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三年计划完成后,上药董事长再聊国企改革
发布时间:2015-10-28 20:40阅读:506
“从上药今年上半年已有的销售来看,全年销售额破千亿的目标应该是可以完成了。今年是上药第一个三年计划的最后一年,下一个三年规划正在筹备,预计明年一季度可以完成并向社会公开,总的基调不会变,但是受全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增速会比前三年下降,但应当仍处于行业平均水平之上。”近日,在“上海医药爱心守护计划”专项基金的成立仪式上,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药集团”,601607.SH)董事长楼定波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进入三年基础发展(2013-2015)的收官之年,上药离完成第一个三年计划还剩一步之遥:他们要成为继国药集团之后中国第二个销售额破千亿的国企上市公司。下一个三年之路要怎么走?在楼定波看来,制度、人员激励上实现规模效应、管理精细化,让“大象也能跳舞”成为了关键。
市场增速放缓下的“三年”
“下一个三年规划是一个更大的挑战,因为大船调头难。过去我们制定“三三三”三个三年计划,现在还要再加一个三年,到2025年来看改革成效。这样跟国家的工业4.0规划在时间节点上对上。”楼定波向记者透露。
作为第一个三年计划的收官之年,上药的三年改革究竟做了什么?最难的工作又是什么?
“在过去三年的改革中,最难的是应对市场增速放缓的变化。在我们领导班子完成交接之后,国民经济GDP显著放缓,而且医药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市场可以说越来越难做。”上药集团总裁左敏对记者透露。
医药市场变化对企业的影响有多大?从年报的销售增长上可以略窥一二,2012年,上药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80.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2013年,上药实现收入782.2亿,增长仅为14.9%。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上海医药推出“一品一策”以及“仿创结合”的战略,以抢仿精仿大品种为主,注重中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以及高增长的生物药物的开发。根据其2014年年报,上药2014全年在医药研发方面合计投入5.12亿元研发费用,占公司工业销售收入的4.61%。其中,29.29%投向创新药研发,26.83%投向首仿、抢仿药研发,43.88%投向现有产品的二次开发。
这样的战略效果在2014年得到了不错的回应:2014年上海医药实现营业收入923.99亿元,同比增长18.12%,相比较2013年有了大幅的回升,其中,全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大品种,24 个均为重点产品,其中增速前五名的平均增速达到了 45.84%。
老牌国企上市公司的市场化改革
作为一个老牌国企,“国企改革”一直是贴在上药身上的一个重要标签。而在今年国企改革的大潮中,作为投资者最关心的话题是:上海医药能否借国资改革的东风有所突破?
“国资改革的进程,现在顶层设计已出,目前我们还在等待中央和地方的进一步通知,总体是仍在等待之中。”面对记者的疑问,楼定波给出了一个很“保守”的答案。
事实上,近几年上药在完成了旗下资产重组、上药改革资本证券化之后,今年已经试水了新形式的管理层持股,将国企的市场化进程再推一步。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