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出行多些“逆向思维”
发布时间:2018-1-17 16:11阅读:453
《北京青年报》近日刊文指出,春节是国人出行的重要节点,但不妨可以多一些“逆向思维”,在重要节点尽量减少以往固有的出行需求,尽量不要随波逐流,让自己陷入艰难的出行体验中。
小赵是河南人,在北京工作已经5年之久,刚到北京的前两年,每次都是回家过年,直到在北京成家后,带着老婆孩子回家有许多不便,于是他把父母接到了北京过年。“只要一家人团圆,在哪儿都是过年。而且相比我回河南需要抢票而言,春节前来北京的火车票好买多了。”
据了解,像小赵的父母这样,到子女工作地过春节的“反向团圆”,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并不少见。
“父母来北京过年,感觉春节假期变长了。”小赵对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由于父母已经退休,春节前可以早来,节后晚走,也节省了自己往年花费在回家路上的时间,所以感觉春节假期很充裕。
对于“反向团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曾表示,人员反向流动可以缓解春运压力,而对留下来过年的人来说,也是经济实惠的过年方式。
专家分析,春节前从一、二线大城市回乡的客流巨大,节后返城的客流又会集中爆发。根据这种潮汐流动的特点,如果“反向团圆”能成为一种潮流,有利于客流的双向平衡。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孝正认为,“反向团圆”等多元化的过年方式可防止大城市春节期间“空壳化”。在一些大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定期流动导致这些城市的第三产业,像家政服务业、餐饮业等周期性萧条,可加强市场调节,比如通过提高假日期间的工资等方式,让更多的人可以“反向团圆”。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