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益平:人民币国际化是个渐进过程,要把关注点放在市场需求和储值功能上
发布时间:2022-12-17 18:10阅读:171
12月17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在“《财经》年会2023:预测与战略”会议上,就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等问题发表了主题演讲。
人民币国际化对于中国意味着什么?黄益平指出,如果我们能把人民币变成国际货币,一方面可以缓解货币错配的问题。另一方面,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也可以持有更多的人民币,资产组合就会变得多元化,我们的风险也会分散。
我们过去一直做人民币国际化,更多强调的是政策的意图,强调支付的功能,下一步我们要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市场的需求,放在储值的功能上。
“即便我们要开放也要稳健地开放。稳健的意思是,第一讲究持续,第二要有充分的条件,第三是即便做成了,也要有一些预防性的措施。”黄益平补充到。
黄益平表示,人民币国际化应该是全世界全方位的人民币国际化,尽可能不要把它做成一小撮国家才使用的货币。
人民币要成为一个国际化的货币需要什么条件?
黄益平认为,首先,要有强大、发放度高的经济体系。简单说,经济活跃,开放度高,非居民使用你货币的机会很多。反之,如果你是一个封闭的经济,很小的经济,不成长的经济,那么也就没有人有兴趣使用你的货币。
第二,要有一个非常活跃、开放、有流动性、有丰富金融产品的市场。这个市场要有完整的投资功能,可以随便进出,更重要的是要有相当丰富的不同的产品,丰富的投资组合选择。
第三,要具有相当完备的法律、金融等制度体系。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说今天一推明天就成了。但是,这并不改变目前客观的国际货币体系形势,以及我们现在要做这件事情的决心。在战略考虑下,我们就是要做这件事情。”黄益平表示。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