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关于新三板融资市场遇冷的判断和思考
发布时间:2016-4-18 10:52阅读:788
2015年至今新三板实现融资总计1684.3亿元,其中金融业融资占比超过1/4。按东方财富的行业分类来看,金融、信息技术、文化传媒、机械设备、基础化工、医药生物六大行业成为最受投资人青睐的行业。
新三板按整体法计算得到定增PE为36倍,中位数为18.5倍。金融行业抬升了新三板整体定增市盈率水平近16个百分点。剔除金融后,新三板定增PE回落至32倍。
做市商获取库存股的PE(2014年年报数据)按整体法计算为27.7倍,按中位数计算为20.7倍。处于0倍-25倍这个区间的占比接近54%。目前做市商库存股的成本并不比其他投资者具备明显优势。
我们观察做市板块的定增定价发现较为明显的规律,企业公布融资预案时处于做市状态的案例总计457例,其定增价格相对于做市交易均价(做市首日至预案公告日期间的成交均价)的平均折价率为30.80%,中位数为32.13%。与此同时,我们将做市首日至预案公告日期间的日均成交金额降序排列后发现各区间段的平均折价率基本处于30%左右。
新三板整体融资市场出现萎缩迹象。新三板融资金额从周度滚动的计量方式来看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新三板拟募资金额从年初的单月(四周滚动)706亿大幅下降至当前的107亿左右的,几乎回到了去年投资者热情点燃以前的水平;其次,实际融资金额并不乐观,从3月中下旬开始新三板单月(四周滚动)完成的融资金额由180亿持续下降至上周末的131亿。进一步考虑到新三板拟融资和实际完成融资的时滞,我们判断这种趋势在近期仍有望延续。
新三板单笔融资从预案到完成所耗费的时间有了明显的增长。4月上旬该数据的均值上升到113天,较去年底的94天延长了近20天,并创出新高。考虑到企业融资需求的相对刚性,我们认为资金供给强度的变化是造成此种现象主要原因。进一步考虑到该曲线与新三板指数走势较为明显负向相关关系,我们判断,新三板二级市场的持续低迷已开始对一级市场形成拖累。
关于新三板融资市场遇冷的两个判断。首先,我们认为新三板融资总量的下降有部分原因是年初以来类金融机构挂牌新三板政策发生变化所致。2016年以来,新三板金融行业融资总额占比仅为4.3%,相较于去年的32.2%出现了明显下降。如果监管导向在今年继续维持当前取向,我们预判新三板全年的融资总额或将收缩。其次,市场资金对今年挂牌企业融资项目的承接力度明显减弱,“多看少买”成为目前大多数投资者的采取的主要策略。随着投资新三板的退出渠道变少,新三板融资规模出现持续萎缩的可能性正在变大。
分层后的制度推进成为打破新三板融资、交易僵局的主要对策。新三板融资功能已出现走弱的迹象,我们认为这是新三板融资市场和交易市场建设的不同步所致。在当前的制度框架下,我们维持以下判断,即交易所定位决定新三板未来的发展形态。如果新三板定位于“预备板”,那么新三板类似于柜买市场体系下的兴柜市场,它只承担输送优质企业、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通道以及企业退市的三大功能;如果新三板定位于中国大陆的纳斯达克市场与沪深交易所竞争互补,那么台湾柜台市场或许将是新三板未来发展的重要参考,未来创新层类似于柜买市场的上柜板,基础层类似于兴柜板,且创新层的交易制度和发行制度与基础层将存在本质上的差异。我们倾向于后者发生的概率更大,并期待分层之后的制度推进。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