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点A股靠谁翻身
发布时间:2014-8-9 16:58阅读:1092
又一日的2000点拉锯战结束了,仿佛在崩溃的边缘有给人以希望,又仿佛在希望之后总是失望,A股2007年见顶后时至今日已6年有余却依旧深陷熊市。当看着大洋彼岸的美国股市再度走牛,我们的港股市场重新挺拔时,我们不禁要问,A股到底怎么了?
“新兴王者”流失海外
近日大家可能留意到国内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日前赴美上市,欲募集百亿美元,回想起来包括网易、盛大和新浪腾讯、百度等等国内优质新兴企业无一例外未登录A股,我们不禁要思考,国内的优质企业不少流失海外市场谋求上市。他们再融资后不断发展壮大,最终海外投资者享受到他们的高成长,而A股投资者却只能羡慕,因而不得不让人想寻找下造成优质公司流向海外市场的原因。
本质原因:国内一级市场不发达
在海外成功上市的中概股以及赴美上市的阿里巴巴,缘何不在A股上市?其实准入门槛是一大问题,比如,按照A股上市的有关要求,公司在申报上市材料之前必须清理大规模的员工持股,将股东人数压缩到200人以内。对于百度、腾讯以及阿里巴巴来说,员工持股是其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要清理员工持股的关系,肯定难以接受。
又例如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就在美国上市,2005年这家创办不到6年的中国互联网企业,首次公开募集共发行404万股美国存托凭证,每股27美元,融资1.091亿美元,而百度的发展离不开职工持股,在百度成立之初最困难的时候,百度董事长李彦宏为了给员工打气,引入了硅谷盛行的期权激励计划,正是受益于职工持股,把员工与企业利益捆绑在一起,如今的百度才可能成为全球知名搜索引擎谷歌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之一。
对于腾讯来说,情况与百度有所不同。腾讯是十年前在港股上市的,而十年之前,A股主要是为国企融资服务,对于民营企业,以及腾讯这种新兴行业的企业来说,当时要在A股上市几乎不可能。
那么创业板启动以来,为什么当当网、阿里巴巴这些互联网企业仍然选择海外上市?实际上,在这些与国内创业板擦肩而过的互联网企业背后,是创业板准入门槛亟待修改的现状。就阿里巴巴来说,其合伙人方案与当前A股市场的法律法规并不相符。所以,A股市场无法接纳腾讯、阿里巴巴。
总结来说赴美上市与A股制度的设定有一定关系,比如对股东人数的限制、业绩盈利的要求等。其实,根本原因还是内地的VC、PE市场不发达。
客观原因:难绕开VIE结构冲突
再看今年热得发烫的阿里巴巴IPO,这家全球电商龙头不选择在A股上市,很可能反映了很多中概股的一个共同点:通过可变利益实体(VIE)结构虽然可以绕过外资所有权的限制,但却不能满足国内IPO的监管,如果阿里选择在上交所上市,VIE所有权安排必须废除,即便大股东软银和雅虎同意,由于他们持有市值庞大的股份,也很难有人接得下来。
在A股上市条件比较苛刻,因此很多没盈利或者前景不好的企业就没有上市机会,但往往其中一些公司是潜力股。相比之下,一些海外投资人更有国际视野和大局观,也更愿意投资这些潜力公司,所以潜力公司更愿意去估值更合理的地方上市,不仅因为商业模式被认可,同时资本流动也更便捷。
传统行业拖累指数,指数编制有所失真
银行地产的上涨会带来指数的大幅上涨,通过以往的经验我们可得出,A股的指数是以市值方式加权平均得出的,自热是以金融地产此类市值较大企业为主导而形成的,上证在国内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指数却依然是传统行业公司高占比编制,但这些蓝筹股已显得廉颇老矣,由于新经济企业难以在A股上市,指数享受不到新经济带来的增长,或许这也是目前A股的弱势的重要原因。翻开A股6年的运行轨迹,对比之前大牛市其实不难发现,当时的牛市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传统行业处于“当打之年”,这令以传统行业为编制核心的股指急速狂飙。而伴随传统行业步入成熟期乃至下滑期,他们难免成为股指前行的“包袱”,加之诸如腾讯、网易等优质公司流失海外,A股市场不能分享他们成长的红利,自然导致熊途漫漫。
如果说创业板2013年的大涨只是个案的话,那么,大洋彼岸的美股市场连续上涨创新高,便诠释出成熟市场的增长魅力。
实际上,对比近年来国内外股市,A股指数不仅大幅跑输道琼斯指数,还显著弱于邻居日韩以及欧美指数,尽管我们港股市场同样处于震荡之势,但是相较2008年时的低点,港股也是格外坚挺,表现远强于A股。
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界,缘何其他股指均强于A股,这里面必然存有内因。困扰A股市场的一大根本原因是指数失真,而失真的原因是我们的指数编制以传统行业为主,且以市值加权作为编制方法,造成了一家独大,淹没了成长性较强企业的表现。
回归优质中概股为其发展创造条件
内地股市之前并未向这些大力创新的企业倾斜,制度上的缺陷不是刻意为之。因为美国股市早期也不完善,所以要真正解决上述问题,必须首先完成资本项目开放,只有做到这一步才能保证股本的全球流动,引入国际板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这也是推进资本项目开放的重要步骤。对于A股指数,如今一些传统行业的权重有所下降,而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本身就是很不错的创新和改革,所以从长远来看,像阿里这些顶尖公司回归A股也是有希望的。同时指数编制的改革同样重要,改变以市值论英雄以大小论影响的思路,做到真正的平均话尤为重要。
国九条带来的希望
值得一提的是,5月9日,国务院下发的新“国九条”提出致力于促进资本市场和证券经营机构的市场化,措施包括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发行注册制放松企业的 “进入”通道,完善退市制度等;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扩大资本市场开放,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完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允许上市公司按规定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员工持股计划。以及通过牌照放开放松证券公司的准入,鼓励金融机构交叉持股,民营资本进入和互联网企业参与资本市场等。
新“国九条”指明确了一个预期,即年内发行的新股数量,100家,这个数字要低于市场的预期,但是更重要的是由此消除了年内市场的不确定性,而资本市场最害怕的就是不确定。融资市决定IPO重启是必须的,不可避免的,早晚的,对于证监会可以选择的无非是时间和数量,时间现在明确以6月开始,数量明确为100家,这样从某种意义上说让做空者少了一些想象空间。尽管新“国九条”是对以前相关政策的一种延续,但每一次颁布政策都是市场深度细节上的完善,只有细节足够完善了,市场反应良好后,证监会才可能进一步推出重量级的政策,可以预计的是,深化市场深度的过程会非常快,并且国九条已经给出了相关时间“到2020年,基本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规范透明、稳健高效、开放包容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因而让我们那共同期待随着一系列金融市场改革,新产品的多元化,新制度法规的颁布,在下面的五年里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收获,可以确定的一点是,行情如此低迷,未来无疑的两个方向是:“维持震荡”,“牛市来临”对我们来说做好最坏的打算也是值得一试的,毕竟大的机会有一次便足够,何况这个未来已经加上了五年的期限。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5分钟巨震40%!光线传媒不行了?
2025-02-17 16:44
-
投资小白必看!2025 年券商排名新出炉
2025-02-17 16:44
-
买房算房贷头疼?这个计算器,让你秒懂省钱贷款方案,不怕被坑!
2025-02-17 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