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多年,你有自己一惯有投资策略么?
发布时间:2018-12-25 11:23阅读:379
我们总是试图找出股价变动的规律,并乐于相信自己已经掌握了这种规律,其实这只不过是为自己懒惰找的借口。
——坤鹏论
昨天看了一篇文章对坤鹏论触动很大,讲一个散户如何用五年时间将110万本金亏成26万,将原本富裕的小康生活生生炒成了中年危机。这中间并非完全是市场环境不好,因为五年时间里还跨越了2015年股市大涨的时候。
之所以触动大,并不完全因为案例中的金额大,而是因为这个案例代表了很大一部分散户的真实写照。资金越炒越少已成为一种常态,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炒股心态占了很大因素,所以未来一段时间坤鹏论也会偶尔和大家聊聊炒股心理学方面的话题。
坤鹏论是从2007年大盘站上6000点之后进入股市的,从进入股市之初就经历了股市狂泻不止,连续跌停。不过现在想想,当时这些经验还真是一种财富,让坤鹏论对股市有了敬畏心。
当时流传最广的一句话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坤鹏论翻了一下,即使到现在,或者到2015年大盘站上5000点的时候,即便算上每年分红,07年高位入手中石油的股民仍然没有解套。
巴菲特在中石油回归A股之前清的仓,大赚特赚了一笔。
当时有很多人嘲笑巴菲特,认为中石油才是真正的大蓝筹,还有很大上升空间。现在回头看看,人家能保持几十年持续赢利,不是没有原因的。
价值投资一直到今天仍然是有效的,但价值投资不能教条的理解成是随便买一支股票,在手里拿十年就一定能挣钱。如果有人是这么和你解释价值投资的,你就拿中石油甩他一脸。
如果你认真读过坤鹏论这段时间的文章就会发现,不管是价值投资还是短线投机,都不乏大师级人物,赢利能力也都杠杠的,没有必要互相倾轧和看不起,大家根据自己的经历、性格等特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就好,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建立自己的投资策略并持之以恒的坚持。
1.有自己的投资策略很重要
所谓投资策略,是指你用以筛选投资机会的系统性方法。
缺乏有效的投资策略,即使你对自己了如指掌,仍然等同于在漆黑的夜里端枪射击,你可能拥有一把好枪,但你根本看不见靶子。
形成投资策略的前提是,你要自己选股而不是听别人推荐。坤鹏论写股票文章这段时间,总少不了有人私信想让坤鹏论给推荐支股票,坤鹏论认为,选股就像入洞房,还是亲力亲为的好。如果你自己都不能为自己的钱负责,谁又能为你负责呢?各位老铁可以心安的是,即使朋友问,我们也是坚决不荐股的,万一发现多年友谊原来是塑料花友谊,多少还是让人伤感的。
有些事情还是不知道为好。
这段时间坤鹏论大量介绍了各种不同投资策略和代表人物,也是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开拓一下眼界,从而形成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
比如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价值投资的巴菲特以及他的老师格雷·厄姆。
比如成长投资者典型代表人物菲利普·费雪和将此投资策略发扬光大的彼得·林奇。
比如指数投资者教父约翰·伯格和创造出世上第一个指数型基金的博格尔。
比如直到现在一直被热捧的技术投资者,通过分析各种图表用以判断股票未来走势,虽然坤鹏论不提倡这种方式,但同样被《投资者商业日报》创始人威廉·奥尼尔推崇备至。
比如一群诺贝尔奖经济学家围着转的组合投资法,同样有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伯顿麦凯基的名著《漫步华尔街》为代表。
但这个事情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这是在于人性做斗争。
很显然,绝大多数人在斗争中都失败了,所以股市中90%以上的人挣不到钱,即使坚持不离场,也终将挣不到钱。
能够持之以恒坚持投资策略的人最终都成为人生赢家。
所以如果不是因为人性的弱点,你早就很富有了。
2.坚持才是最难的事情
我们伟大领袖曾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坚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投资策略的坚持要比“一辈子做好事”还难,因为你很难得到赞美之声,得到最多的是质疑,甚至是嘲笑。巴菲特的成功同样伴随着不断被质疑和嘲笑,即使现在也不缺少质疑巴菲特价值投资已过时的投资者。
难能可贵的是,不管外界怎么评价他,他都一如既往坚持自己的投资策略,他会博采众长,但不会因为任何人的质疑和嘲笑而改变自己的策略,也不会因为市场短期波动而频繁调整策略。
投资策略难以坚持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从众心理”在作祟。
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从众心理不仅存在于社会学,在股票投资领域同样适用。
