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收购机器人公司遭反对 德国人为啥不乐意?
发布时间:2016-6-3 16:10阅读:320
德国经济部长加布里尔最近表示,正在努力促成其它方向德国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库卡提出替代性收购方案。这条消息引发了全球工业界的关注,尤其是中国——因为在此之前,中国家电制造商美的集团对库卡提出了45亿欧元的收购报价。
美的集团之前发布的要约收购书现实,美的全资子公司意图获得超过库卡集团30%以上股权,拟收购价115欧元/股,比5月17号的收盘价溢价36%;收购总价最高超过290亿元人民币,资金来源为借款和自有资金。公司将继续支持库卡业务独立性,维护管理层及核心技术人员稳定,未来可能寻求监事会代表席位。
德国人为啥不愿意把库卡卖给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分析,美的收购遇阻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
白明:机器人无疑是高科技,有一些人可能会从其他方面考虑,中国的企业要这么多技术,你是要做什么?他们可能也想多了。实际上美的是一个家电企业,机器人也跟家电之间的互补也有一个经营性考虑。不排除某些认为美的购买了库卡将来形成了更强的竞争力,也进入到机器人这个行列。现在中国成为家电大国了,他们可能也会有这样的担心——中国的企业反倒成了竞争的主导者,对方把合作伙伴看成未来的潜在对手。
对于德国政府而言,工业数字化在经济发展中处于优先地位。《南德意志报》报道说,德国经济部长加布里尔曾向包括汽车制造商在内的德国多家公司提议,由它们成立一个同盟,向库卡提出收购要约。但加布里尔要说服德国公司从中国买家哪里抢回库卡,可能要费一番努力。当前,德国公司正依赖中国市场实现增长。
此外,当地一位熟悉工业领域的银行家表示,欧洲大型企业对于向库卡提出竞争性报价不感兴趣,因为价格太高,而且控制该公司的路径不明确。德国工业集团西门子曾考虑向库卡提出竞争性报价,但因为价格太高很快打消了这一想法。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从低成本制造大国转型为高科技产业中心。不少工业资本瞄准德国工业技术集团,而库卡成为最新和规模最大的一家。白明认为,未来类似的收购、并购只会越来越多。
白明:最大的一个改变,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从过去以商品输出为主、到现在逐渐转向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并重。我们的‘中国制造2025’跟欧洲的工业4.0怎么结合?我们通过并购企业,让他的经营方向跟我们的发展方向也都互相符合,那不就更好吗?效率更高吗?我觉得相当一段时间内会有比较多的这样的并购收购案例。
这几年,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欧美企业纷纷减少国际投资、精简和剥离国际资产,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机会,有西方媒体将金融危机后的中国海外投资形容为“大款遇上大减价”,中国资本迎来了难得的买买买的机会。从今年1-4月份我国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对外投资数字中,便可窥见一斑。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对北美增长226%,对大洋洲增长152.8%,对亚洲增长81.4%,对拉丁美洲增长59.5%,对非洲有小幅度增长,对欧洲投资则有所下降,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同比增长32%。
对外投资蹭蹭上涨,但另一方面,地区保护主义日益严重,加大了投资环境的风险系数,针对中国企业的审查更为严格。这尤其反映在美国市场上,比如,2012年10月美国国会认定华为与中兴威胁美国国家安全,限制他们进入和发展美国市场,三一集团同样在美国投资受阻,还曾经要起诉美国总统奥巴马。这些案例虽然是少数,但影响巨大,增加了中国企业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障碍。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失败案例一览:
2005年,中海油以185亿美元的价格大手笔展开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在与雪铁龙公司拉锯战、美国政府干预等情况下,最后撤回收购。
2007年,华为和美国贝恩资本试图以22亿美元联手收购3Com公司,但因美方担忧国家安全而流产。
2009年,中铝与澳大利亚力拓的195亿美元“世纪大交易”失败。
2010年,腾讯竞购全球即时通讯工具鼻祖ICQ失败。
2010年,中海油联合加纳国家石油公司出价50亿美元,竞购加纳Jubilee油田23.5%股权交易失败。
2010年,中化集团与新加坡淡马锡联手用约500亿美元收购加拿大钾肥的计划失败。
2010年,华为竞购摩托罗拉业务失败,被诺基亚西门子公司以低于华为报价的12亿美元收购成功。
……
除了并购标的所在国的问题,随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不断增加,我们自身的问题也在相继暴露出来,比如:对并购困难估计不足,没有充分的风险准备;缺乏市场调研和长期系统规划;并购之后难以在战略和管理方面与海外企业实现真正意义的融合等等,都是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时面临的问题,中国企业借收购走向国际市场任重而道远。
跨国诉讼律师郝俊波说,跨国收购对双方来说都是个大工程,除了考量行业企业发展前景、收购价格之外,被收购方所在国家的法律问题同样不容忽视。
郝俊波:国际之间的经济竞争在所难免,每一个国家对待外资并购本国的企业都比较慎重。基于各种经济利益的考虑,再加上一些国家政策处于安全的角度考虑,纠纷总是多少难免,但是真正对簿公堂的相对比例倒不是很多。
在收购之前,我的建议是应该找法律团队对所在国的法律,特别是外资收购方面做比较好的研究,然后尽可能地避免把自己摆到被审查的位置。如果实在绕不过去,也最好在法律和条文方面都有所准备,这样以免到时候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消息来源:记者 陈玺宇 经济之声天下公司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