23阅读:548
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将于11月20日~22日在北京举行。
本届“创新经济论坛”由彭博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CCIEE)合作举办,将聚焦全球经济治理、贸易、科技、资本市场、气候变化、包容发展与城市化等领域,针对上述挑战和全球性转型所带来的其他问题商讨解决方案。
譬如,从世贸组织(WTO)改革,到多边贸易谈判,全球治理都面临着分水岭时刻,要如何应对变化,又如何在增长中促进包容和可持续发展?
带着前述问题,第一财经记者专访了中国商务部前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他在采访中指出,WTO机制需要改进与推进,但不能彻底地、颠覆性地改变,各成员方是WTO的受益者,此时也应成为其捍卫者。
“WTO改革不能彻底颠覆”
第一财经:在当今贸易摩擦频繁、经济局势紧张的全球环境下,多边贸易体系受到质疑与挑战,比如对WTO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您认为这种危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多边主义是否还是解决问题的出路?
魏建国:WTO这种体制或者说机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跟联合国宪 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一块建立起来的。应该看到,它在历史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当然,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世界经济发展的变化,WTO已经不太适应当前的一些需要。
目前,国际上对这种不适应需要的情况有三种态度。一种态度是,任意随波逐流,改或不改都无所谓,有很多国家是这样的态度。还有一种态度就是彻底地、颠覆性地改变它,甚至取消它。我觉得这两种态度都不对。
我认为,对当前WTO的改革,一方面要看到它不能与时俱进、需要改革,房子或者庙宇的墙壁已经破了,地板也不行了,甚至有的地方柱子也快倒塌了,那么这时候,我们首先要改善它,就是要把这些墙壁扶好。
比如说争端解决制度上,美国不派大法官,我们要督促他派。再比如说对发展中国家你要照顾它们,要有差别,给发展中国家的需求,你要补充。如果大家都是按照发达国家的水平一致来要求,那发展中国家永远发展不起来,要补贴和其他办法。
那么改善它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让它前进,因为它不动,改善它的目的是改进、推进它,但是不是彻底地、颠覆性地改变它。
理由是什么呢?第一,因为WTO毕竟是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大家共同协商的结果。中国、美国和其他一些欧美国家,都是这些机构机制整个的发起者,同时也是这个支持者、捍卫者……但是我不太同意一些国家说的,中国是最大的受益者,美国也很受益,而且是很大的受益。当时中国尽管看到有一些不公平的待遇,我们还是接受了。尽管这样,中国仍然参加了,说明什么?中国还是本着为大家好的原则。所以第一条理由就是,大家都是创立者、受益者、市场贡献者,现在要当维护者。
第二,在当前全球治理的情况下,像WTO这种改革,在现有的情况下,不能够推倒重来,理由是它是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而不是你一个国家的法来代替另外一个国家的法,更不是以单边的,甚至是贸易保护主义来反对这个全球化。所以WTO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第三,我认为参加WTO的成员大部分都是发展中国家,它们需要有一个WTO的机制来维护它们的权利,现在如果把它推翻了,那广大的WTO中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就得不到维护,两极分化会更加厉害,发展更加不平衡,全球面临着更加分化的灾难。
第三方市场合作灵感不断
第一财经:第三方市场合作是中国未来开拓经贸关系发展的重要方向,比如中国和法国在非洲、和西班牙在拉美、和日本在东南亚等。您认为这种合作方式会受到哪些有利因素的推动?
魏建国:讲起来历史很长,我以前是管这块儿的。我们从来都没有提,甚至是避免提第三方,就认为中国是一家投就行了。后来在过程中就发现这个不行,我们最初的试探,不是跟第三方国家,是跟联合国、跟联合国粮农组织合作。
比如说,我们向尼日利亚派遣了农业技术人员,由我们派人员,而路费和当地的一些费用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出,这样效果很好,好在什么地方呢?这不是我一个国家专门包这个项目,我包不过来。第二,他们有帮忙的地方:在人员的选派、在领域的选择,甚至是在人员的安排安置上,都有组织来负责。第三更重要的,受援国很放心,他认为这是联合国派来的,所以我们在这儿就非常好。
后来随着这个发展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一带一路”有更多的需要我们开拓的地方,很多地方都是新事物,比如说“一带一路”倡议的资金从哪儿来?光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还不够,还应该撬动社会的资本、民间的资本和国际财团的资本。这时候,我们才想到,我们可不可以跟亚洲开发银行或跟世界银行连在一块儿?这就叫第三方。
更重要的是,我们发现人家有很多优点。比如说日本,日本在援助的时候,做的项目很好,它的收益率很高,而我们有时候收益率风险很大,什么原因呢?因为日本它的模式是企业跟财团金融机构联系在一块儿。三菱、三井集团,他们跟三菱银行、三井住友银行联系在一起,甚至跟智库,比如野村。这些智库和银行帮助他们做整个的前期考察。一个企业,如果有银行来帮助他们做风险考察,它无往不胜。
所以我们现在跟日本联系在一起,日本帮我们一块儿,我们第一个第三方市场是和日本一起的,差不多做了52项。
在这个地方我们借助了日本前期抗风险的经营调查和银行资信。在和西班牙合作上我们借助了语言优势,全球有好多讲西班牙语的国家,我们跟他们合作,西班牙这些地方有着很多的优势,首先就是在语言这比我们好点儿,还有很多的人员、资源,包括文化和一些理念,这样子就和西班牙谈成功了。
第一财经:那么在未来,中国和这些国家进行第三方市场合作,可能面临什么样的风险?
魏建国:我们最大的风险就是,在第三方市场双方要有一个比较好的协调机构,比如我们跟西班牙在拉美跟第三方合作,当地政府没有协调的,那么当地政府需要什么样的项目,需要什么样的法规资金,它能不能还得起,它最希望当前的项目是什么?这个需要双方协调。还有要哪些人?尤其是这个工厂,比如说10万人,我们当地民工使用多少?西班牙做些什么,中国做些什么?设备、技术、施工队伍是谁?这个要协调好。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