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期货工具应对农产品价格波动 马铃薯、洋葱等也可尝试推出期货产品
发布时间:2019-4-15 11:09阅读:396
农产品市场长期存在一个显著特点:价格波动剧烈且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除了家喻户晓的“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向前葱”,近年来水果市场价格的“过山车”行情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如“苹什么”、“蕉人愁”。
在农产品价格“过山车”过程中,价格涨幅过大常常引起消费者抱怨,而价格下跌过多则愁坏农民。由于缺乏相应的避险手段,在农产品价格下跌期间,农民常常需要面对农产品“销售滞缓”的困境。例如,2011年,马铃薯产区大面积亏损,海南省香蕉滞销,广西香蕉、红提、葡萄、荔枝等售卖困难,折价严重。
在这些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背后,游资常常是价格波动的主要推动力之一。众所周知,在游资盘踞和炒作下,大蒜市场常常出现惊人的涨幅和跌幅。除此以外,苹果市场也存在类似情形,每当苹果价格达到历史高位的时候,一些原来养猪的、收大蒜的,便跑去收购苹果,而当价格下跌的时候,这些资金早已却不见踪影。在这个过程中,一旦农民判断错误,就面临血本无归的结果。
从经济周期角度来看,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农产品暴涨和暴跌行情的出现,有其复杂多样的成因。这其中,不仅包括供需面的格局,还受到宏观经济周期和资金情绪的共同影响。
从市场应对来看,目前现货市场主要采取具有远期交易特点的电商模式来规避价格风险。对于种植户和电商而言,预定模式下的数量基本是确定的。不过,价格并不在约定中固定,这要根据生鲜的产出规模和市场行情而定。因此,远期模式不会改变价格波动的周期。一旦某农产品产量在某一年份出现大幅波动,如突然大量增产或者减产,则价格剧烈波动也将不可避免。
农产品价格波动涉及市场各类主体,这些主体应相机抉择、积极主动管理价格波动风险,有关部门或行业组织,则可发挥其自身优势做好引导和监督,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利用具有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双重功能的期货市场。
近年来随着“保险+期货”模式逐渐推广并得到市场、农户和政府部门的认可和应用,挂钩期货产品的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模式逐渐走向成熟。
与上述远期交易模式相比,商品期货在信用履约方面有着独到的优越性。远期交易的买卖双方协商达成的非标准化的合约,以商品交收为目的,存在较高的信用风险。期货市场则不以商品交收为目的,有交易所履约保证,以管理和规避商品价格波动为主要目的。
随着存储、物流技术等不断进步,农产品期货种类也不断丰富,为农产品价格避险提供了基础工具,例如,2013年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开生鲜类期货先河的鸡蛋期货,以及郑商所近年推出的苹果期货和排在上市计划中的红枣期货。随着国内农产品种植规模化程度逐渐提高,农民金融意识不断增强,物流及仓储技术不断突破,农产品生鲜期货或广泛“开花”,有业内人士提议,马铃薯、洋葱等产品也可尝试推出期货产品。
来源:中国证券报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