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4-1-6 11:05阅读:956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蓬勃发展,对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率要求与日俱增,为了解决市场异步交易带来的信用缺失等问题,“第三方支付平台”应运而生。经历数十年的发展,第三方支付俨然已经成为我国金融支付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源动力和向纵深发展的推手。
经过不断的摸索与实践,我国的第三方支付行业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支付企业的业务模式及服务方式已经被大众所接受,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龙头企业的市场地位日渐稳固。从当前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将决定支付企业尤其是龙头支付企业未来的业务模式发展与创新的方向。谁能更全面、更细致的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与服务,谁就能真正走在行业的前列。
回顾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发展历程,各家支付企业都在围绕用户需求进行多种多样的产品创新和业务探索,诉求的不同导致企业的发展路径和资源优势不尽相同,因此第三方支付市场也逐渐向线下支付、线上支付、移动支付、跨境支付等模式演变。
线下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收益基本都来源于在银行卡交易过程中与收单机构的手续费分成。根据行业不同,费率分别为0.5%至4%不等。手续费分成一般遵循7:2:1的比例,“7”归发卡行所有;“2”归收单方所有;“1”则为银联所有(即转接机构)。
线上第三方支付业务的盈利主要来源于:线上支付手续费以及备付金账号中沉淀资金所产生的利息收入。
“平台经济”模式:力求赢在服务。当前其“信息化、服务化”的特征被第三方支付模式很好的融合,并带来了巨大的规模增长。但以“平台经济”为属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在最初其实并不能真正实现并形成盈利增长。发展初期他们更加注重对于客户的深度挖掘与积累,在满足不同客户多种细分需求并逐渐加深客户黏性之后,“平台”的潜在价值才会真正的“浮出水面”。
预付卡模式:商家使用预付卡时预收现金,钱款拖欠大量减少,可灵活运用的资金增多,益于展开经营,同时利用时间差还可以获得更多利息。
PayPal公司的业务发展启示:传统支付业务发展趋缓,未来发展的新趋势:跨境支付+移动支付。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面对竞争,第三方支付企业除了在技术与产品上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以进一步提高用户黏性之外,还不断谋求向新兴业务或市场进行探索。以PayPal公司的发展路径作为参照,我们认为未来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样也将剑指:“移动互联网支付与跨境支付”。
行业存在的风险:主体资格与经营范围界定不清、沉淀资金带来的风险、由平台交易衍生出的“虚拟货币”带来的潜在风险、信用卡套现风险、洗钱活动的风险、交易纠纷风险、技术风险等。应加强的监管措施:准入机制设立、沉淀资金监管、反洗钱监管、退出机制设立等。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Home/image/counselor/read-yz.jpg)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Home/image/counselor/read-yz.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