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股指期货与2015年股市异动
发布时间:2016-9-1 11:33阅读:578
关于股指期货及其与股市异常波动的关系,市场有很多的理解和猜测,也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中国的股指期货已推出了六年时间,经历了股市涨跌的完整周期,这使得我们的讨论有了基本的事实基础。
问题1:股指期货推出后是否加剧了市场波动?
2010年4月中金所推出了沪深300指数期货,通过历史波动率的分析发现,股指期货推出后没有加剧股票市场的波动。
一是沪深300指数自己跟自己纵向比,在指数期货推出的前五年和后五年,沪深300指数的波动率特征总体没有发生变化(见图1)。其中:(1)在2005年至2010年指数期货推出前:2005年至2006年震荡期,沪深300指数的波动率位于10%~30%;2007年到2009年波动期,波动率位于30%~55%。(2)2010年至2016年指数期货推出后:2010年2014年震荡期,沪深300指数的波动率位于10%-30%;2015年至2016年波动期,波动率位于30%-60%。
二是沪深300指数跟上证50指数和中证500指数横向比,总体上三者波动率走势类似(见图2)。其中:(1)中证500指数的波动率总体大于沪深300和上证50的波动率;(2)沪深300和上证50波动率基本相等;(3)三类指数的波动率特征在2010年股指期货推出前后,前述两个规律保持了稳定,没有大的变化。
问题2:股指期货的持仓量和交易量是否合理?
这涉及对于股指期货市场是否存在过度投机的担心。而从不同的维度看,其结论不尽相同。
在持仓量方面,以美国标普500指数期货作为对照,考察成熟市场中持仓额占比应有的合理水平。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交易量和持仓量最大的标普500指数期货的持仓额与美国标普500指数市值的占比大致在1.3%左右浮动。相比之下,2015年5月沪深300指数期货的持仓额占比总市值最高的时候接近1%,而大多数情况下仅为0.60%以下。如果考虑到美国股票市场很多对冲操作是通过融券来完成的,而中国股市目前的融券机制尚不完善,中国市场大量的对冲操作还是要通过股指期货来完成,因此,市场对于指数期货的持仓量水平还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
在交易量方面,2015年9月限制之前,相比标普500指数期货,中国股指期货的交易额占比总市值的比值高出了几倍,有可能日成交金额过大,存在投机交易量过大的可能性。这与股票现货的成交活跃和高换手相一致,反应了中国股票市场短期投资者占主体的现实情况。同时,中国股票相关资产中T+0的交易品种很少,因此,日内交易型的投资者需求集中在股指期货上,导致了较大的成交量(当年股票权证交易额巨大,也与权证交易的T+0交割有关)。
自从对股指期货采取限制措施以后,买卖盘口的价差比出现了一定的上浮,股指期货的定价效率有所降低,使得中长期持有头寸的套期保值客户须承担额外的交易冲击成本。从目前的股指期货的持仓量和交易量来看,市场的投机性下降存在矫枉过正的现象,需要尽快恢复正常的交易量水平,才能使得股指期货的功能回复正常。
问题3:期指高折价之下的空头是否有意做空股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