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之一:内涵与现状
发布时间:2015-9-25 15:35阅读:432
2010年,IBM提出“智慧城市”愿景,认为城市由涉及主要功能的不同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等六个核心子系统组成;这些子系统以一种协作的方式相互衔接,而不是零散的。而后,智慧城市成为媒体和专家讨论的热点。然而,智慧城市内涵政府文件并没有界定,专家学者也没有形成共识。个人认为,智慧城市应当是这样的一种城市:城市管理更精明,居民生活更便利,公共信息更透明,资源配置更合理,生态环境更宜居,城市文化更包容,人际关系更真诚,从而使公共服务便捷化、城市管理精细化、生活环境宜居化、基础设施智能化、网络安全长效化等落到实处。换言之,智慧城市是过程也是结果,是信息化引领城市化的过程,也是以新理念、新路径和新模式发展而成的城市;是信息化和数字化阶段后迈向智慧化阶段的过程,也是信息化时代以新目标和新远景发展而成的城市。
具体而言,智慧城市应当是:
——管理更精明的城市。关键是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通信技术和系统工程技术为支撑,通过对交通、安保、环境污染、居民生活等的实时监测,为城市管理者提供运行管理、公共服务等信息支撑,减少盲目决策、秩序混乱、应急无措和管理无方等现象的发生,使城市管理更智能、更精明。
——居民生活更便利的城市。政府将学校、卫生、物流、文化、金融等方面的信息用于惠民服务;居民办理社保、入学、医疗、购物、旅行等手续的信息化,从而得到更便捷的服务,不用到处求人;用智能技术对住宅温度、湿度、防火、防盗等进行全天候监测调控,使家居环境更舒适;从而使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人,居民福利水平更高。
——公共信息更透明的城市。在信息化时代,人们的一举一动都在摄像镜头中;海量信息充满居民生活,有时真假难辨。因此,在公共场合立些显示屏,让人们看到自己做事不仅“上帝”知道,还有录像;再加上扬善惩恶举措,如对不利于社会正气的信息予以公布而不是顾及“面子”,就会使正气得到弘扬,社会更加诚信。
——资源配置更合理的城市。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高效整合交通通讯、水和能源、环境、公共服务等信息,如发布实时路况,减少交通拥堵,让居民出行更顺畅;建立物联网,加强农产品与超市对接,避免价格波动“伤农”最终延缓社会发展;网站不仅能销售居民想要的商品,也能回收废物,使资源更容易得到循环利用。
——生态环境更宜居的城市。智慧城市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种草、草坪维护,使城市地更绿;监测污染物排放,形成排污者自觉减少或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氛围,使天更蓝;通过各类媒体宣传生态环境知识,使公众形成自觉保护环境的习惯,使城市河道水更清、地更净,使城市发展与人居环境更协调。
——更有活力的城市。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纵深发展的今天,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观光旅游等移动人口不断增加;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城市集聚形成不同的文化,这就需要城市文化更包容;外来人口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的活力,还可以形成相关行业与服务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以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智慧城市需要有智慧的领导、智慧的企业和智慧的居民,只有将所有人的智慧集成起来,让城市居民的智慧充分发挥出来,这样的城市才是智慧城市。
二、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一是对智慧城市内涵、发展路径等认识不统一。智慧城市的提出,是破解城市发展中的生态、民生等一系列问题的。有人误把城市信息化或数字城市等同于智慧城市的全部,有人以为智慧城市建设就是建设数据中心、宽带网,缺乏对智慧城市目标、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的考虑。人口膨胀、城市扩张、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等,对城市基础设施造成日益增大的压力,智慧城市建设应当破解这些难题,并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放在重要位置。
二是信息孤岛广泛存在,互联互通的难度不容小觑。跨部门、跨行业的数据信息共享成为难题,有价值的公共信息资源和商业数据的开放程度较低。究其原因,由于收费政策的实施惯性,一些单位或部门把公共财政投入建成的数据库作为“摇钱树”;政府部门有各自独立的垂直信息系统,存在数据不统一、标准化程度不高、互联互通程度不足;政府部门各自为政,有部门甚至表示数据不能给其他部门使用。“三网融合”的提出不下十年,但迄今为止,尚未融合,今年国办发文在促进“三网融合”,可以印证信息互联共享的难度。“信息孤岛”问题的解决不会轻而易举。
三是智慧城市建设出现过热苗头。建设智慧城市,要在摸清家底的前提下,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循序渐进地加以推进。从实际情况看,我国信息化水平处于世界中下游;却有50%的城市声称要建设智慧城市,显示出过热的苗头。2014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走理性务实、健康有序的智慧城市发展之路;但文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背后的原因需要深入研究。
四是信息安全存在隐患。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数据中心建设和开发利用,而我国信息安全保障尚不成熟、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不足,涵盖数据采集、加工、管理、分析和应用的全链条大数据产业和生态体系不健全;部分核心技术来自国外,一些城市规划和工程由国外企业承担;安全经验的匮乏和安全系统的漏洞,也将增加智慧城市运行和管理的脆弱性,甚至对国家信息安全构成威胁。处理好信息安全与信息透明的关系,需要政府的智慧。
五是信息服务不够。虽然互联网企业推出了众多的服务平台,但政府引导不多;尽管住建部强调要因地制宜建设智慧城市,“一城一策”,而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要求、评审、通过;但在实践中,跟风、随大流问题广泛存在,除展示馆外还没有更多的用途,缺乏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和相关服务;如果不重视信息系统建设的后续开发利用,会留下新的“烂尾工程”。因此,在智慧城市规划、建设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应当更多地听取当地政府、企业和百姓的意见,而不能任由技术导向。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