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研究·热点聚焦】“外柔内刚”的碳纤维
发布时间:2016-1-19 18:41阅读:936
碳纤维(carbon fiber,简称CF),泛指一些以碳纤维编织或多层复合而成的材料。微观上是一种含碳量在90%以上的、层状结构的稳定连续碳分子所组成的无机纤维新型材料。
碳纤维“外柔内刚”,质量比金属铝轻,但强度却高于钢铁,并且具有耐腐蚀、高模量的特性,在国防军工和民用方面都是重要材料。它不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强纤维。
碳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其轴向强度和模量高,它的比重不到钢的1/4,但抗拉强度一般都在3500Mpa以上,是钢的7~9倍。因此CFRP的比强度即材料的强度与其密度之比可达到2000Mpa/(g/cm3)以上,而A3钢的比强度仅为59Mpa/(g/cm3)左右。碳纤维还具有许多其他优良性能,密度低、比性能高,无蠕变,非氧化环境下耐超高温,耐疲劳性好,比热及导电性电性介于非金属和金属之间,热膨胀系数小且具有各向异性,耐腐蚀性好,X射线透过性好。
碳纤维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力、石油、压力容器、战略性武器等领域己有广泛的应用。最新的787梦想飞机(Dreamliner)代表了未来——低燃耗、高速巡航、宽体舒适,可实现点对点不经停直飞。该飞机自2011年推出起目前订单数突破1100架。787飞机最大亮点是全机身55%的重量使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飞机重量减轻20%以上,提高了燃效和续航距离(比同类机型省油20%以上或多20%以上的续航距离),并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等。
宝马i3车身长、宽、高分别为3999×1775×1578mm,轴距为2570mm。车身采用高强度碳纤维,在同等强度条件下,重量比钢材轻50%,比铝材轻30%,将i3的净重控制了为1250kg左右。
新型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是一种用于热高压大跨越架空输电的新型导线材料,该产品具有重量轻、热膨胀系数小、强度高、容量大、耐高温、低弛度、耐腐蚀、低线损的特点。目前我国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潜力巨大。
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压力容器具有强度高、重量轻、抗疲劳、耐腐蚀、寿命长等突出优点。其中用缠绕技术制造的压力容器在天然气运输、汽车、家用液化气、医疗保健及气动工具气瓶等领域有广泛的市场。
碳纤维复合材料全产业链包括四个主要环节:原丝生产、氧化碳化、中间材料、复合成型,产业链越到下游产品附加值越高。Toray、三菱等全球前五大碳纤维企业占据了60%以上的碳纤维产能和80%以上的碳纤维市场份额,呈现高度集中的特点。2015 年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空间约200 亿美元。
2015年国内碳纤维市场总需求预计在15000吨左右,偏乐观预计下国产碳纤维用量不到3500吨,国产化率不到30%(其他份额被日本东丽等厂家占据)。目前国内中复神鹰(中建材集团控股)、金发科技、博云新材、恒神股份等开展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业务,中复神鹰在几个月前率先突破关键生产工艺及高强中模T800S产品产业化,百吨级实现稳定生产;恒神股份具备垂直一体化产业链并向下游产业延伸,目前拥有3500吨以上碳纤维产能;楚江新材并购国内碳纤维热工设备龙头企业。国内碳纤维企业正在逐步成为有竞争力的全产业链企业。
可适当关注楚江新材、南通科技、中钢吉炭、海源机械、博云新材、精功科技、申达股份、康得新、金发科技、恒神股份等。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xianshi-icon.png)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click-icon.png)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Home/image/counselor/read-yz.jpg)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Home/image/counselor/read-yz.jpg)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Home/image/counselor/read-yz.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