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35,为何我劝你多囤粮?(原创,版权保留)
发布时间:2022-4-19 10:22阅读:256
不知道有谁关注过2017年华为42岁欧姓工程师坠楼自杀的新闻。
这位从小到大都很优秀的人才,一生任劳任怨为公司奉献付出,最后却成为内斗牺牲品,以极端的方式悲剧收场,十分令人惋惜。
只留下一堆债务,全家老小艰难度日。
看完整篇报道,也只能看到事情的冰山一角。而冰山底下藏着太多外人无法知晓的情节。
或许我们都听过“中年危机”这个词。那到底它,「危」在哪里呢?
01
职场危机
刚步入职场的这十年里,老板为了激励员工,会有一些加薪升职的机会。所以我们尝到了甜头,心甘情愿地付出。
然鹅,超过了35,在职场上最容易被定义为“懒惰、油腻的老油条”,不上不下,也成为了单位裁员的主要目标人群。
别说这样的单位没有良心,给过你的东西一样没少,只是现在
真正遇到瓶颈了,收入和岗位都到了天花板~
而新知识和技能的获取,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这种矛盾。
收入增长基本停滞下来,而家庭的开支越来越大,孩子教育费用、房贷车贷等按揭负债、赡养老人费用,哪样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于是有一种感觉:赚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花钱的速度。我们会陷入极度不安全感和焦虑之中。
家庭财富蓄水池图,收入端和支出端
既然开不了源,那就只能节流---少花点钱,也就是在家庭财富蓄水池的支出端,尽量控制各项生活成本。
此乃职场危机所带来的消极效应。
02
健康危机
中年之后,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大病开始找上门来。
自己平时很注意养生呀,吃喝拉撒睡也都正常呀,单位体检偏偏检出个大毛病来。
见了太多身边年轻人的体检报告,脂肪肝、总胆固醇和血脂高、高尿酸血症、糖化血红蛋白高这些代谢紊乱的问题很常见
还有各类结节、结石、囊肿、息肉、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等....
不得不感叹,这些健康问题比父母那一辈要来得更早一些。生活方式、精神压力、外界环境等等都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想给自己买一份健康险,却发现健告里有很多自己存在的情况,心里一紧。
保险公司不是下补充材料照会或体检照会,要么就加费承保,甚至是直接给延期、拒保了。
你会感叹:看起来无关痛痒的一些“小毛病”,居然还把我给拒了?看来保险不是我想买就能买,这件事还真挺复杂。
毕竟身体出了问题,保险公司要担心:未来几十年内的出险概率比一般人高,当然就会对投保人的身体情况挑三拣四。
此外,35-40岁左右,尤其是男性,重疾险保额做足的前提下,随便加个附加责任,保费都会面临着“倒挂”现象(也就是说,总保费竟然比保额还多)
百万医疗险核保也很严格,有点身体毛病而买不上保险,是常有的事情。
此时有两个选择:可以考虑核保略为宽松的中、高端医疗险,当然也可以选择自己来承担这种大额医疗开支的风险。
如果选择了后者,不多存点钱,还能咋滴?
03
养老危机
前几天跟一位朋友聊起,他说,“我现在也才三十多岁,考虑养老问题是不是早了点?”
如果他清楚咱们国家养老金缺口现状,知道95后都开始为自己买好养老年金险的时候,还会有这样的疑问吗?
大家对比一下,自己正处于哪个阶段。
同样的养老金目标,不同年龄段的人来准备,必然是天差地别的。
正如那个95后年轻人,每月只需抠出一小部分工资放到养老年金险里,退休之后轻松享受品质养老。
而40岁才来准备,不仅年交保费压力大,未来领到手的养老金,还比早早准备的人要少一大截。气不气?
如果不买年金险,这当然是个人的选择和自由,那未来会怎么样呢?
除去社保养老每月发的最低生活保障之外,只能吃储蓄存款的老本,不敢生病,最好不要失能、失智。
图源网络,侵删
但生病这件事,是咱们能控制得了的吗?
如果没有提前多安装几个水龙头,也没有提前安装排水阀的话。
不多存点钱,还能咋滴?
04
财富是我们面对未来的最大底气
我们起早贪黑、早九晚五地努力工作,是希望越来越有钱,给自己和家人更好品质的生活,来抵御未知的各种风险。
过去20年里,中国房地产的发展,让大部分人以房产作为主要资产,手中现金非常少。
而现在, 很多地方财政出了问题,之前掏空了几代人的口袋刺激了房地产,现在没有人买房了。地方不好卖地,还不了债,如果再不出台房产税,怕是连地方公务员的工资发放都成了问题。
所以我建议,手中有多套房产的朋友,可以考虑部分变卖,将实体房产转换成“金融房产”。
金融房产VS实体房产
无论是年金险还是增额终身寿险,都是一笔源源不断的、与生命等长的、与市场波动无关的、确定的、典型的现金流资产。
例如,35岁男士,将100万分10年投入【年金险】中,60岁起每年可领11.74万,领取一辈子,领到90岁时,累计领取了363.9万。
又例如,35岁男士,将100万分10年投入【增额终身寿险】中,如果中途不取用,到60岁时,现金价值有198.2万;而到了90岁时,现金价值变成了惊人的556.2万!
这就是时间的魅力。
至于你更喜欢哪个,我不知道。
成年人不做选择,两个都要不好吗
一个负责固定领取,保障养老品质生活;
另一个负责灵活取用,以备不时之需。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