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玉米市场岁末“寒意浓”2019年又会演绎出怎样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9-1-1 15:09阅读:405
生产面
2019年,预计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必然会出现实质性减少,黑龙江省玉米大豆种植将开启新的格局和篇章。
为更好优化产业结构,弥补我国大豆产量水平薄弱的短板,2018年我国就已计划重新调整大豆、玉米的种植结构。重点计划改变和修正我国东北地区的玉米大豆种植比例。但鉴于中美贸易摩擦时,我国农户已经着手开始春播规划,并且2017年玉米种植收益另也确实带动了农户积极性,相关的规划和要求公布时效上略有滞后,导致当年未能达到足够的修正效果。随着2018年我国大豆、玉米补贴政策出台,黑龙江省大豆补贴上升至320元/亩,玉米补贴则仅有25元/亩。若按此水平计算,种植大豆收益将略好于玉米,至少会同玉米持平。如果2019年仍旧按照这样的补贴政策施行,2019年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必然将出现一定程度调减。作为我国大豆种植的最优势产区,黑龙江省有数百万乃至千万亩玉米种植面积相应转变为大豆面积。参考统计局2018年玉米数据,我国玉米生产面积6.32亿亩,测算下,保守预计2019年我国玉米面积或在6.2亿亩以上,产量减少300—500万吨。
不过,实际的变动程度还将充分考量未来一段时间相关农产品的市场盈利状况,会有变数存在。其一,如果至春节前后,我国东北新玉米售卖状况依然不佳,价格不能很好转变为有效收益,则可能使农户心理进一步受挫,转而在2019年选择种植大豆积极性上升,导致玉米面积进一步缩水;其二,至春播前,中美贸易关系出现实质性转折和重大利好,中美大豆贸易关系回归如初,这或导致我国短时间内暂时进放松大豆格局的调控,同时相应减少大豆补贴水平,种植户不得不仔细重新考量大豆和玉米的种植收益关系。当然还可能会有一些天气因素在内。综合对比来看,第一种可能性发生概率似乎更高一些,实际情况有待进一步等待和确认。
相关额外因素对生产面以及行情的影响
除了政策外,近两年对玉米市场影响比较敏感的就是天气,尤其再生产过程中。近几年来,虽然厄尔尼诺拉尼娜等现象不断反转,但实际上,全球主要农业产区受影响最明显的是全球气温不断升高,以及带来的天气干燥和干旱效应。2018年我国玉米生产就遭遇了较为明显的旱灾,但好在部分地区种植面积提升,因此多数机构仍倾向玉米受损程度可控,总体产量未明显下降。2019年,这样的干旱题材可能还会发生,尤其在辽宁、华北一些容易经常性发生高温且少雨的产区,尤其一些灌溉薄弱的产区,天气炒作将给玉米期货带来一些看多的机会。除此以外,考虑今年秋冬季节我国华北、东北一带降水量较低,因此有待关注春节前后相关地区的降雨雪情况,以及是否可能在春汛期间发生过湿或者涝害,这又将对粮食流通以及种植品种选择形成叠加效果。
需求面
近几年,受我国饲料消费以及玉米深加工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玉米整体需求水平不断提升。相关数据显示,过去三年,我国玉米需求每年呈明显增加的趋势。综合来看,其年度增量在2000万吨左右,其中饲料需求增量高于深加工消费。2017年,我国玉米的饲用工业需求占了总量的近9成。2018年部分机构调整了历年的玉米产需数据,虽然各机构给出的分析数据有一定差距,但预计2018年饲用玉米需求带动13000万—19000万吨,工业消耗在7000万—8000万吨之前。如果按照以往增长幅度,叠加种用及其它消耗,2019年我国玉米需求水平可能达到2.4亿—2.7亿吨。从各机构数据统计情况看,业内普遍认为2019年我国玉米产需缺口在3000万—5000万吨。
玉米需求存在一定不确定性,猪瘟疫情或打压玉米需求增加预期。
下半年来,非洲猪瘟疫情不断发酵,2019年生猪产业很可能导致玉米需求悲观化。虽然从目前官方数据中,整体看疫情对我国生猪的存栏、补栏等影响有限,但最近有机构考察过程中发现,一些疫情较重的地区,其目前生猪养殖现状非常不乐观。调查数据显示个别区域生猪存栏量或锐减50%以上,生猪价格甚至跌破5元/斤。由于生猪限运等因素,待宰生猪一直育肥到400多斤但仍看不到局势转机。恶劣不堪的现状,导致部分养殖户信心丧失,一些已经开始宰杀生猪并减少存栏水平来使猪场维持运转,生猪补栏意愿更是降至冰点。
目前猪瘟的疫情已经从产区蔓延至销区,全国性扩散蔓延形势严峻,生猪禁运措施使产销区猪价差距进一步拉大,受制于资金链等因素,必然将加速规模较小的养殖单元认亏离场,而存栏生猪减少后对饲用玉米的影响预计将在2019年进一步显现。即便业内广泛认为生猪行业的衰弱将带动禽类养殖兴旺,一定程度上弥补饲用玉米的缺口,但至今仍缺乏足够有效的数据来予以证实。疫情影响下,生猪养殖企业和个人仍在行业的寒冬中苦苦挣扎。
