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寻常的9月政治局会议,如何解读?
发布时间:2024-9-27 16:40阅读:96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9月政治局会议,有何不一样?民生证券固定收益团队在报告中梳理提出:
首先,会议召开时间超出市场预期。历史上研究经济工作会议通常于4、7、10、12月召开,此次在今年430会议和730会议的基础上于9月底专门召开经济工作会议表明中央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
其次,相比以往10月政治局会议,此次会议关于经济工作的表述更长,且在宏观政策、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等方面包含不少增量信息。
经济形势:经济韧性强、潜力大,也伴随新的情况和问题。9月政治局会议首先肯定了当前的经济表现和未来的经济潜力,同时也指出当前经济面临新的情况和问题,要提升经济工作的紧迫感,相比年中的7月政治局会议,9月政治局会议更加强调抓住主要矛盾,对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增强。当前经济稳增长压力仍存。8月制造业PMI为49.1%,连续4个月处于荣枯线以下,指向经济环比增长动能仍偏弱。
政策基调:抓住重点、主动作为,加力推出增量政策。继7月政治局会议的“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之后,9月政治局会议延续宽松基调,强调要“抓住重点、主动作为”,除了落实好存量政策之外,提出要“加力推出增量政策”预估四季度的稳增长政策仍有加码空间,有助于进一步提振市场预期。稳增长预期之下,宽货币已然兑现,后续宽财政是否箭在弦上值得关注,而此次政治局会议有进一步聚焦。
财政政策: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财政政策仍是四季度“增量政策”的重要发力点且市场存在一定分歧,与7月政治局会议的“要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相比,本次会议强调要“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截至目前地方债发行进度已逐步进入尾声状态后续关键在于落实;而落实了存量政府债资金使用后考虑到当前财政收支预算缺口压力以及经济稳增长诉求,进一步储备和出台增量财政政策便是市场关切,有其必要性,或将进一步影响债市预期与定价。
货币政策: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9月24日央行指出年内视市场流动性状况可能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0.5个百分点。9月26日政治局会议进一步强调“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团队认为年内降准仍有其空间和可能性,能够为金融机构提供更长期更稳定的资金来源。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机制下,政策利率的下调将带动各类市场基准利率的跟随调整。随着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国内货币政策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央行通过降准降息配合,合理投放流动性,引导市场利率中枢下移,一方面有助于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刺激消费和投资活动,另一方面也能保证银行在让利实体经济同时,维持其净息差的整体稳定
地产政策: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当前房地产市场仍处于磨底过程中,本次会议强调“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释放了地产宽松的较强信号,强调稳供给促需求。在供给端严控增量、优化存量,加大贷款投放力度,盘活存量闲置土地;在需求端进一步放松住房限购,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将有利于减轻居民的利息负担缓解存量贷款早偿现象,带动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
资本市场: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方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与730政治局会议相比,本次会议对资本市场的定调更加积极,弱化防风险、强监管的表述,强调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包括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多方面举措,有助于提振市场风险偏好。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债市方面,若后续增量政策进一步出台,将对市场带来扰动,止盈情绪或有所升温,或面临阶段性调整风险,曲线继续陡峭化演绎。再往后看,当政策消化完毕,债市或迎来新的窗口和机会,但仍取决于政策的力度和效果以及央行对资金的态度。
我是头部券商资深客户经理,7*24小时开户,优惠佣金和融资利率,欢迎咨询。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