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tco真便宜?你们对中国制造的力量一无所知。
发布时间:2019-9-16 15:59阅读:295
1
最近最让我觉得魔幻的2个新闻是,Costco上海开业大家疯狂排队购物和Costco上海排队退押金,这俩新闻前后脚刷了的我朋友圈,给我的感受是,好像大家都不是去Costco购物的。
大家都是去蹭厕所的,不然怎么前后脚这么刺激?
Costco刚开业的时候,很多朋友留言让我写写这家企业,我没写,因为在我看来这家企业本身的神奇之处要结合他们当地的特有环境,而且他们在美国玩的那一套在中国未必行得通,单凭一个汽油专营,就可以断了他们最大的收益来源之一。
至于会员制,和costco差不多的麦德龙以及山姆会员店这么多年也还是那样么。
Costco非常牛,这是真真儿的,他们对于供应链的管理堪称伟大。
但很多人把他们过度神化了,尤其是各类互联网公司,不说自己是XXX版的Costco,感觉都跟不上潮流了,有时候我都怀疑这些疯狂吹的人,到底有没有去过Costco。
作为Costco 近7年的全球会员,我回国后这些年,除了买维生素之外,就没再用过,连会员都不再续了。
因为Costco所谓的极致优质性价比,在国内早就可以有更多的企业更高效的提供,而且还不用一次买一大车。
中国制造近30年的崛起,早就已经几乎覆盖了人生活的全品类物品,中国【世界工厂】的美誉绝非说说,全世界都在用中国造已经属于常识。
Costco的集采优势,在国外属于降维打击,但是来到中国,稍微需要改变点思路。
上周国内最大的C2M电商的必要商城直接放话,和Costco的同品类同质量相比,要是比Costco贵,差价十倍退还。
必要底气背后,是220家各领域最强的代工厂,是中国制造的崛起。
2
之前我写过很多反消费主义和奢侈品溢价的文章,在之前刷爆朋友圈的炒鞋,消费洗-脑以及奶茶店文中,我透露轻奢和奢侈品这些高溢价产品的低成本和低技术含量,也提及了相关的制造产业基地。
大量留言都是想进一步了解这一块,最好是具体到行业细节,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我就好好讲讲中国制造已经多么恐怖了。
这些信息来源于我多年来为供应链企业贷款做尽职调查的实际经历,我中的消费主义的毒已经被工业的力量彻底洗掉了。
当你在南通和宁波看到那些专柜几百块一件的衣服按斤卖折合一件十几块的时候,你也会像我一样崩溃。
如果说高精尖芯片我们还需要加大努力,但是这些日用品,标准化工业品,真的是全世界都在说中国话。
先说服装类,我先简单说个结论,整个服装制造业,已经完全是中国的天下了,江苏南通,苏州常熟,山东济宁,浙江宁波,海宁,福建石狮,这几个地方的企业,基本包揽了全世界70%的服装的生产,剩下的30%里面,有25%被中国人投资的东南亚工厂包了。
服装属于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标准化产品,布料,剪裁,小五金,都是标准化的。
拿牛仔裤来说,世界最大的工业化生产基地在浙江海宁,海宁的大型工厂中,某L,某U和某国产邦威,完全可以是同一个车间的3条流水线。
大家用的是完全一样的五金,都是YKK和SBS的那几个型号,YKK和SBS也在国产化,成本不高,义乌建议了解一下。
其中某L用的是最便宜的合金款,但是卖的不便宜。
当然在国外都是丢超市XX美金3条的货色,放在国内门店一件就大几百。
工艺都是一样的机器做出来的,三股线还是五股线,取决于愿意给代工厂出厂价加几块钱。
QC都是一样的标准,甚至某国产品牌的严格程度还要高于国外品牌,虽然价格只有其四分之一。
对了你说布料,世界最强的牛仔布料不是吹上天的日本冈山,而是中国常州的黑牡丹,完完全全的自主技术,各个大牌都在用,便宜实惠。
还有人吹什么特种布料,最硬核的特种布料就是防弹衣,连防弹衣70%都是中国出口的,美国都在买,又便宜,效果又好。
你说衣服的质量,大牌更有保证,我真的笑了。
质量和品牌没有直接关系,质量只和品牌愿意给代工厂一件出多少加工费有关系,不同的费用对应不同的工艺,这个东西是公开的。
各种国产衣服穿三到五年不变形的比比皆是,某H和某Z快时尚过一次洗衣机直接投胎我会乱讲?
