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管理是最崇高的职业
发布时间:2015-2-2 16:57阅读:754
哈佛教授:管理是最崇高的职业
作者:克莱顿·克里斯滕森,哈佛商学院教授,著有《创新者的窘境》
我在哈佛商学院开设的课程,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优管理论(Good Management Theory)”及其由来。在这个主线上,我套用许多模型和理论帮助学生从多方面思考,在总经理职位上如何激发创新及促进成长。在每一堂课中,我和学生们都会应用这些理论去研究一家公司,观察它过去的发展历程,并探讨怎样的管理行为方可达致预期效果。
在这课程最后一天,我要学生们转而将这些理论应用于他们自身,就以下三个问题找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一、怎样确保职业生涯的快乐?
二、怎样使自己与配偶和子女的关系成为一个永恒的快乐源泉?
三、怎样保证自己不会有牢狱之灾?
这最后一个问题听起来像开玩笑,实则不然。我的31位罗德斯奖学金同学中,就有两位坐过牢。杰夫·斯基林(Jeff Skilling)——前安然(Enron)公司执行长——就曾是我在哈佛商学院的同学。他们都曾是好人,但因为某些原因在人生路上步入了歧途。
当学生们讨论答案时,我就以我个人的人生经历为例,讲述如何应用课堂理论,去指引自己的人生决策。
▌管理是最崇高的职业
对于第一项问题:如何乐在工作?Frederick Herzberg的理论给了很好的启示。他认为人生的主要动力并非追逐金钱,而是寻求学习机会,在承担责任中成长,乐于奉献他人,及因成就而得到认同。我告诉学生们,在成为学者前,我曾经营一家自己的公司。那时我曾有过一个幻想,我设想,有天早上我的一个女经理颇为自信地离家上班,然而十个小时后当她开车回家时,内心却忿忿不平,无比沮丧,觉得不受重用和被轻视。可以想见自尊心受损会怎样深刻地影响她与孩子们的相处。我的想像也会快进到另一天,当她开车回家时,心里充满自尊心得到满足的快乐——她在学习上获益多多,因成就价值而被认可,为重要提桉的成功贡献良多。
我在想,这会对她作为一个妻子与母亲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我由此得出结论:只要做得好,管理就是最崇高的职业。没有其他任何职业可以拥有如此多的手段帮助人们学习和成长,鼓励承担责任并因成就获得认同,以及倡导为团队的成功做出个人贡献。现在越来越多的MBA学生入校时以为商界的工作就意味着在某个公司里从事买卖与投资。这是很不幸的。做生意远不如塑造人得到的回报丰厚。我希望我的学生们离开课堂时能明白这一点。
▌创建自己的人生策略
第二个问题——怎样使自己与配偶和子女的关系成为一个永恒的快乐源泉,这个问题可以应用一个关于制定战略和实施战略的理论。
它的主要启示在于一个企业的战略是由管理者投资的项目类型决定的。如果不能非常娴熟地控制一个企业的资源分配,那么由此引发的一切将会与管理者的预期大相径庭。因为企业的决策系统常常被设计成倾向于投资哪些回报最快也最直接的项目,所以往往缺乏对长期战略的投资。
自1979 年以来,我一直关注着我哈佛商学院同学们的命运。在同学会上,我见到愈来愈多同学郁郁寡欢,与配偶离婚,或与子女疏远。我可以保证,他们当初毕业时,没有一个人的人生策略是想走向离婚,养育一个与他们疏离的孩子。然而,他们中很多人却事实上选择了这样一条人生策略。原因何在?他们没有把他们的人生目标摆在前头,并以之为出发点去分配时间、精力和聪明才智。
令人惊讶的是,在哈佛商学院每年从世界各地招收来的900名顶尖学生中,相当一部分人甚少思考他们人生的目的。我告诉这些学生,哈佛商学院可能是他们的最后一个机会去深刻反省这个问题。如果他们认为未来还可以有更多时间精力去想这问题的话,他们就太傻了,因为人生只会变得越来越忙碌:你要挣钱还房贷,你每周得工作70个小时,你将结婚生子。
对我而言,拥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人生目标一直是我的必须。话虽如此,我其实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才真正把它想明白。当我做罗德斯学者时,课业要求相当繁重,相当于在我既有的牛津课程中,额外再加入一年的课程份量。但即使十分忙碌,我仍决定每晚花一小时阅读、思考并祈祷,为何神要让我存在于这世上。这是一个相当具有挑战性的的承诺,因为每花一小时在这上面,我就少一小时学习应用计量经济学。我内心也曾挣扎过,怀疑自己是否真能负担起这课业之外的每天一小时,但终于还是坚持下来,并最终悟出我的人生目的。
假如我当时把那每天一小时用于学习最新技术,以解决回归分析中的自相关问题,那才真的是浪费我的人生。我每年用到计量经济学工具不过数次,但我每天都在实践我的人生目的。它可以说是我这辈子学到的最有用的东西。我向我的学生们承诺,如果他们肯花时间去理清他们的人生目的,将来回望时他们将发现这是他们在哈佛商学院所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如果他们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他们的人生将像一艘无舵的海船,在惊涛骇浪中备受打击。理清人生目的,比学习任何管理学知识,如“基于活动的成本核算”、“平衡计分卡”、“核心竞争力”、“颠覆性创新”、“4P”、“五力模型”等等更有意义。
我的人生目标源自于我的宗教信仰,但是信仰并不是唯一的方向标。例如,我以前一位学生,把他的人生目的设定为,把诚信观念带入他的国家、繁荣国家经济,并培养他的孩子们像他一样致力于这个志向,并彼此扶持。他的人生目标聚焦于他的家庭和社会,恰与我相同。
职业成功不过是一项达成人生目标的工具而已。若人生缺乏目标,生活将变得空洞。
▌分配你的资源
你如何分配你的时间、精力及才智,将最终形成你的人生策略。
我有一大堆“业务”在竞争这些资源:维持与妻子的美满婚姻,养育“棒”小孩,奉献于我的社区,取得职业成就,奉献于我的教会,等等。这情形就跟一家公司所面临的问题一样,我只有有限的时间、精力和才智,我该怎样分配呢?
