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降准,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有什么影响?
发布时间:2023-9-15 09:56阅读:437
消息面: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3年9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4%。
为何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官方的解释:人民银行表示,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信贷合理增长,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更好地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兼顾内外平衡,保持汇率基本稳定,稳固支持实体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我们认为当前经济虽然具备底部特征,但是仍有压力。譬如,8月PMI回升至49.7,但依旧在50枯荣线的下方;8月人民币新增信贷1.36万亿元,同比多增868亿元,但结构上居民中长期贷款依旧偏少。就如央行所解释的,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有助于稳固支持实体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对指数的影响如何?
1)首先从历史上来看,降准的第二天股市并不存在明显上涨的概率。
2019年以来的十次降准措施公布后,次日沪指有6次录得上涨,4次录得下跌,如果从2012年进行计算,二十三次降准措施公布后,次日沪指有11次录得上涨,12次录得下跌。
2)根本原因在于市场有没有对此有预期。我们认为市场对这次降准有一定的预期。
近期债券市场波动较大。导致其波动的原因之一:资金面出现紧张。而资金面之所以出现紧张的原因是在于当前正值地方专项债密集发行期。
近期高层会议明确要求,要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今年总额3.8万亿元新增债券发行进度明显慢于去年。为了落实这一要求,财政部要求各地今年新增专项债券力争在9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券资金力争在10月底前使用完毕。在这一要求下,各地加快发债稳经济,8月迎来年内发债高峰。截止到8月底,新增债券发行约3.7万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规模突破3万亿元,约3.1万亿元。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在9月底之前发行完毕,那么9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需要在7000亿元左右。
这就导致进入9月之后,资金面总体偏紧。因此,市场对本次降准其实是有一定预期的。
3)股市短期可能并不会因为降准而大涨,但从中期来看,降准有利于实体经济企稳,股市企稳。
市场对于降准已经有一定的预期,同时,最近市场进入“熊市思维”——见利好就兑现,因此,我们认为短期之内市场可能不会因为降准而出现明显的上涨。如果高开过多,可能反而又会带来抛盘的压力。
但是,降准从中期的角度看,央行释放出流动性之后,有利于银行资金成本的下降,从而有促进银行进一步贷款放量或者进一步下调LPR(贷款利率),最终有助于经济企稳。
当前稳定经济的政策密集出台,随着经济企稳,股市企稳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升高。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xianshi-icon.png)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click-icon.png)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Home/image/counselor/read-yz.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