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期货交易时,内因套利运用的技巧有哪些?
还有疑问,立即追问>

期货期货交易 套利

在期货交易时,内因套利运用的技巧有哪些?

叩富同城理财师 浏览:1344 人 分享分享

10个顾问回答
首发顾问 小杨经理
咨询TA
内因套利可划分为“因素套利”与“关系套利”两种。不同的套利对象在同一市场因素的作用下,其价格的变化不同,或者说,同一因素对不同合约或商品的作用强度有强有弱,有正有反,作用时间有长有短。而通过判断因素对对象影响的偏差而进行的套利就叫作因素套利。因素套利包括反向影响套利、影响强弱套利等。关系套利是根据对象之间固有的关系进行的套利操作,包括,商品间价格关系套利,市场间价格关系套利,市场构成关系套利等。

发布于2018-12-26 22:47 长沙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咨询TA
季节因素套利这是商品期货市场中最常见的套利方法的一种。

发布于2019-2-15 16:22 成都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首发回答
内因套利分类研究

  1.

  季节因素套利这是商品期货市场中最常见的套利方法的一种。农产品(000061,股吧)固定的生长、收获季节周期,金属等其他商品的生产、使用周期的存在,使得商品期货价格在一定时间(如一年)内具有相对固定的价格波动规律(这种波动规律与市场长期走势的叠加构成了市场运动的具体形态),从而使不同季节的期货合约的价格表现有强有弱。季节因素套利包括:

  (1)同一商品不同合约间的套利以大连大豆期货为例,由全球大豆季节性生长规律所决定,各合约季节性强弱顺序依次为:9、7、5、3、1、11月。市场也普遍有买入9、7、5月合约,同时卖出1、11月合约套利的操作习惯。但是,我国大豆价格受进口量影响较大,而近年南美的产量正在赶上美国,南美大豆上市时节在4、5月份,集中进口到港的时间在6-8月份,这样会对国内9月大豆期货合约价格形成压制作用。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9月合约可能会成为大豆期货中的弱势合约,以上的强弱顺序也将可能改变为:7、5、3、1、11、9月。

  (2)不同商品的同期合约间的套利美国小麦一般在7月份收割,而玉米在10月份后收割,因此每年的7月份,CBOT小麦价格走势比CBOT玉米价格弱,因此在CBOT市场中,买入玉米卖出小麦的套利操作成为典型的不同商品同期合约的季节因素套利。2.持仓费用套利这是同市场同商品不同合约间的价差套利操作。在匡算好仓储费用、交割费用、资金时间成本等费用总和的基础上,进行买入近期合约同时卖出远期合约的套利操作。该套利交易以对冲平仓或者实物交割的方式,赚取合约间价差超出仓储费用成本的差额利润。需注意的是,如果出现近远期合约交割政策不一致或交割品质不一致,则不能进行此种套利。

  3.进口费用套利所谓进口费用套利是指当某一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商品在不同国家的期货市场价差超过其进出口费用时,可以进行跨国际市场的套利操作。进出口费用一般包括关税、增值税、报关检疫检验费用、运输费用、港杂费等。完成交易的方式可以是对冲平仓,也可以是实际进口交割。在国内期货市场中,当美国大豆进口成本价格远低于连豆期货价格时,即可进行买入CBOT大豆合约,同时卖出大连大豆合约的跨市场套利操作。由于国内大豆市场投机性比较强,每年过分偏离美盘的走势总有两三次,另外,目前进口大豆可以作为替代品参与连豆期货的交割,因此这种操作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4.实物交割式套保实物交割式套保的实质是跨期现市场的基差套利交易。在商品产地现货价格确定的情况下,在匡算好运输费用、仓储费用、交割费用、资金时间成本等费用总和的基础上,进行购入现货(或者预定现货)同时卖出相应的期货合约的套利操作。该方式以实物交割的方式,赚取期现价差超出运输、仓储、交割成本的差额利润。在国内目前的大豆、小麦期货市场中,这种以费用匡算为依据的实物交割式套利操作很是盛行。

  5.压榨关系套利以连豆市场中的大豆、豆粕跨品种套利为例,由于豆粕、豆油是大豆的下游产品,在一定的时期内三者之间的价格关系是相对稳定的。理论上,如果以DCE市场上的大豆、豆粕期货价格及现货市场中的豆油价格计算出来的压榨利润值过高或过低,即可进行大豆、豆粕二者的套利操作。目前在CBOT市场中这种套利操作被广泛使用。

(编者注:DCE——大连商品交易所缩写)

  6.比价关系套利在一定时期内,某些商品间由于在使用上可以相互替代,因此通常存在相对固定的比价关系。比如说,玉米与大豆在饲料用途上可以替代,当玉米比大豆的相对价格过高时,种植者将选择多种玉米,消费者将多选择大豆,使玉米的供给相对增加需求相对减少,从而提高大豆对玉米的比价,反之亦然。推而广之,当任何有联系的商品间的比价由于偶然因素超过历史较高水平时,均可在期货市场上对其进行套利。在大豆、玉米、小麦之间,铜和铝之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能进行比价关系套利操作。

