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股频出新故事 海虹控股互联网医疗梦难成
发布时间:2015-6-30 08:11阅读:625
A股市场虽不乏庄股,但似乎没有谁可以和海虹控股(000503.SZ)相提并论,而这只十几年的老庄股赖以支撑的,是一个一个从未实现过的“故事”。
在打造医疗大健康的路上,海虹控股一路从药品招投标、医药电子商务,转型到PBM业务,去年又启动的新健康业务。然而,转型的一路始终伴随着对热点的追逐、新概念的炒作,似乎一直在掩盖其尚未明确的商业及盈利模式。
热门概念连环套
今年4月30日,海虹控股公布了定增预案,拟募集总额不超过40亿元,全部用于海虹新健康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在该消息刺激下,海虹控股在复牌后30个交易日股价已上涨70%。更引来卖方分析师直接发布研报:“未来互联网医疗龙头或将易主海虹。”
然而,在不断升温的市场预期背后,巨资加码的定增项目却现多处硬伤,项目收益不明晰首当其冲。
40亿元打造的新健康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健康信息交互中心(下称“交互中心”)和TPA服务平台(下称“TPA平台”)两部分。在预案中分析项目经济效益时,海虹控股称,本次募投项目将形成新的业绩增长点,但由于海虹新健康业务属于创新模式,未明确收费标准,无法对项目收益进行精准核算。
其次,募投项目具体规划及实施进度也同样模糊不清。仅有项目投资计划中列出了募投资金投向,但均为基础业务架且每一项都耗资巨大。其中,拟募集的40亿元总额中占比最多的人工费用,计划投资8.8亿元;医疗网络服务费用计划投资7.8亿元。还有平台和办公用固定资产投资额,计划投资6.29亿元;系统开发和部署计划投资5.91亿元。
定增项目未有盈利承诺,募投项目规划欠严谨,这极易导致资金使用不规范,并影响投资收益和中小股东利益。而究其背后原因,抢热点造概念却无法落地,业务规模不合理等都是诱因。而回顾海虹控股的前一次定增,同样未对募投项目的盈利做预测承诺,而后续出现了较大的项目变动。
2003年,海虹控股发起了首次定增,拟总募集不超过4.38亿元。公司在当时的增资说明书中称,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三项主营业务,包括加码医药电子商务、对联众游戏公司增资,以及对海虹化纤技术改造和补充流动资金。
当年的市场情况方面,科技股出现了自2000年科网泡沫破灭后的一轮复苏。按照海虹控股当时披露,公司经营有联众棋牌游戏及多款代理游戏,未来还将继续加大投资和发展力度。此外,医药电子商务试点则在2000年推出,海虹称规模化交易基础已定。而对于化纤业务,则表示正处稳定健康发展阶段。前次定增预案公布后的近两个月,公司股价涨近50%。
但随后,2013年12月公司取消联众增资的6600万元募投计划。此外,化纤设备技改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实际投入7450万元,但海虹在2006年7月因化纤市场低迷而将相关资产出售。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xianshi-icon.png)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click-icon.png)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Home/image/counselor/read-yz.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