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市资金在慢牛中退出方为上策
发布时间:2015-7-28 16:40阅读:565
7月20日,《财经》杂志一则有关“监管机构正研究救市资金退出方案”的报道在市场上掀起轩然大波,并导致当天股市出现盘中跳水走势。而7月22日晚,伊利股份发布的《关于前十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情况的公告》又再次将救市资金的退出问题推向了前台。
虽然前者当天午间即被证监会予以澄清,后者在当晚也得到证金公司的解释,表示证金公司未卖出任何上市公司股票。但三天时间内救市资金退出问题两度来袭,这也表明了救市资金退出问题对于市场的敏感性,实际上,这个问题也确实是A股市场无法回避的问题。
当然,就目前的市场来说,安排救市资金退出显然为时尚早。毕竟目前的市场走势未稳,尤其是经过前期1800点的灾难性暴跌之后,投资者的信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虽然在救市资金的介入下,股市有了一定的反弹,但目前投资者的信心仍然还很脆弱。如果当下就安排救市资金退出,这对投资者脆弱的信心又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不排除股市再次暴跌、救市宣告失败的可能性。因此,当下显然不是救市资金能够退出的时候。
但救市资金的退出是一种必然。虽然当下救市资金不宜退出,但这并不意味着以后救市资金就不退出了。从世界其他各国与地区间的情况来看,救市资金最终都是要退出的。因此,就救市资金的退出来说,关键是一个退出时机的选择问题,也即救市资金应在怎样的条件下才能退出股市?本人的看法是,救市资金宜在慢牛背景下退出。
为什么要选择慢牛的背景?因为慢牛有两大属性。一是“牛”。既然是牛市,行情就是向上发展的,而且投资者对股市也是充满信心的。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利空也会被市场缩小,甚至不排除把利空当利好来炒作,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安排救市资金退出,对股市的冲击相对较小。
二是“慢”。这也意味着牛市上涨的时间会很长。这就为救市资金的退出赢得了时间。救市资金就可以在“慢牛”中有条不紊地套现。而无须在短期内大量集中地套现。如果是后者难免会给行情带来极大的杀伤。
而之所以不是选择“快牛”、“疯牛”,是因为在“快牛”与“疯牛”中安排救市资金大量套现,这会引发股市的暴涨暴跌,给市场带来巨大的杀伤力。这显然有违救市资金的本意。因此,选择在慢牛中套现离场,这应是救市资金撤退的最好选择。
从国际市场来看,在慢牛中撤退应是很多国家与地区救市资金的共同选择。比如,2008年发生在美国的金融危机,面对崩溃的美国股市,救市资金果断入场。其救市资金从进入股市到撤出市场的时间跨度长达5年,即从2008年到2012年。而美国股市在2009年3月见底,随后一直到当下,美国股市一直运行在慢牛的节奏中。这种慢牛为美国救市资金的撤退创造了有利条件。
又如1998年香港发生的金融保卫战,救市资金退出的时间跨度长达5年,即从1998年到2002年。而在此期间,港股也从1998年8月到2000年3月走出了一轮涨幅超过180%的大牛市行情。不仅让香港政府赢得了金融保卫战的胜利,而且也为救市资金的退出创造了条件。
所以,对于当下进入A股市场的救市资金来说,要从股市里撤离,并尽可能减少对市场的冲击,在牛市中撤退,尤其是在慢牛中撤退,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是如何来营造这样一轮慢牛行情,这就需要看监管部门的调控艺术了。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