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漏海外、场外交易
发布时间:2018-1-17 16:52阅读:811
除发行上的ICO、变相ICO外,针对代币二级市场的整顿也将随之升级。
2017年9月底,严监管下,国内绝大部分比特币集中交易平台均宣告关闭,国内有关比特币的大规模二级市场原本已淡出市场视线。
21世纪资本研究院彼时曾分析指出:“交易平台模式一旦遭遇封堵,则比特币的交易、投资需求将迅速向‘场外非标准化交易’以及‘海外交易’转移”(详见本报9月14日13版《交易平台关停预期下的选择题:比特币场外化or出海》)。
事后证明,这一“预言”果然成真。记者调查获悉,部分平台通过战略合作,同一实控人出资设立等方式纷纷“出海”建立“国际站”,并以挂摘牌、点对点等方式继续提供比特币与人民币之间的“场外交易”。
其间,上述场外交易的命名也曾发生变化,该模式最初被称之为C2C交易,但在2017年12月1日,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发布的报告称,“支持比特币兑换人民币的C2C平台已达21家,且上线时间主要集中于10月下旬到11月。”
1月16日,北京一家出海开展业务的代币平台人士透露,为逃避C2C模式的认定和统计,更多平台将该业务更名为法币交易频道;而目前主流平台的方式是,利用法币交易频道提供比特币、莱特币、以太坊等主流代币同法币的交换,同时再以币币交易频道支持比特币兑换诸多非主流代币。
但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代币平台的上述运作已受到监管层的关注——日前监管层在一份互金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简报中提出,将对“平台‘出海’和场外交易”等模式采取整顿措施。
例如针对注册于内地的对场外交易所、“钱包”服务商、为集中交易提供做市服务的个人和机构,上述部署要求坚决取缔;对于注册于境外的、为境内用户提供交易服务的平台,将对其依法屏蔽,关闭移动APP;而对于为“出海”“场外”平台提供支付服务的,则要求对相应支付机构采取严惩。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