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发力 “一老一小” 背后:4.5 万亿如何撬动社会经济新变局?
发布时间:2025-6-13 18:33阅读:63
今年3月份,国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下文中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扩大养老和托育的低价服务场地,完善收费机制,增加专业护理床位。
最近财政部也表示,将进一步加大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教育和社保预算安排均接近4.5万亿,比往年花得更多。
不难看出这次国家的发力点聚焦在“一老一小”上。这背后深远的考量值得我们探索,同时这些动作也是在经济层面激起阵阵涟漪,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一、多重考量,但不止于“救火”
1、直面“养老难”和“养娃难”
截至2024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3.02亿,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生孩子的生育率跌破 1.0(相当于平均每个女性只生不到 1 个孩子)。这样的数据会带来的问题和背后的原因相信很多人已经深有体会——
养老方面,生活、疾病和陪护三大保障,因现实的养老资金缺口、医疗资源缺口和护工缺口而成为了难题。也无疑加重了双职工家庭原有的压力,"保姆请不起,机构住不进" 也正在成为普遍困境。
*真实数据:北京一个护工月薪至少 8000 元,普通家庭根本负担不起,只能全家人轮流请假照顾,时间长了工作也受影响。
养娃这块难题,则离不开生存成本的膨胀,像是住房开支、教育花费以及“内卷式”的养娃成本;现在养个孩子有多贵呢,从出生到 3 岁送托育机构,每月费用普遍在 5000-10000 元;幼儿园到高中,普通家庭要花 50-100 万元,相当于家庭收入的 40% 以上。
*上海有个妈妈算过账,孩子上幼儿园前,光奶粉和尿布一年就花 3 万,再加上托育费,夫妻俩工资一大半都搭进去了。所以年轻人都说 "生得起,养不起",干脆不生了。
而财政部此次政策组合拳可谓是直击养老与育儿痛点,通过增加每月养老金,家庭养老压力可得到很好缓解,老人也能减轻对子女的经济依赖;新建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原则上不低于80%的政策,则满足了老年人对于疾病和养护上的需求。
育儿补贴的实施也将精准覆盖养娃成本。像是攀枝花、济南等地试点显示,每月五六百元的育儿补贴可覆盖30%-40%的婴幼儿日常开支。
《意见》首次提出的”将普惠托育纳入企事业单位职工福利,用人单位开展托育服务的支出,可从职工福利费列支,工会经费也能适当补充 。”将有助于形成多元化的托育服务供给体系,减轻家庭育儿负担,释放更多女性劳动力,提升家庭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
2. 既能拉动消费,又能创造就业
这次发力其实还有两个 "隐藏好处":一方面,给家庭发育儿补贴,比如每个月补2000元,家庭就有钱多买奶粉、婴儿车、报亲子班,直接带动母婴、教育等行业的消费。深圳试过这种补贴,发现家庭在这些方面的支出增加了35%。
另一方面,养老和托育有着大量服务人员的缺口,比如现在养老护理员缺口 400 万,托育师未来5年需求增长200%,这些工作门槛也算适中。如此一来也能解决很多人的就业问题,尤其是农村劳动力和失业人员。
3. 为未来经济储备 "人力引擎"
从长远看,少子化的问题可能导致未来劳动力不足。日本就是例子,他们生育率低,现在30-50岁的劳动力比20年前少了15%,很多工厂招不到人,只能让老年人返工。
咱们国家现在15-59岁的劳动人口已经连续11年下降,如果生育率继续低,到2050年可能缺3亿劳动力,工厂没人干活,经济发展就受影响。
因此解决“养娃难“的问题也是在解决未来经济发展的问题。另外,托育服务的完善也能让企业受益,有数据表明,普惠托育服务每覆盖10%的婴幼儿,企业员工缺勤率可降低12%,这对制造业占比仍超30%的中国经济而言,无异于为企业卸下 “隐性负担”。
二、产业机遇:下一个万亿级市场正在崛起
政策支持加上市场需求,养老和托育相关产业也就会迎来更多机会。
养老产业层面,今年一季度,智慧养老领域表现突出,融资额突破200亿元 ,头部企业市值平均增长45%。某券商研报预测,到2030年,中国智慧养老市场规模将突破5万亿元,AI 陪伴机器人、脑机接口设备等细分赛道年复合增长率超 40%。
(截图来源于支付宝)
普惠托育领域同样展现出巨大的爆发潜力。按照相关规划,普惠托位在未来几年将大幅增加,从当前水平在可预见的时间内实现数量上的显著提升,这将带动相关设备、教材、师资培训等配套产业规模迎来飞速增长,有望突破 3000 亿。就最近的数据来看,婴童概念股出现异动拉升,澳洋健康、康惠制药、珠江钢琴涨停,珠江股份、洁雅股份、贝因美、豪悦护理涨超5%。
(截图来源于东方财富网)
此外,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五部门印发的《北京市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也提出,支持一批机器人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场景首试首用,加速产品研发迭代,拓展机器人后服务市场。这些政策都将促进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综合来看,一系列民生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不仅形成从长期破解难题的方案,也将提振消费需求,通过优化收入分配结构、降低居民必要支出,创造新的消费场景等途径,对消费市场产生持续的提振效应。
同时,民生政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布局方向:国泰君安基金经理眼中的高潜力赛道
2025-07-14 14:19
-
从 ⌈销量第一⌋ 到公司 ⌈停工停产⌋ ,罗马仕到底经历了什么?
2025-07-14 14:19
-
【能源赛道】可控核聚变为何成全球焦点?
2025-07-14 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