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讲清楚个人养老金要不要缴
发布时间:2024-12-19 14:46阅读:25
最近个人养老金非常火热,个人养老金是国家出台的第三养老政策,我们目前缴的社保是属于养老的第一支柱,其次是工作单位缴的企业年金(大多数公司没有这个),最后就是个人养老金。
无论是社保缴纳的还是工作单位缴纳的企业年金都是需要退休之后才可以领取的,看得着摸不见的。
社保基金自成立以来,年均投资收益率为7.36%,这个收益还是比较不错的。
而新出台的个人养老金是自己每年缴12000元到养老金账户,自行选择投资品进行投资,之前在36个城市试点的时候,个人养老金只能购买养老fof基金,保险、银行存款、理财等等,没有办法购买像上证50、红利指数这类的宽基指数,现在全国开放之后,宽基指数也是被纳入进来的,这样就很方便投资者进行购买。
从个人养老金的可投资品种来说,个人认为是可以缴存的,买卖宽基指数,不被基金经理主观操作,手续费也很便宜,目前也是大多主流的投资方式,长期下来年化也有五六个点,做得比较好的话,10个点的年化也是有可能的。
其次,就是说得非常火热的,个人养老金的免税政策,首先声明,这个免税政策主要是针对年收入在10万以上的纳税人(上班族),因为只有年收入在10万以上,应纳税的税率是10%,按照12000元缴纳之后可以节省1200元个税。(如果全年缴纳的个税没有1200,也可以不用)。
如果说税率是在3%的档位,就没必要通过个人养老金来节税了,因为到退休取出的时候,还是会按照3%一次性交税。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是按照税前收入-免征额6万-全年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专项附加扣除之后的。
专项附加扣除需要纳税人每年手动去填写,填写之后才可以申报,具体包含以下6项政策:
①继续教育: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400元/月扣除;职业资格证书当年按3600元/年扣除。
②大病医疗: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基本医保的相关医药费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③住房贷款或租房:租房: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按照每月1500/1100/800元/月;购房: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按照每月1000元定额扣除。购房和租房同一个纳税年度只能选其一扣除。
④赡养老人:年满60周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周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支出。独生子女按照3000元/月扣除,非独生子女兄弟姐妹分摊,每人分摊不超过1500元/月。
⑤3岁以下婴儿照护:纳税人未满三周岁的子女在照护期间产生的支出,按照2000元/月/每个子女定额扣除。
⑥子女教育:学前教育,年满三岁,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等,按照2000元/月/每个子女定额扣除。
一般来说,未婚的情况下,只有住房贷款或者租房的项目可以扣除抵税,一年可以免税的额度是9600~18000元。
若是父母满60周岁,一年可以再多18000~36000元;若是有小孩,可以再多24000元/一个。
一个有房贷,上有老下有小的成年人一年可以免税的额度至少是10000+18000+24000=52000元。如果是独生子女,还会多18000,就是70000元/年。
具体免税额度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不同,会有所差别,大家可以去算算自己是否有可以抵扣的,可以抵扣多少。
假设一个税前收入是20万,减除6万免征额,五险一金假设一个月3000元,一年36000元,独生子女,父母60岁以上,有3岁以下小孩一个,有一套首套房贷款,那么免税额有3000*12+2000*12+1000*12=72000元。这样一来应纳税总额就是:20-6-3.6-7.2=3.2万元,对应的税率是3%,而并非是20%。
对应3%的税率只能节省360元,且取出的时候也会扣3%的税率,所以个人认为是没有必要交个人养老金来节税的。
但如果说是一个税前20万,没有父母、小孩、房贷这些专项附加扣除的,税率在20%的档位,那还是可以交一交的。
假设每年交12000,可以每年省下2400元,每年12000的本金按照投资收益5%计算,30年后,本金是36万,投资收益47万,总资产83万,取出交税3%,只有2.49万,然后30年节税省下的是7.2万元,还是很划算的,关键养老也有着落了。
最后总结:个人养老金制度是针对工薪阶层并且年收入在10万以上(应纳税税率在10%以上的档位)的一项节税福利,纳税人可以节税的同时,也可以强制储蓄,强制投资,现在可投资的品种也是多样化,只是牺牲了30年的流动性,但这对于说管不住手的朋友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
注意:要想节税,必须在12月31日之前在银行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并且转入资金。
最后的最后,不管交不交个人养老金,80、90后乃至00后都是需要为自己养老做打算的,对于咱普通老百姓来说,指数基金定投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感兴趣的可以详细交流哦。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