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技术分析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发布时间:2014-10-27 19:01阅读:441
1.技术分析的定义:
根据证券价格过去的成交信息(价、量、时间)来预测(或者提供线索和参考)证券价格未来的走势。
技术分析派的哲学基础:市场交易信息隐含了证券本身的一切信息,做投资和交易决策只需要研究过去和现在的交易信息即可;人类的行为模式会不断重复,过去的行为会指示未来的行为。
其逻辑在于因为市场成交信息隐含了一切信息,所以不用去看基本面;又因为相同的形态会反复出现,相同的时间周期会反复出现,相同比例的回撤,相同的波浪形态,相同的K线组合等。所以研究过去已经反复出现的形态非常有价值,并且能指示价格未来的走势。
2.技术分析的部分经典理论:
a.道氏理论;b.艾略特波浪理论;c.K线组合理论。
3.道氏理论简介:
由Charles H.Dow创立,首次公开登载于1900年的《华尔街日报》,之后由Robert Rhea发展完善为完整和正式的理论体系。
该理论的要点:定义了趋势并且将趋势分成不同的级别和不同的阶段;强调指数对各部的走势指引以及不同指数之间的相互印证;强调价量关系的重要性。 道氏理论是技术分析的鼻祖,其重要作用是以对趋势进行研究作为根本,对市场的走势进行定性和分类,让指数和成交量成为后来所有技术分析者重要关注点。
同在20世纪初成名的投机大师Livermore也是强调趋势交易和关键点(确认新趋势形成的价位点),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基本跟道氏理论同出一辙。
4.艾略特波浪理论简介:
将证券价格的主要趋势和回调分别划分为5浪(1,2,3,4,5)和3浪(A,B,C),一个完整的浪型是8浪;强调斐波拉切数字和黄金分割比例的作用,波浪的个数是斐波拉切数列,上升浪的上升比例和回撤浪的回撤比例大多是黄金分割比例。(例如:3浪为1浪的1.618、2.618…;2浪回调为1浪0.382、0.5、0.618;4浪回调为3浪的0.382、0.5;5浪为1~3浪的0.618。)在时间上同样呈现此原则,斐波拉切数或者黄金分割比例指示的时间周期会反复出现。
如果说道氏理论给市场的走势定性和指引方向,那么艾略特的贡献在于给了技术分析以定量的方法,无论是在空间还是在时间上(虽然这种定量分析常常遇到反例)。
5.K线理论简介:
K线图源于日本德川幕府时代(1603~1867年),被当时日本米市的商人用来记录米市的行情与价格波动,后因其细腻独到的标画方式而被引入到股市及期货市场。经典的K线方法是分析K线组合对未来价格走势的指示作用,例如:红三兵、三只乌鸦、孕育线等等。K线理论用最近几个交易日(或者更大更小的时间周期)走势结合起来预测后面几个交易日的走势,简单、直接、好用。近代K线分析,用K线结合道氏理论,有大量的K线形态分析。
6.近现代还衍生出众多的量能人气技术指标和趋势线,MACD,RSI,KDJ,MA线,BOLLing线等等。
7.常用的技术方法举例:
a.价格趋势形成的判断和通道上沿下沿的判定,并据此给出入场信号和入场价位。
b.价格中继形态的判定(箱体整理、旗形整理、楔形整理),以及观察是否形态破坏造成新趋势的形成(反转或者继续)。
c.根据黄金分割理论,来判定回撤和上升的空间点,以及调整或主趋势的持续时间。
d.根据量价关系来判定是否见底或见顶,一般来说,缩量到极致后趋势都无法继续。
e.观察价格走势和各种动能指标的一致或者背离来分析趋势持续的可能性。
f.观察典型的K线组合对未来走势进行预测。
g.各种长短期均线的关系对价格方向的指引和支撑压力位判定。
8.技术分析的本质:
技术派总结出来的规律的本质是人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在证券交易上的反映,是人性的反映,也是自然规律的反映。
例如:从空间上讲,价格上涨一段,获利盘太多,自然会有卖出的,自然就会回调,回调到大约60%(黄金分割)的时候,大部分人会觉得差不多可以抄底了,价格就反弹,这是黄金分割回撤位;当价格跌破整理平台的时候,人们的恐慌心理会出现,恐慌性的卖盘会让价格加速下跌,趋势自我强化,这是关键点的趋势反转;
