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监管趋严
发布时间:2017-12-25 20:53阅读:535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A股资本市场中不乏有“不死鸟”出现,但是,随着监管趋严,投资者倾向价值投资等投资理念的变化,如果ST公司靠“手段”来扭亏,其也不会得到二级市场的“待见”。
而根据监管层对外发言也可以看出,目前监管机构对于年底调节利润的监管力度也在加强。
近期,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常德鹏就指出,证监会将强化对上市公司年末突击进行利润调节行为的监管力度,交易所将聚焦上市公司年末突击进行利润调节行为,同时,证监局将视情况开展现场检查。
*ST河化在12月份密集收到“红包”一事,迎来交易所的关注函。
根据*ST河化发布的公告显示,12月4日,*ST河化收到河池市政府通知,决定给予公司5000万元的经营性财政补贴,上述资金拟于年底前拨付到公司账户。紧接着,12月12日,*ST河化宣布将转让账面原值为6492万元的应收账款。12月13日,*ST河化又收到第一大股东银亿控股的控股股东——银亿集团有限公司8000万元的无偿现金赠予。
上述资金到账对公司带来的影响,*ST河化直言:“转让获得的款项将计入公司的营业外收入,对公司的经营成果将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受赠资产将有效改善公司现金流。受赠现金入账后将计入公司资本公积,不影响当期经营成果。”
同样,*ST中富在9月份获得2500万元的政府补贴。公司表示,上述资金的取得将会对公司2017年度的经营业绩产生正面影响。
对于ST公司年底展开的“保壳”大战,也迎来监管机构的关注,包括*ST沈机、*ST准油、*ST金宇、*ST东数等公司近日来也纷纷收到关注函。
对此,在沈萌看来,现在对资本市场的监管要求,对壳公司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不能够重组,ST公司被退市的可能性很大。(证券日报)
A股“保壳”戏码最后一周 ST企业袒露监管趋势影响
ST股的保壳之战,又到了最后阶段。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截至12月22日,已经发布2017年度业绩预告的22家ST概念股中,有*ST云网(002306.SZ)、*ST三维(000755.SZ)、*ST众和(002070.SZ)等8家公司均为续亏状态。
与此同时ST概念公司动作频频,出售资产、政府补贴、并购重组等各种花样轮番上演。
二级市场对于ST概念的炒作似乎也“如约”,却已不大相同。
12月以来,ST概念指数多日收红。对比最明显的是12月14日,当日沪深两市分别收跌0.32%和0.3%,但ST概念指数逆市收涨1.49%,创下12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不少大额的投资人却通过多类途径了解相关上市公司的资本运作进展,草木皆兵。
【低佣金通道】李顾问
电话&微信:15881600282
企鹅号:3043613029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xianshi-icon.png)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click-icon.png)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投资小白必看!2025 年券商排名新出炉
2025-02-13 18:24
-
买房算房贷头疼?这个计算器,让你秒懂省钱贷款方案,不怕被坑!
2025-02-13 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