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前几天看到已投资者手举“韭菜”在证监会门口求“被割”,笔者很佩服此朋友之勇敢行为,更佩服是是其自我认知能力。韭菜太多无疑是A股最核心的价值之一。A股是散户为王的,因此A股的馅(A股的价值),是韭菜包的,韭菜壮阳,韭菜一来一年2000到5000点激情拉升,韭菜死了则是2010-2014的萎靡不振。来到A股这里谁都想吃韭菜,大家都想着割别人那一茬?但历史证明最终被割(亏损巨大)的是往往是自己,但韭菜的身份不重要,很多高手都是韭菜身份被割数轮才成长。A股散户赚钱只有一条路:脱离韭菜的逻辑与思维,最终脱离韭菜的身份,才能不被葬送A股,一切没完成者下场最终被他人收割。
一般的韭菜:只需要跟其聊几句投资看法,就知道对手的投资思维知识层次。或只需要看最近3个月的交割单,就知道对方的投资思维风格与性格倾向。
投资思考越多越发现,有些环境下文章的真理性不重要,而在于文章是否被读者所认可(文章能否被大多数散户所形成心理上安慰,记得雪球创始人方三文的ID是“不明真相的群众”,笔者一看到就感觉此人对投资的大众群体应该有自己的思考。),总体而言:好的投资真理性的文章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是“有毒”的,因为直指向人性中最软弱的部分,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但有些看似“甜”的文章好吃但却真正有毒,比如很多股评财经评论家,事实上自己不炒股不买房而每天财经媒体是头头是道,“评股点房”,主要逻辑还是墙头草不客观的思维,感觉对投资的门道都没有摸到 。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