从时间上来说,人们需要一个对新价格中枢的一个接受过程,当上涨的趋势中回调的过程和盘整的时间过程就是人们心理上接受新价格认识到证券趋势的过程,刚创新高的时候觉得贵,2个月之后可能不觉得贵了,然后新买盘进场,推动价格继续上涨。
不仅如此,万事万物都有比例和周期,黄金分割比例存在于众多自然事物中,人类的审美认知和平衡感认知决定了它在金融市场上的相对有效(当然不能说绝对)。
而关键点附近的突破后走势自加强规律,包含了人类的从众心理和过度乐观、过度悲观的羊群效应。
技术分析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群体性。个体的行为是杂乱无章不可预期的,但是群体行为常常有规律。用一个时髦的词来说,技术分析是“大数据”分析。例如,支付宝的赎回和申购有非常强的规律性。
9.技术分析的缺陷:
a.其哲学基础有问题:不少人十分质疑,过去的行为(最直接的是近期的行为)能指示未来的行为吗?有些人认为用过去来预测未来是十分荒唐的。虽然说“太阳之下没有新鲜事”,但是每天发生的事情仍然不完全相同。那么用类似的形态和量价关系来推断后面的走势一定相同,也存在很多问题。实际上,在价格形态的问题上类似,但是在宏观政治环境、证券标的的自身情景来说可能已经完全不同,再去单纯从形态做类比推论是刻舟求剑,方法论有问题。而且如果价格隐含了所有信息,那么市场完全有效,是不可能有任何交易机会的。再说过去的交易价格怎么可能隐含未来的信息呢?最多只能反映部分投资者的预期。
b.定性的判断较为马后炮,定量的判断常常不准确。在定性分析中,当技术分析者确认趋势的时候,可能趋势已经走了一段时间,这时候已经错过最佳的建仓时机,但是技术分析就是这样走出来才能确认的。但是极有可能刚刚建仓,趋势又发生反转。技术分析派做时间和空间上的定量预测时,常常发现黄金分割等工具失效,即使有效,到底是38.2%还是50%还是61.2%,也常常存在不确定性,往往只能作为参考。
c.忽略了很多突发事件和小概率事件对形态和走势的剧烈冲击和破坏。
这些冲击和破坏,没有办法用技术分析的逻辑和方法来处理和应对,因为这完全是另外一个范畴和维度。比较玩笑的例子是,某券商的股指期货下错单造成假突破,无数技术派死很惨。
d.技术分析是群体行为分析,相对来说,比较适合分析参与者众多、成交量巨大证券产品,例如股指、外汇,而不太适合类似小盘股这种寡头市场。
e.很多分析模棱两可,不同的人分析的结果可能不一样。例如,对于艾略特波浪理论,每个人数的浪型都可能不一样,千人千浪;又例如,下降旗形整理和新的下降趋势怎么区分呢?
很多交易员喜欢纯粹用技术分析准则做交易策略,我十分反对这种做法。无论是趋势分析还是中继形态分析还是各种趋势反转点分析,都有瑕疵和特例,认为金融市场完全符合技术分析准则的是教条主义,人们对于不确定的事物的认识都热切盼望一种准则能解释和规范一切,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期望。技术分析的问题就是用完美和规则的形式解释不完美的、不规则的市场。这确实是无知渺小的个体在黑暗和无助时能抓住的一根稻草,这根稻草它有用,但是不能把它当救命的游泳圈。
10.谈技术分析就一定要谈基本面分析:
基本面分析派认为,任何证券都有其内蕴价值,市场交易的价格如果偏离这种内蕴价值,就有巨大的投机或者投资机会,在这样的逻辑之下,投资交易的主要任务是找出价值和价格的偏离。当然对于利率和汇率产品,基本面分析主要是指的货币政策走势和供求状况。基本面分析不关心近期的证券交易情况,只关心证券本身背后对应的价值和经济金融环境。
11.基本面分析的缺陷:
a.基本面分析只能定性给出高估或者低估,但是没有办法给出精确的买点和卖点。进场点无法给出,当价值修正后的离场点也没有办法给出。
b.基本面分析还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分析者假定了解证券背后的全部真实信息才给出的估值结论,往往是错误的,因为有很多信息没有完全公开,或者在道德风险下得到的是虚假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信息优势者的提前行动会造成自认为正确的基本面分析者的巨大损失。大到国家,即使是站在最高处的美国总统胡佛和其联储官员也因为对经济形势的误判造成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小到企业,即使是最了解企业的高管也有可能对企业的前景误判造成破产。作为旁观者的交易员、研究员、基金经理怎么可能保证自己的基本面分析不失误?
