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消除体制性障碍是改革的关键
发布时间:2015-10-28 20:15阅读:374
吴敬琏说,中国经济增长从2011年就走上了一个降速的下行的通道,同时存在着的一系列经济矛盾也开始显露出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什么?就变成现在不管是学术界还是政界讨论的一个核心的问题。”
吴敬琏说,近年来,从各种意见、分析的框架,到实际的政策,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意见,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两种分析的框架和由这两种不同的分析框架所引出的不同方略和对策。
一种是从需求侧去进行分析,就是“三驾马车”的分析方法,认为中国经济增长走入了一个下行的通道呢,是因为需求乏力。这种分析方法源自凯恩斯主义的短期分析框架。
“在我看来,这在理论上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吴敬琏说,因为是用了凯恩斯主义的短期分析方法,去研究中国的长期增长的问题。从实际表现来看,中国用这种方法来应对GDP增速下降已有很长时间,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在2009年采取了非常强的刺激政策,想拉升经济增长速度。2009年到2010年只在很短的时期,把这个经济增长速度从年增长6%左右拉伸到8%以上,甚至到了10%,但是很短暂,到了2010年年末就开始进入了下行的通道,从2010年到现在,几乎每年或者隔一年就会采用这个强刺激的方法希望拉升经济增长。
吴敬琏分析说,这样做产生了两个负面的结果,一是投资拉动的效果越来越差。特别是到了最近两年,这个刺激的作用几乎等于零。另一个方面,因为过度的投资,使得国民资产负债表的负债率即所谓杠杆率变得越来越高。
另一种从是供给侧的各种因素去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即关注新增劳动力、新增资本投资和效率的提高。吴敬琏认为,用这种分析的框架来解释过去30年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取得高速的增长,是很有说服力的。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