从众心理可以追溯到人类起源,这种心理并不是人类独有,当任何弱势动物发现与群体待在一起才更有安全感时,往往不会选择独自生活,即使频繁出现群体踩踏事件也不会改变这种状态,这本来是动物对生命安全的一种保护。显然现在从众心理更多追求的是心理上的安全感而非生理上的。
在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往往认为自己的投资决策是对的。但大多数人对自己投资决策并没有十足的信心,所以需要在与其他人的沟通中得到认可,在不断的沟通中相互影响,逐渐统一。最终使自己的投资决策能够得到大多数人认可,自己也同时能认可大多数人的投资决策。这个过程可能是漫长的,但同样是潜移默化的。
当然这中间也少不了媒体的推波助澜,大众媒体同样会向你施加强大的压力,让你的判断与市场主流趋于一致。
大众的观点并不等同于正确的观点,股市中的从众心理往往意味着亏钱,90%以上股民不挣钱也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的《中国证券投资者行为研究》显示,中国证券投资者行为有三个显著特点:短线操作、从众行为和处置效应。调查结果显示,即使在行情上升130%的大牛市中,仍然有30%左右投资者是亏损的,这其中重要原因是盲目从众、短线投机所致。
但短期市场往往有一种很强的趋同性,当大多数短期投资者都认为大盘会像跌破3000点那样跌破2700点的时候,这将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市场果然开始下跌,反之亦然。
所以慢慢地,自己的投资策略就成为了大多数人共同的投资策略。
而当初坚持自己的投资策略也就变成了坚持共同的投资策略,其实就是没有策略,最终成为古斯塔夫 勒庞所说的”乌合之众“。
这里给大家扩展介绍一下”乌合之众“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古斯塔夫 勒庞是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他的代表作是《乌合之众》。
在勒庞看来,“乌合之众”就是群体,一群人聚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心理的群体”,他们并非简单的人数累加,而是“永远漫游在无意识的领地,会随时听命于一切暗示,表现出对理性影响无动于衷的生物所特有的.,它们失去了一切批判能力,除了极端轻信外再无别的可能”。
所以在股市投资里一定要有自己的投资策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3.不要一心想要证明自己
大多数人听到“乌合之众”心理第一反应会是嗤之以鼻,因为在生活中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自己有独立的思想,肯定会是市场上挣钱的那10%。市场的预期恰恰又给了投资者这样的机会。
韭菜的悲哀不是愚蠢,而是自以为聪明。
在投资者完成一次股票交易后,他会刻意搜集、利用那些与自己原先判断相吻合的信息,而忽略那些可能会导致重新考虑上述交易的负面消息,这是一种确认偏好,目的也是为了证明“我是对的”。
很多人在股市中的投资最终演变成了为证明自己,证明自己比别人强,证明自己在熊市的时候也能赢利,证明自己在牛市的时候可以挣的比别人多,证明自己比巴菲特厉害,证明自己才是股神,证明自己已经完全掌握了一套可以洞察股票未来走势的模型。
总之,一定要证明自己。
早有心理学家指出,这是一种心理极度自卑的表现,总想证明自己的人从一开始就输了。
之前坤鹏论参加过几次公司组织的管理层培训,讲师在讲到这里的时候举了个例子:
A开车拉着朋友B,前面有辆车开的很肉,于是A对B说:前车司机肯定是个女人。为了证明自己的对的,A提速超过了前车,但发现司机并不是女的,而是个男的,于是A又对B说:这个男人开车和女人一样肉。
这个案例说明什么?
说明A在面对“前车司机是男人”这个既定事实的时候,仍然不愿意承认是自己判断错了。
股市与赌场相似的地方在于,都会给参与者制造一种假象:我已经摸清了市场的脉络。
当偏执狂认识到自己是对的,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事情够阻拦他了。
股市投资不是日常工作,要通过证明自己的能力来实现.丝逆袭。股市投资也不是运动会,总要排出个一、二、三名发个奖牌。股市投资更不是擂台赛,非要谁把谁打倒赢得金腰带。
股市投资中切记,我们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任何事情,我们可以完全做自己。别人对你的投资策略褒奖也好,贬低也罢,都不会给你的投资带来一丁点影响。
能给我们造成损失的,永远只有我们自己。
坤鹏论让大家找到并坚持自己的投资策略,是要通过投资策略更好的与人性做斗争,克服人性的弱点,并不是要让你向世界证明你比巴菲特投资收益还高,这没意义。
假定你具备足够的理性,不会感情用事,投资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正确策略的运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