c.证券标本身的价值被市场认知和认可需要时间,这个时间尺度是无法掌控的。
12.当然,任何交易员做分析都是为了获利而不是为分析而分析,不是为了预测而预测。所以最重要的是交易策略,以及对交易和金融市场的正确认识。
我理解的投机交易是这样的:在一个信息不对称(或者说不完全)的市场里(所有的参与者都只能掌握部分信息),通过a、品种选择,b、时机选择,c、仓位控制,d、止损止盈策略来保持长期的、大概率盈利的行为。所以任何分析方法,都是为了解决以上4点的问题。
13.对金融市场和自己要有正确的认知:
接受不确定性:金融市场是一个不确定性市场,其中没有牛顿定律,只有测不准原理。从交易价格来讲,是众多参与者的不确定性行为决定的。从其基本面来讲,又受到宏观经济环境,产业趋势、同业竞争、国家政治政策环境的影响。所以没有办法在一个时点用一种逻辑给出确定性结论的。除非是自欺欺人。
承认无知:任何人对一个证券的认知都是片面的和不完全清晰的,要承认自己的无知,但是出现亏损的情况下也不能完全否定自己。
14.用概率的思维来制定交易策略和做决策:
在承认和接受市场的不确定性和认知的片面性之后,一切策略和决策都是在概率空间下寻找高胜率策略。所有的方法都是为了提高胜率,而不是保证绝对盈利。交易者要接受赔率带来的亏损,接受亏损是盈利的前提。在不完全的信息条件下(犹如德州扑克永远有没有翻开的底牌),优秀的交易员都是对赔率判断极其准确的人,并且策略思路清晰,能果断入场以及止损、止盈,这样从长时间尺度看,一定是盈利的。人和人之间的差异主要在这里。
要在高胜率的情况下大注,低胜率下小注或者直接弃牌。懂得啥时候退出不玩的人才能赚到大钱。
15.市场是多因素影响的复杂系统:
市场是多因素影响的复杂系统,如果各种因素没有任何一个特别强,那么其走势一定是杂乱无章的。只有当一个或多个因素产生同向影响的时候,才能产生的波澜壮阔的行情。交易者的任务就是要捕捉这种冲击因素的苗头,在第一时间建仓并在该因素影响衰减的情况下离场。无论是技术分析还是基本面分析,或是其他分析方法,都是找出主导因素的方法。解释和分析市场的方式和思路一定不能单一。优秀的交易者必须要对一阶段的主导因素判断准确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永远只做大概率事件。
16.除开套利交易,根据冲击因素的不同,几种经典交易策略有:
a.基本面反转或者巨变:例如,持续亏损企业的盈利以及转型成功造成的股票价格上升;宏观经济环境的恶化造成的降息降准预期及其实现,最终造成的债券价格上涨。
b.事件冲击:例如,中东战争造成的石油价格上涨;去年钱荒(某银行.巨额违约传言)造成的银行股和大盘下跌等等;央行官员的异常表态造成汇率波动。
c.技术性交易机会:在没有其他基本面重大变化和冲击的情况下,关键支撑位的买入和压力位的做空,或者关键点的趋势形成(突破战法)。
当然,如果有交易机会在以上三个方面都发生了共振,那么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17.值得一提的索罗斯反身性(reflexity)理论:
索罗斯提出的反身性理论的要点在于,金融市场与其他客观事物有极大不同,不同在于对金融市场的观测者会影响市场,市场的反应会再反过来影响观测者的判断和行为;而自然界其他事物的运行不受观测者影响。用简单的话说,金融市场是自加强和自我实现的。毋庸置疑,历史上无数的金融资产泡沫以及随后的大崩盘大萧条都印证了他的理论。
从派别来分类,因索罗斯非常着重人的心理的研究和博弈,所以这算是行为金融的范畴。但是他提到的趋势的自加强和自实现,又跟技术派常常提到的关键点突破造成新的趋势形成以及趋势加速这一观点神似。
