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
发布时间:2015-12-20 19:39阅读:539
以上保险机构的这两种想法,在近期的市场上确实得到了一定的验证。尤其是“宝能系”举牌万科的事件在A股市场持续发酵,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保险资金还会大量进场。在这样的乐观预期影响下,上周市场整体的活跃度都明显提升。
但是我们并不打算现在就调整谨慎的观点,因为对我们来说,目前的保险资金入市是一种“杠杆错配”,背后隐藏着较大的风险——
1、对老百姓来说,在各类资产收益率普遍下降的环境下,既能保本保息还能带来“上不封顶”投资收益的“万能险”是一种远好于储蓄和理财产品的“最优避险资产”。为什么老百姓现在要争相购买万能险?原因在于他们发现目前股市已经没有上半年那么好赚钱了、房价也高得不敢下手了,但又不甘于将钱投向收益率越来越低的银行储蓄或者理财产品。这时候万能险作为一种既能享受人生保险、又能保障本金和一定的利息、最后还可能获得额外投资收益的产品,对老百姓来说是一种绝佳的“避险资产”。
2、但现在“避险资金”成了机构配置“风险资产”的主要杠杆资金来源,这属于一种“被动加杠杆”,有较大的“资产错配”风险。推升今年上半年“疯牛”的资金有两大来源:一个是券商的“两融”余额大幅增加,另一个是各类场外配资最终通过券商提供的接口入市,可见主要的加杠杆主体是券商,并且杠杆资金普遍具有较高的风险偏好。而目前保险机构争相发行万能险等高收益保险产品,并最终投向股市,相当于是保险成为了新的加杠杆主体;而且购买保险的资金本身属于一种“避险资金”,用“避险资金”去配置股票这种“风险资产”,这明显存在错配。
3、在大部分资产的收益率都在下降的环境下,股市真的能“独善其身”吗?——对此我们持怀疑态度。看了上文的分析,可能有人会说“错配”就“错配”,大不了再吹一个“泡沫”然后爆掉,这样至少短期市场存在“泡沫2.0”的博弈机会。但我们认为,今年上半年的“泡沫1.0”,是在全市场资金的风险偏好整体提升的环境中出现的,因此杠杆资金入市后,其对手盘也是风险偏好型资金,大家一起推高了股价;但这一次场外资金的避险情绪已经很高,并造成了场内资金的“被动加杠杆”,待这些杠杆资金入市后,其对手盘的风险偏好可能已经明显下降,这时候要再推升一个“泡沫2.0”的难度会很大。我们认为未来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股市收益率也会逐渐跟随其他资产一同下降,大家要做好过较长一段时间“苦日子”的准备,能持续赚钱的股市投资热点将越来越难把握。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Home/image/counselor/read-yz.jpg)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Home/image/counselor/read-yz.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