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司的保险能能买吗?
发布时间:2021-1-18 16:13阅读:535
最近,我的小伙伴们跟我反馈,说给某个用户推荐了一款特别适合他的产品,用户也觉得产品很好,但就是没有听过所承保的保险公司,当地也没有分支机构,觉得是小公司,担心在这种小公司买保险不靠谱!觉得小保险公司不靠谱,无非是担心服务是否到位?理赔速度是否够快?公司倒闭了咋办?
每次遇到用户担心这些问题,其实我内心是有些无奈的。可能在大多数人看来,开保险公司跟开小卖部一样简单,买保险跟买生活日用品一样,买牌子的质量就好。
事实当真如此吗?今天我就从以下几方面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何谓小保险公司?
小保险公司倒闭了怎么办?
小保险公司的服务怎么样?
小保险公司产品价格为啥那么便宜?
何谓小保险公司?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自己听过名字的公司就是大公司,没听过的就是小公司。对比保险公司大小全靠“名气”。
根据《保险法》第69条规定,注册保险公司最低资本为2亿元人民币,且是实缴资本。平铺大概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
![](https://cofool-image.oss-cn-beijing.aliyuncs.com/licai/attach/2101/600541b389268.jpg)
举个栗子:
招商仁和人寿,2016年成立,相信大家基本都没有听过,可是它的注册资本是50亿,背靠招商局、中国移动、中国民航等几大企业,你还觉得它小吗?
所以,保险公司但凡能成立,其实都不小。
其实大家对保险公司有大小的误解,这其中有多种因素影响,比如保险公司成立时间、地域性、广告投入、经营渠道以及用户自身获取信息渠道等都有关系。
例如:中国人寿号称在全国有2万多家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甚至一些乡镇都有中国人寿网点,随处可见,想不知道都难。
现在广为人知的“大公司”都是经过了时间沉淀,且对广告下了血本(见下图↓)。而每家保险公司的经营方式和策略都不同,不是所有公司都会到处做宣传,打广告,因此只靠名气来判断公司大小,实属不公。
![](https://cofool-image.oss-cn-beijing.aliyuncs.com/licai/attach/2101/6005421de8339.jpg)
小保险公司倒闭了怎么办?
虽然注册资本很多,那万一经营不善倒闭了咋办?暂且不说保险公司不会轻易倒闭,就算倒闭了,我们的买的保险也不会受任何影响!我这么说是有法律依据的,且看《保险法》第92条。
大家也可以参考2018年的安邦保险事件,安邦虽然倒闭,但是最后由大家保险承接,此前购买的安邦保险依然有效,不受任何影响。大家尽可把心放在肚子里。
小保险公司的服务怎么样?
与其说关心服务怎么样,说到底还是理赔服务,担心买了后到时理赔难。但理赔的效率与结果,其实跟用户发生的风险以及所购买保障的条款相关,甚至跟被保人对所购买保险的理解也有关。
如果发生的风险明确,且符合条款约定,那么保险公司自然要赔,保险公司比我们更明白,只有快速理赔,才能打出更好的名声和招牌,连广告费都省了!
如果发生的风险不明确,条款界定不明显,这种情况不管放在哪家公司都一样会有争议。
说的直白些,保险公司从注册到运营,几个亿甚至几十亿都掏了,至于因为几十万或者百万斤斤计较,自毁前程吗?
另外,小保险公司虽然没有大公司那么多线下营业网点,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电子保单、线上核保、线上理赔等现在都已通过互联网来实现了,目前一些简单案件的小额理赔很多保险公司都是在线上完成的,理赔金两三天就可以到账,及其方便了用户,未来大额理赔是通过线上完成已是趋势。因此,完全不必担心小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少会造成理赔难的问题。
包括现在还有四家专门的互联网保险公司,如众安保险、泰康在线、安心保险、易安财险,这些都是证明。
小保险公司产品为啥那么便宜?
如果说起保费构成,那就有些复杂了,但产品的定价差异主要原因在于运营成本和市场因素。
1、运营成本因素
运营成本就包含了广告费、人力资源费、渠道费用等。大公司成立多年,为了拓宽市场,树立品牌,必然是投入了大额的广告费、代理人及其他后援人员的薪资、各网点的租金等,成本比较高,而在这方面小公司与大公司的差距巨大。
另外,大公司和小公司对利润的要求也不同,大公司为了保持整体大规模的积极运作,成本高了,自然对利润的要求也就高了,而小公司起步初期为了打开市场,会让利一部分给客户。
综上,成本低了,利润要求也低,给客户的费率自然是相对优惠的,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2、市场因素
目前国内有200多家保险公司,市场竞争激励程度可想而知,大公司靠着宣传和大量的销售人员,有着不可撼动的优势。小公司为了能够站稳脚跟,抢到一块蛋糕,就必然要在产品的保障内容和价格上下手,从而去吸引客户,打开市场。
小结
最后,给大家一点购买建议,买保险应该遵循“四看”:
首先,看需求。先弄清楚自己的需求是什么,人生不同阶段保险需求不同;
其次,看产品。不同产品功能不同,要了解清楚产品的内容,看是否符合自身需求;
第三,看收入。一般来说,保费支出占年收入的5%-15%比较合适,切不要为了追求品牌等购买了超出经济能力范围内产品,给自己带来了经济负担。
第四,看条款。仔细阅读保险条款,尤其是保障内容和免责条款,充分了解购买产品所能带来的保障。
因此,不管是买大公司还是小公司的产品,按照这四条走,绝对都靠谱!
以上是本次回答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耐心观看。
如果对还有不明白的地方, 可以扫码添加微信, 金牌保险规划师在线答疑~~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xianshi-icon.png)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Mobile/image/ask/click-icon.png)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Home/image/counselor/read-yz.jpg)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Home/image/counselor/read-yz.jpg)
![](https://static.cofool.com/licai/Home/image/counselor/read-yz.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