在资源配置方面的抉择可以让你的人生选择偏离你的预期。有时这会是好事:有些机会不期而至。但如果你的人生投资错误,那么产出将会很糟糕。每当想起我那些并非故意但却投资于空虚与不幸的同班同学,我简直难以相信,他们的困扰竟然与当初的短视有关。
当一个人渴求有所成就时,哈佛商学院学生也这样,若他们拥有额外半小时或一分精力,他们会在不自觉中投资于那些能产生最实际效益的活动中。我们的职业往往给我们最具体的证据来表明我们在进步。你推出一款产品、完成一个设计、做一次陈述、终止一项销售、上一堂课、发表一篇文章、得到薪水、得到升职。反过来,在你与配偶及孩子们的关系上投入时间与精力却并不会带来同样快速和直接的成就感。孩子们每天都会淘气。几乎只有沿着这条路走上20年,你才能把手插在裤袋里然后说,“我培养了一个好儿子或是好女儿。”你也可能忽视你与配偶之间的关系,日复一日,也看不出事情似乎在变糟。那些追求卓越的人们总是会有这种下意识的倾向,令他们对家庭投入不足,对职业却投入过度,尽管亲情才是快乐的最大最持久的源泉。
如果你追究商业失败的根本原因,一次又一次,你会发现失败总是起因于对短期成功的偏执和满足。以这个视角观察人生,你会看到一模一样令人吃惊和发人深省的思维模式:人们在他们嘴上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的投入越来越少。
▌营造文化
在我的课上有一个重要的模型被称为“合作工具”,其基本意思就是做一个有远见卓识的管理者并不像某些人吹出来的那样容易。敏锐地洞察迷雾重重的未来并规划出企业所需的航向调整是一码事。而说服那些没有预见到未来变化的员工,让他们组织起来齐心协力将企业驶向新方向,却完全是另一码事。知道使用什么工具能带来所需的合作是一项关键的管理技巧。
这个理论将每一个“合作工具”标记在一个二维坐标系统里,一个维度是企业职员对工作回报的认同度,另一个维度是他们对执行指令是否能产生预期效果的认同度。如果员工在两个坐标轴上都是低认同,你需要使用“权力工具”——强迫、威胁、惩罚等等来确保合作。很多企业都是从这个象限开始的,这也是为什么一个公司的创始管理团队,在规定什么必须做以及怎样做的时候都要扮演这样一种霸道的角色。如果员工在相互协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一再获得成功,就会开始形成共识。麻省理工学院的Edgar Schein认为企业文化就是通过这个机制建立的起来的。最终,人们甚至不再去考虑他们做事的方式是否会带来成功。他们只是本能地,以假定的前提去接受工作的优先顺序,遵循工作程序,而不是通过清晰的决策。这意味着他们已经营造了一种文化。文化,以一种不可言传但却无法抗拒的方式,将那些已经实践证实、被广泛接受的行为方式确立起来,供企业成员处理重复性问题。文化也为不同类型的问题规定优先顺序。它是一个强有力的管理工具。
在应用这个模型来解答第二个问题——我怎样确保我的家庭成为一个永恒快乐源泉的时候,我的学生们很快发现父母能对孩子使用的最简单的合作工具就是权力工具。但是它也存在一个时点,在十几岁的时候,权力工具就不再起作用了。在这个时点,父母们开始希望,他们与孩子在很小的年龄就已经合作建立起了一种家庭文化,在这个文化中,孩子们本能地相互尊重、服从父母、也能分辨是非。就像公司一样,家庭也可以有文化。这些文化既可以是有意识地建立起来的,也可以是在无意识中演变形成的。
你希望你的孩子充满自尊与自信,无惧任何人生难题。但这些品质不会神奇地在中学时代自我塑造出来。你必须将这些优秀品质潜移默化地融入家庭文化中,而且要尽早。就像公司员工一样,孩子自尊与自信的养成,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磨练出来的,在成功的喜悦中总结而来的。
▌避免落入“边际成本”的迷思
在财务与经济学中,我们学过在评估不同的投资选项时,应该略去“沉没成本”和“固定成本”,而应基于不同选项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来做出决策。而在我们的课程中,我们了解到这种教条会误导企业固步自封于过去的成功中,而非引导企业面对未来的挑战。假如我们知道未来恰如过去一样,那么这种方法当然没有问题。但如果未来是不同的——而且肯定不同于过去——那么这种方法就是一种错误了。
这个理论针对的是我和学生们讨论的第三个问题——怎样过一种正直的生活(远离牢狱之灾)。事实上,每当我们在人生道路上面临对与错的抉择时,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应用这个“边际成本”的教条。会有一个声音在我们耳边响起:“瞧,我知道按照一般的规矩,大多数人都不会这样子做。但这次情有可原嘛,就这一次,没有关系的。”错误的事情“只做一次”,其边际成本看起来总是非常低。它把你骗进去,而你甚至不曾看清这条路最终会通向何方,以及它所包含的全部成本。所有形式的不忠与不诚,它们为自己辩解的理由都是那种边际成本经济学,“就这一次”。
