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产业园区百强榜出炉 中关村继续位于榜首
发布时间:2014-12-3 22:29阅读:462
上海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发布《2013年中国国家级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竞争力综合排名百强榜》,在482家国家级园区中,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位于榜首,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苏州工业园区位列二三名。(更多独家财经新闻,请加微信号cbn-yicai)
另外,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位列第四到第十名。
中国产业园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中国近四分之一的GDP是由产业园区所创造。而全国100强产业园区GDP总量约为7.2万亿元,占所有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高新产业园区GDP总量的78%。
根据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2014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蓝皮书》的分析,今年披露的百强榜中,第一名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得分(0.7564)具有绝对优势,其余相邻排名产业园区之间差距较小。
这次产业园区综合排名依据五大指标:经济发展指标、创新发展指标、产业合作指标、公共服务指标、社会发展指标。在百强榜的前十强中,东部产业园区占据8席,排名和得分均占有绝对优势。从产业园区类别看,前十强中经济开发区占7席,高新区为3个。
从百强榜来看,产业园区中东部占61席,中部产业园区占22席,西部产业园区为17席。“东部强、中西部加快进步”的区域特征明显,发达省市区入选数量占绝对优势。而百强榜中,高新区与经开区的入选数量均为50家,发展态势持平。
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任浩表示,以1984年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挂牌建园为标志,今年是中国产业园区建立30周年。
30年间中国产业园区发展为1.0模式:政策、行政化、硬基础“三要素”组成的驱动模式。即在产业园区发展中,对园区给予土地、财税、人才等政策倾斜,对园区赋予行政职能、更高的行政级别或领导人级别高配和对开发区的给水、排水、通电等寄出社会建设投入大量资金,来促进产业园区发展。
任浩认为,上述三要素无疑是中国产业园区30年高速发展最为基本且长期存在的内生要素,但这三要素驱动力渐弱。
他表示,未来产业园区发展进入2.0模式,即在创新升级时期中国产业园区持续发展的驱动要素、合作方式、发展路径,以实现产业生态、社会生态与自然生态相融合的发展模式,其中驱动要素为“制度、融合化、软环境”。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