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招标限价 上海“抢发”药价放开
发布时间:2014-12-12 17:52阅读:548
11月27日,国家发改委《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进入48小时的最后一轮意见征集。
按照文件内容,如无意外,“取消药品政府定价,通过医保控费和招标采购,药品实际交易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的史上药价最大变革,将从2015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
此前国家发改委公布数据显示,现阶段我国对药品实行三种定价形式:纳入医保报销目录的药品及少数生产经营具有垄断性的药品,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其余实行市场调节价。
实行政府定价的品种约有100种,占已批准上市药品数量的0.8%;其他药品实行政府指导价,具体形式为最高零售限价,约2600种,占22%左右——另外的77%的药品都是非政府定价药。
“表面上看这次上海的放开药价是非政府定价的那部分,和明年要放开的政府定价是两个范畴,但如果仔细看就不难发现,在非政府定价范围内取消招标限价,转而采取直接挂网的方式,其实和放开政府定价是一个思路的市场化改革信号。”昨日,上海某知名上市公司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
按照上海下发的《关于本市市场调节价药品价格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上海的政府定价范围内药品以外的其他各类药品实行市场调节价,由药品生产营销企业自主定价,并无需到价格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申报备案,上海市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则挂网采购此类药品,并按照不超过国家和本市规定的药品加价率执行。
“之前我们的药想进医院,必须通过备案和招标,尤其是招标非常麻烦,这些年大家都苦不堪言。”前述人士表示,尽管上海地区在全国的招标中相对争议较少,但招标制度对于质量和价格比重等设计上的问题,依然让他们觉得很棘手,“招标里价格分太重,大药厂和小药厂拼价格总是拼不过的,设计不科学”。
事实上,药品招标采购制度争议已久,由于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各地几乎无一例外地将价格权重无限放大,作为考量当地医改业绩的指标之一,招标制度一度走向了唯低价是举的道路。
而该人士认为,此次取消招标限价,转而采取挂网采购的方式,将有利于企业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至质量,对于企业长远发展是好事。
但采访中更多观点则认为,要真正发挥市场在药品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必须取消加价率管制,只要还存在加价率管制,必将会使高价药受到青睐。
“医保目录外的药品价格发改委本来就不管的,只是在每个省市物价局备案。现在用挂网的方式,在同质化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有多少厂商敢提价呢?”国药控股运营管理部高级顾问干荣富昨日也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达了进一步的谨慎。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