目前一些机构的年报中,已经将我国2019年饲用玉米需求由过去几年的年增幅1000多万吨,下调至增幅数百万吨。如果再悲观一些,2019年饲用玉米需求量或难再形成增幅,饲用玉米消费量或维持与2018年较为同等的规模。
但转机也并非没有。除了当前疫情的控制手段,2019年国家是否会出台相应措施来维持行业运转也存在一定可能。比如加快生猪的国有行为冷冻储备,建设冷库来保持产区猪肉的存量,这将有助维系生猪产业的资金链,并且带动行业实现有效周转,提振养殖信心。早先业内已有类似传闻,但实际进展有待年后进一步观察。
近几年,随着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广泛布局,深加工新增产能预期提升成为玉米需求的一只强心剂。但新增产能是否能够全面转为新增需求,有待研判。2018年,国际木薯粉价格暴涨,玉米淀粉价格优势显露,国内淀粉出口势头强劲。但最近东南亚木薯粉价格也开始进入回落期,并且受制于糖料等行情影响,传闻泰国等一些国家开始加大木薯的种植和生产,预计2019年,国际木薯粉价格仍有进一步回落的压力。反观我国,过去一段时间,国内玉米原粮价格持续上涨,部分深加工加工利润开始缩水,2019年,在原粮价格高企模式下,玉米淀粉较木薯粉是否仍有价格竞争优势,值得商榷,但如果国家参考往年出台相应补贴政策则另当别论。另外一个相关联的燃料乙醇行业发展前景也很不错,考虑我国积极推进燃料乙醇的应用,按照汽油中10%的添加水平,未来几年我国燃料乙醇需求仍有较大的缺口。但这样的缺口很有可能被庞大的去库存稻谷所挤占,而且之前有传闻我国可能会从美国将进口数百万万吨乙醇,这样来看的话,玉米在乙醇需求发挥的空间似乎并不大。
所以综合来看,2019年我国玉米需求水平潜力或有限,某些行业和领域的需求可能需要打折计算。
中美关系和玉米进口
不管供需如何,2019年玉米的行情一定绕不开中美贸易关系。
从G20峰会后媒体公布的部分粮食贸易协定轮廓看,未来我国可能会采购相当一部分美国玉米及相关产品,数据显示约2000万吨,这也是导致我国玉米期货全面下行的重要原因。最近,我国储备企业已经着手采购300万吨美玉米用作国储,此外前几日我国还调整了一系列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降低了杂粕等产品的关税税费。所以不难想象,2019年,不管是不是采购美国货,我国农产品进口政策有望宽松。
对于玉米市场而言,采购数百万吨储备用玉米,对当下行情不构成直接影响。但考虑到大麦、高粱、DDGS等替代品目前对我国玉米仍具备较明显的价格优势,预计2019年进口环节还将给我国玉米行情带来阶段性压力。
从时间阶段看,当下至春播之前,国内玉米仍有上市销售和变现的需要,站在农户售粮角度考虑,实质性的进口行为恐怕不会发生。同时考虑到我国仍有近8000万吨临储玉米存在去库存需要,在尽量不影响玉米市场的前提下,相关产品的进口计划可能以小批量、多批次的形式逐渐流入。虽然新玉米价格难以抵挡进口优势,但2019年能够与进口玉米品种形成同台对手局面的很可能是临储玉米,在价格等方面的博弈上应该也许不会太被动。
理性谨慎看待中美贸易关系
G20峰会以来,中美贸易谈判已历史近一个月,目前来看,双方也都展现了善意之举,我国重新进口美豆,特朗普也不在叫嚣给中国提高关税压力。但从目前来看,似乎尚未达到妥善解决双方诉求的程度。受和谈影响,国内豆粕一路下跌,但CBOT大豆却没能一路上涨,这或者反映了资本对中美贸易关系实质性改善仍比较谨慎。前不久的孟晚舟事件以及美国积极主导推动的和日本等国家的单边贸易谈判来看,当前美国政府可能仍有自己的小算盘。
从国家发展和博弈层面说,我国不可能不考虑自己市场而进口大量甚至过剩的美国农产品;美国政客又是否会充分考虑美国农民以及经济层面的诉求,放弃有色眼镜和强硬立场转为合作共赢,也很难预料。希望到3月份谈判结束时实现美观的成果,但这也并非表明未来不会发生变数。而如果真得发生变化,对玉米行情来说,可能将形成一轮新的阶段性牛市。
综合来看,虽然产需缺口仍在,但受需求端变化以及进口等因素影响,2019年我国玉米整体供需局面或较之前预期进一步宽松,但各环节又都存在各种变数。鉴于当下中储粮入市展开玉米收储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深加工补贴等利好,玉米行情又获暖风。且目前农户售粮心理也未出现完全崩塌,现货玉米行情或难发生更大的回落,至春节前,玉米价格或小幅波动发展。2019年,市场将迎来临储粮拍卖、玉米及替代品进口以及猪瘟发酵等事件,在不同时间段将给市场走势带来新的影响。没有高价,抑制高价。考虑到未来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过分看多或者看空市场似乎都不太可取,在缺乏足够风控和保值的手段前,适时把握进场时机及时获利不失为一种好的操作思路。
文章转自和讯网 投资者据此操作 风险请自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