而索罗斯在实际交易过程中,都是提前调查好了证券标的基本面,例如在攻击英镑之前,已经搞清楚英国的贸易赤字在持续扩大而外汇储备很低,在攻击泰铢之前也把泰国的家底摸清了,而他自己只是做了一个引爆点,建仓后再散播谣言,影响投资者心理,加速趋势的自我实现。
所以,从以上各方面角度说,在实际操作中,他是一个技术派、基本面派、行为金融学派的集大成者。
下面就几个经常被争论的问题,我谈谈我的看法,从不同侧面阐述交易的本质。
18.技术分析和基本面的关系:
技术分析通过认知投资者的行为(过去的成交信息)来认知证券标的本身,基本面分析通过认知证券标的本身来认知价格。
因认知方式不同,两者都有硬伤,前面都有阐述。二者都只紧盯了影响价格的一个因素的而已,不可能是完备的。合格的交易者一定要充分把握两者提供的指引,结合市场情境,找出主导因素(或者没有主导因素时候空仓处理),做出最优决策。其实,我认为,只有两者互相印证的机会才是绝佳的机会。
最好的配合是,基本面选品种,技术面择时择价位。
19.抄底和止损的关系:
当证券价格下跌导致浮亏时,无数教科书都会说,一定要止损,不要抄底摊低成本,那样很危险。这是对的吗?
我想说的是,任何情况下,拿到便宜的价格总不会是错的,只是一定要想清楚正在下跌的趋势可能持续的时间和空间都会超过你的想象,你能承受吗?
在能承受的基础上,如果你真的对标的本身有极深的认识和理解,在一个极端的价格条件下,可以越跌越买。甚至可以说,越是大资金越是要采取这种办法,追涨杀跌绝对不是优秀的策略。通常说的等趋势形成再进场的操作方式,有很多实际操作的现实问题。无论是价格冲击还是建仓时间、筹码收集量,都多有限制。尤其是固定收益产品,收益率往往一步到位,根本没有机会建仓,难道不应该越跌越买吗?当然,这是定性,定量来说,跌到什么地步进场,用多少比例的仓位,都是结合其他因素综合判定。对于止损的问题,我认为,通常止损的唯一理由是,之前入场的立论基础已经不存在,或者自己已经无法认定该交易的高胜率。当然,各家机构都有自己的止损限制,交易员只能通过自己对胜率赔率的判断来开仓。
20.抄底和追涨的关系:
到底应该抄底还是追涨?这话题也争论已久。我认为,这两个东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大趋势里,可能是抄底的,小趋势可能是追涨的;反过来一样。大趋势要追涨,小趋势要抄底。所谓大趋势,是证券主体已经到了宏观环境拐点、货币政策观点、业绩拐点、业务形态或商业模式拐点,并且基本得到投资者认同,并且已经有了上涨苗头。从技术派的语言来说,就是下降趋势已经打破和反转。但是从小趋势来说,可以短周期回调时买入,这是抄底。或者用技术派的话来说,这是第二买点。所以说,二者是混杂的。谁都希望自己的成本低,但是片面追求成本低,会造成不确定性大(半山腰),或者长期地步盘整,等待市场确认的时间周期长,或者追求成本低会造成根本没机会买入。如果片面追求确定性不敢冒险赌博,会造成建仓成本太高。这两点自己去权衡,没有定论。高手都是平衡高手,偏激的都不行。
21.止损和止盈的关系:
对于止损止盈的关系,一言以蔽之:你到底要用多大的止损博多大的止盈?这是一个损失和收益的大小对比问题,当然还有概率问题。
所有技术分析者都说:“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但是这不容易做到。价值分析者都有盈利预期和合理的市盈率估值。
我只想提醒基本面分析派一句,市场的疯狂程度可能超出大多数人想象。基本面派需要再看看人气是否依然狂热,是否人人还在谈论该证券,看看大趋势是否完好。
还要提醒技术派一句:趋势已跌破并不一定代表行情结束。技术派要再看看标的是否达到基本面分析预期的理论价位,或者是否高估了,人们的心理预期是否已经改变,热点是否已经转换。
