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人士谈话为何再次震散中国股市?
发布时间:2016-5-10 20:22阅读:577
昨天或5月9日,权威人士再现《人民日报》头版,接受专访谈当前中国经济《开局首季问大势》,谈了宏观政策取向,股市、汇率、楼市的功能定位回归,金融市场的风险防范,经济增长方式回归市场法则等问题,并向市场释放出清楚明确的宏观政策信号。
这已经是权威人士自2015年5月以来第三次以这种方式来把脉中国经济了。第一次是2015年5月25日刊登的《五问中国经济》,第二次是2016年1月4日刊登的《七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不是十分偶然,在每一次权威人士发表谈话之后,中国股市就出现一波大跌。第一次专访,中国股市6月12日开始见顶回落;今年1月4日文章发布当天,上海综合指数暴跌6.86%,深圳成分指数跌8.20%。昨天权威人士重出江湖,再次震散中国股市,令上海综合指数下跌2.8%。
对于这个权威人士是谁?为何他的每次谈话都能够震散中国股市,即把中国股市指数打得措手不及?对于这个权威人士是谁,其实不需求太多猜测,也不是太重要,重要的是两个方面。一是他的谈话能够放在《人民日报》头版刊出就可见不一般;二是该谈话对当前中国经济生活一些重大的问题作出清晰明确权威的判断,给出了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一个明确的方向。这些信息与中央4月底政治局会议主题相吻合,也反映对当前中国经济基本形势的评估及未来走向,市场有一种拨开迷雾真章的感觉。对于这个讲话,其要点可能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打破了市场对当前中国经济U型、V型反弹的幻想。这个谈话指出,综合判断,我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的走势,而且这个L型是一个阶段,是一个周期性的。对此,一定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一些经济指标回升,不要喜形于色;对一些经济指标下行,也别惊慌失措。也就是说,中国经济正在出现周期性的调整,而且这种调整是一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的,这是市场内在规律。因此,政府不要由于经济指数变化而慌乱地出现各种刺激政策。这就给中国经济未来走势给出一个明确的方向,让不少投机炒作丢掉幻想。
二是1季度的经济增长是回到6.7%,看上去其指数不错,当时有人就此还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出现触底反弹,但是该谈话指出1季度的经济增长还是让中国经济回到前几年的增长老路,即用过度信贷扩张来增加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以加杠杆的方式来刺激房价并让它疯狂上涨,把房地产泡沫再次吹大。这种过度加杠杆方式不仅与去杠杆的要求背道而驰,而且以加杠杆来硬推经济增长,必然会中国金融市场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可能引发中国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导致居民财富严重损失,政府不得不防范。
所以,当前政府政策要彻底抛弃试图再通过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加快经济增长的幻想。即中国经济调整的这段时间里,不要看到经济指标的变化或不理想,就大力鼓吹央行降息降准,就如早些时候那样,就要求向市场释放更多的流动性。所以,该谈话明确透露出来信息,未来中国央行货币政策走向会有一定程度调整,市场根本不应该对中国央行货币政策更为宽松的抱有幻想。
三是要求对股市、汇市、楼市的基本功能重新定位,要让这些市场重新回到其本身的功能。特别指出中国楼市要回到居住的功能,而不是投资投机炒作的功能。可以说,1季度的中国经济增长基本上是以过度信贷扩张或过度加杠杆推动房价疯狂上涨所造成。这不仅严重伤害居民基本的居住需求,也让中国房地产市场投机炒作更为疯狂及泡沫再次吹大。而房地产市场要回到居住的功能就得限制住房投机炒作,就得去除房地产的赚钱功能。所以,未来的住房按揭贷款政策及税收政策也会随之调整,房地产的价格也会在这种调整中回归理性。
如果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经济增长是L型,中国经济处于一个较长时间调整区间,那么不仅就经济基本面来说股市指数不容易窜升,也让股市的一些投机炒作失去操纵市场题材;如果未来央行的货币政策不会再大水漫灌而是会更为稳健,那么如1季度那样过度信贷扩张会有所收敛,市场的流动性泛滥的程度就会减弱,股市楼市疯狂炒作就会失去动力。如果房地产市场真正地回归到居住功能,去除房地产的赚钱效应,那么房地产开发投资会减少,并导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会慢下来。更为重要的是房地产市场疯狂炒作也会戛然而止,因为当前房地产市场投资投机炒作者不知道自己在那里可能接到这种疯狂炒作的最后一棒。这些因素对中国股市都会造成重大影响,投资者当然会走为上策。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