  7.市场时差套做所谓套做是指利用市场之间的暂时差价,在一个市场上以低价买进,而几乎同时在另一个市场上高价卖出的交易过程。这种套利操作的依据在于交易对象的同质性。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日经指数同时在新加坡市场和大阪市场交易,由于时差的存在,信息在两市场间存在不公平流动,从而同一时间的两地市场价格常常出现轻度偏离,不少投资者都曾热衷于这种无风险的套做交易。

发布于2018-12-26 13:12 成都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1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你好选择套利价差最大时进场,最起码要超过或达到历史平均价差水平,在实际操作中也可分批入场。
(2)避开交易清淡的或者是持仓量过小的合约,以免发生平仓风险。
(3)最好不要参与近月合约的套利交易,以免发生逼仓风险。
(4)进行内因套利时,要检查一下套利的依据是否仍然有效,有没有新的情况出现致使套利的依据需要修正。
另外,客观风险在套利操作中也是应该注意避免的,主要包括市
场配套体系不完善、市场规模过小以及倾斜性政策出现等原因导致的风险。

发布于2018-12-26 13:13 广州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您好,起码要超过或达到历史平均价差水平,在实际操作中也可分批入场。
(2)避开交易清淡的或者是持仓量过小的合约,以免发生平仓风险。
(3)最好不要参与近月合约的套利交易,以免发生逼仓风险。
(4)进行内因套利时,要检查一下套利的依据是否仍然有效,有没有新的情况出现致使套利的依据需要修正。
另外,客观风险在套利操作中也是应该注意避免的,主要包括市
场配套体系不完善、市场规模过小以及倾斜性政策出现等原因导致的风险。

发布于2018-12-26 13:17 成都

1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在实际操作中也可分批入场。(2)避开交易清淡的或者是持仓量过小的合约,以免发生平仓风险。

发布于2018-12-26 13:18 成都

1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您好,避开交易清淡的或者是持仓量过小的合约,以免发生平仓风险。
最好不要参与近月合约的套利交易,以免发生逼仓风险。
进行内因套利时,要检查一下套利的依据是否仍然有效,有没有新的情况出现致使套利的依据需要修正。

发布于2018-12-26 13:23 杭州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你好!1、季节因素套利这是商品期货市场中最常见的套利方法的一种。
2、不同商品的同期合约间的套利美国小麦一般在7月份收割,而玉米在10月份后收割,因此每年的7月份,CBOT小麦价格走势比CBOT玉米价格弱,因此在CBOT市场中,买入玉米卖出小麦的套利操作成为典型的不同商品同期合约的季节因素套利。
3、进口费用套利所谓进口费用套利是指当某一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商品在不同国家的期货市场价差超过其进出口费用时,可以进行跨国际市场的套利操作。
4、.压榨关系套利以连豆市场中的大豆、豆粕跨品种套利为例,由于豆粕、豆油是大豆的下游产品,在一定的时期内三者之间的价格关系是相对稳定的。
祝你好运

发布于2018-12-26 13:46 重庆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你好,套利,即价差交易。两个品种之间出现不合理的价差,但价差会经过一段时间恢复到合理的水平,这期间就可以利用价差进行交易。这种分类是根据价差形成原因不同,内因套利,价差变化,是因为与之相关的政变大事件特殊情况等内在因素导致的

发布于2018-12-26 14:12 成都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1、季节因素套利这是商品期货市场中最常见的套利方法的一种。
2、不同商品的同期合约间的套利美国小麦一般在7月份收割,而玉米在10月份后收割,因此每年的7月份,CBOT小麦价格走势比CBOT玉米价格弱,因此在CBOT市场中,买入玉米卖出小麦的套利操作成为典型的不同商品同期合约的季节因素套利。
3、进口费用套利所谓进口费用套利是指当某一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商品在不同国家的期货市场价差超过其进出口费用时,可以进行跨国际市场的套利操作。
4、.压榨关系套利以连豆市场中的大豆、豆粕跨品种套利为例,由于豆粕、豆油是大豆的下游产品,在一定的时期内三者之间的价格关系是相对稳定的。

发布于2018-12-27 11:25 成都

当前我在线 直接联系我
更多 分享 追问
收藏 举报
问题没解决?向金牌顾问提问, 3-5分获得解答! 立即提问
免责声明:本站问答内容均由入驻叩富同城理财的作者撰写,仅供网友交流学习,并不构成买卖建议。本站核实主体信息并允许作者发表之言论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内容,亦不代表本站对该信息内容予以核实,据此操作者,风险自担。同时提醒网友提高风险意识,请勿私下汇款给作者,避免造成金钱损失。
同城推荐 更多>
  • 咨询

    好评 7 浏览量 35万+

  • 咨询

    好评 3 浏览量 9974

  • 咨询

    好评 18万+ 浏览量 457万+

相关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