止盈的问题,应该是最难的。经典的技术分析派是这样的,跌破趋势后反抽不能创新高,这时离场。也有人是要跌破头部平台后离场,也就是顶破m形顶,头肩顶等等。但是这里面也有很多问题,跌破的判定幅度是多少,3%还是5%(海龟战法里有计算历史波动率做突破尺度),持续多长时间算跌破,是按盘中价格还是收盘价?还有根本没有反抽的,尖顶跌下来。面对这诸多问题,还是问问自己最初开仓的理由是否还存在,在当下是市场情况下是否还愿意承担该敞口,该敞口在该位置是否有比其他机会更显著的胜率?或者问一个更明晰的问题,假设目前还空仓,那么愿意在该点位买入吗? 我比较反对机械的技术分析交易系统(一般就是支撑位入场,或突破位入场,趋势破坏离场),当然我无法证伪该类系统无效,我只是认为,市场不会用这么单一的模式解释。世界上有很多无法证实和证伪的事情,我只能说,在认识论上,这是一种信仰。
也就是说,我反对机械的止盈或止损,但是你若真的没有任何其他判断线索,也只能这样了。
当然,有些技术派认为,一旦你开始抛开市场成交,进行主观判断,那么就进入了陷阱,因为市场的成交,比个人的判断更真实有效。换句话说,跌破就应该止损,因为一定有你不知道的坏事情发生。从理论的简洁性来说,这种机械技术分析策略很迷人。但现实不是这样。
我并不认为我们应该这样思考问题,人若没有独立思考,就更羊群没有分别。只是说,你对市场的反向力量和时间要有清醒认识,要尽快去做调查,标的是否发生了重大问题。
我也有跟一些期货交易者聊过,也有纯粹用突破战法持续盈利的,但是当我问到止损幅度的问题,答曰灵活掌握。不管怎样,对于这种机械交易法,人和计算机相比没有任何优势。所以,我不认为这是交易者应该走的路线。
止损的问题一样,我认为主要是看看能否承担损失扩大,开仓的理由是否依然成立,是否有更高的胜率交易机会,是否愿意在该价位开仓。
所以,说来说去,还是对一个概率的判断问题。当然,这个概率是多种分析方法得到的。
22.短期和长期的关系
过于短的周期,证券的走势是杂乱无章的,分析起来没有意义。过于长的周期,又是没有办法给出正确的判断的。当然每个品种都有不同,个人认为,如果做基本面反转策略,汇率和债券类产品看3到6个月;股票(上市公司)看1到2年。当然如果是事件冲击型交易,可能就是以天为周期数量级。交易者根据自己的品种的历史情况可以大致知道一个价格趋势周期大概多长时间,这样来找到自己的分析和交易的时间尺度。
最后,抛开技术问题,谈下个人对于交易的一点感悟:投资和交易的基础是认识论,人要认识到自己认识能力和认知方法的缺陷才能保证不吃大亏。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任何认知手段都是片面的,不能拘泥于一种。
当然,结果常常是这样,你怎么看待世界,世界就变成怎样,因为你会选择性忽略其他侧面。技术派会划出100条不同的线,证明一个反弹位确实有一个支撑;基本面派会认为是公布的新的利好消息才造成反转;阴谋论者认为每只股票都有人坐庄即使是股指也会有人操纵,下跌就是在洗盘,上涨就是在骗线。
技术分析只是一种认知方式,一定要打破不同认识方法之间的藩篱,摒弃机械主义和教条主义,做一个集大成者。
交易者必须要持续提升自己的认识能力,认知领导人的心理、认知央行的习惯、认知外部形势和冲击、认知参与者的偏见和盲从、认知证券主体的内部结构和问题、认知社会的潮流和演变、认知商业形态的改变、认知价格形态对市场的心态影响以及对近期市场心态的反映。。。等等。
亏损的根本原因只有一个:无知!但当你的认知深刻又全面的时候,你一定能获得最高的胜率和盈利。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