我想跟各位分享一段我自己的人生经历,正是通过它,我开始了解“就这一次”所具有的潜在危害。我曾在牛津大学篮球队打球。有一年我们参加在英国相当于美国大学篮球联赛(NCAA)的比赛,当时的队员可说是我此生最好的朋友。我们甩掉了所有的对手,以全季不败的战绩杀进四强。冠军赛安排在星期天。然而我在16岁时已经对神许诺绝不在星期天打球。于是我找到教练,告诉他我面临的难题。教练跟我的队友都大感困惑,因为我在球队中担任首发中锋。每一位队友都跟我说:“你必须参加比赛,难道你就不能破例一次吗?”
我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因此我走开并祷告,问神我该怎麽办。我得到一个很清晰的感觉,不应违背对神的承诺。因此我最终没有参加冠军赛。
从很多方面来看,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决定,因为它仅涉及我一生中几千个星期天中的一个。理论上,我确实可以越界就这麽一次,只要未来我不再犯就好。其逻辑正是:“这次情有可原,就这么一次,不要紧!”但回头来看,对这类诱惑的坚决抵制,已证明是我这一生最重要决定之一。为何?因为我的人生永远都“情有可原”。如果我那一次越界了,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我肯定将一而再,再而三地越界。
这件事给我的教训是,“永远(100%)”坚守原则,比“经常(98%)”坚守原则要容易。如果你基于“边际效应分析”,屈服于“就这一次”,就像一些我以前的同班同学曾经做过的那样,你终有一天会后悔的。你一定要非常明确,自己能容许到什麽程度,并在安全范围内划清界线。
▌牢记谦虚的重要性
我得到这个启示,是在我被哈佛学院(Harvard College)要求去教授一堂关于谦虚的课程的时候。我让每个学生描述一位他们认识的最谦虚的人。由此发现这些谦虚的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都有着高度的自尊。他们知道他们是谁,并对此感觉良好。我们也同意,谦虚不等于自我贬低的行为或态度,而是待人接物时表现出来的对他人的尊重。从这种形式的谦虚出发,就能自然而然地产生好的行为。例如,如果你非常尊重某人,你就不会去偷他的东西,也不会对他撒谎。
谦虚地处世很重要。在你进入一个顶级研究生院以前,你的知识几乎都来自于那些比你更聪明且更有历练的人:父母、老师、老板。但一旦你从哈佛商学院,或其他顶尖学术机构毕业,你每天接触的人中,多数都不会比你更聪明。如果你表现出来的态度是,只有比你更聪明的人才有资格教你,那么你的学习机会就会非常有限。但如果你很谦虚,渴望向所有人学习,你的学习机会就是无限的。通常而言,只有你对自己感觉很好,而且你想帮周围的人,让他们也有良好的自我感觉时,你才会变得谦虚。当我们看到某些人以一种攻击性的、傲慢的、损人的方式对待他人时,这种行为几乎总是内心缺乏自尊的外在表现。这些人只有贬低他人,才能使自己感觉良好。
▌选择正确的标尺
去年我被诊断出患有癌症,让我觉得我的生命可能会提前结束。万幸的是,现在看起来我会被赦免了。但是这段经历给我的人生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我清楚地知道,我的理论给许多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我知道我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但是,当我面对绝症,很有趣地,我发现这个影响力对现在的我根本无足轻重。我终于了解,上帝用以衡量我人生的标尺,不是金钱,而是每一个生命因我而改变的人。
我认为这对我们所有人都适用。别为自己的个人声望而操心;你应该操心的是,那些你曾经帮助过的人,是否会变得更好。这就是我最后的建议:想想你的人生该用什麽样的标尺去衡量,找到答案并据此度过每一天。这样到生命最后一刻,你的人生就会被判定为成功。
(来源网络,转自长江商业评论)
--------------我是严肃的分割线--------------
下载MBA智库百科App,继续跟进热门条目,做经管达人!
裸辞:一不小心可能变“裸奔”!
首因效应——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