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波动放大引发年末结账效应提升
发布时间:2021-12-21 09:23阅读:327
周一市场震荡回落,上证指数收于3593点、下跌1.07%,创业板指下跌2.96%、上证50指数下跌0.72%,两市个股成交1.15万亿、成交额持平。板块方面,建筑、地产、食品饮料等少数板块上涨,电力设备、公用事业、传媒、有色、军工等跌幅较大;主题方面,中医药、水产、新冠检测、低价股等表现较好些,风电、光伏、磷化工、锂电等跌幅比较大;个股涨跌比为1420:3118、下跌家数更多些。
周一市场的大跌并且跌破20日均线,某种意义上是市场再度转向震荡整理的正常反应。一方面,外围市场调整,港股跌跌不休,AH股溢价率历史高位的背景下港股市场的疲弱显著的制约了A股市场、也制约了市场情绪。另一方面,从前期降准到周一下调LPR1年期5BP至3.8%、5年期则维持4.65%,货币政策温和宽松只是带来了单日或日内的短暂冲高,显示了存量博弈市场中对符合预期甚至低于预期的信息并不抱有太积极的反应。
短期市场处于经济下行、政策向上的阶段,指数往往取向于震荡、平衡市,而波动则源于情绪资金面的变化和技术面的共振比如周末“假外资”被监管,从沪深港通资金南下净流入38亿、北向净流出9亿的来看,假外资更可能进入港股而非留在A股或者外盘;只是,目前来看港股市场仍没有止跌企稳的迹象。
隔夜欧美市场继续下跌,石油等价格也继续回落,A股市场更多在期待政策面进一步宽松和存量博弈下操作短期化之间平衡。因此,考虑到港股市场跌跌不休和AH股高溢价率,则A股指数尚需整固等待;考虑到宁德时代为代表的新能源热门赛道的大跌,有点类似去年末白酒股的回落,这显示了年末结账效应下资金选择了卖出估值极高且涨幅极大板块的处置方式;考虑到假外资被监管和货币政策温和宽松,市场料尚能维持震荡平衡市格局,等待经济面利空的进一步出尽和政策面利好的进一步推进。因此,维持前期思路:前期市场的上涨只是存量博弈下的反弹,并非历史上量价齐升的新行情结构;最近数日的下跌也验证了市场仍在震荡市的格局中,且内生力量并不够、年末结账效应下资金取向保守,周一指数回踩20日均线下方属于常态反应、也在预期之中;故,操作上,短期审慎应对、关注指数在3600点下方的腾挪后的企稳,以震荡市应对、不悲不喜,在“稳增长”的金融基建等板块和“高质量发展”的双碳、专精特新等科技消费成长之间平衡,均衡配置为宜。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