他们为了节省成本(中国制造并不便宜,相信我),中国制造都用不起,直接丢给第三世界的外包血汗工厂手工做,做出来的东西真的是一言难尽。
而且很多国外的设计师品牌做的就是以让你穿不了多久为目的,因为在他们的主战场,就是要衣服快速折损,然后买新的,才叫时尚。
资本主义,真的太损了。
3
说完服装,我们说说鞋类。
鞋类更是中国的天下。
福建晋江,莆田,广东东莞,山东青岛,江苏南通,为国外品牌代工了超过30年,真正掌握了核心技术,核心到什么程度,核心到各大品牌只管出设计,剩下的一切都交给他们,核心到品牌门店不提供真假鉴定,因为鉴定不了。
是啊,当这个鞋子用了完全一样的材料,完全一样的工艺,完全一样的机器(一水儿德国进口,东莞和莆田拯救了德国制造业),完全一样的流水线,你还怎么鉴定?
某品牌号称质量差的,开胶的,漏气的才是真货,笑的我裤子都掉了。
你买双鞋连最基础的质量都保证不了,还拿质量不好来装比,这就和正装配丁字裤一个感觉。
至于什么鞋子的科技无法复制,我深感消费者的年轻好骗。
一个鞋子最核心的科技在于鞋底。
大多数品牌的鞋底主要科技都是EVA,目前最新流行的叫做E-TPU,也就是所谓的爆米花。
各家品牌的爆米花,都是在E-TPU的基础上调整比例,你别觉得配方不外泄,山东烟台某B工厂之前因为形势不好,直接流出了原始配方,市面上一水的真大底,非常魔幻。
鞋子的出厂价,真的不高,只有售价的几分之一,因为确实没啥科技含量。
就连很多品牌的省级代理,为了多赚点钱,有时候直接越过品牌方给工厂下单,然后拿来卖,用户根本体会不出差异。
而且吧,由于国外品牌的交割是有工期的,很多时候付款都是只付定金。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就算代工厂不自己做,这些品牌定制的完完全全的真货也有可能流出来。
假如某一批鞋,在清关的时候工期过了,那么品牌方会选择损失定金拒收这一批,那这批鞋会流入市场,你说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当年青岛某A品牌整单爆掉,整个鞋圈内人手一双便宜的正品鞋。
这种爆单事件层出不穷。
还有的品牌(应该是多数)直接懒得管控,只做营销,卡代工厂的成本卡很死,这就导致尴尬的点是工厂货出来比正品质量还好。
东莞厚街的老鼠货都是从清远惠州流出的,真真是物美价廉。
4
说完鞋服,再来说说箱包奢侈品和配件,这些东西的品牌溢价更高,技术含量更低。
你说箱包,全中国最大的箱包基地就在浙江嘉兴和广东东莞,大部分配件来自浙江永康和义乌,面料来自江苏常州,滚轮来自浙江萧山。
完完全全的国产循环。
很多卖的卖的特别好的什么X秀丽,全都是国产的,完全相同品质(相同五金,相同布料,相同配件,相同QC)的产品,你在必要商城上可以以几分之一的价格买到。
至于奢侈品包-包,朋友,这些东西品牌溢价大概是出厂价的30倍到50倍。
1000块出厂价的东西卖几万,很常见。
想想看你节衣缩食一年买来的东西是这个样子,精致女孩们有没有觉得镰刀有点锋利?
别急,还有别的呢。
各种大牌眼镜,奢侈品眼镜,90%来自神奇的浙江温州乐清,瑞安和江苏丹阳,你在当地只要花几十块钱就能买到质量不输大牌的产品。
很多大牌的品控,这些年真是不怎么干事儿,净忙着圈钱了。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让大家意识到,鞋服箱包配件这类完全标准化的工业品,本身的成本和技术都是非常透明的,你付出去的钱,绝大多数是付给了品牌溢价这个东西。
如果只是出于实用和美观的角度,同代工厂出产的国货,完完全全可以满足你的一切需求。
你说什么大牌独有的设计,你知道很多牌子是设计外包的么,集团只管品牌运作。还有的牌子直接照着别的牌子的款式抄,你一搜就能查到很多大牌之间因为设计产生的撕逼。
现在甚至发展成国外牌子开始抄袭中国品牌的设计了,因为很难被发现和追责,抄国外同行容易被搞,非常魔幻。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于你的消费是量力而行实用主义的前提下。
如果你家里有矿,或者买的就是一个大品牌的虚荣感和LOGO,那当我没说。
哦对了,即使是大品牌,奥特莱斯处理的时候,价格其实也就那样,而且还不容易卖出去。
并不能真正带来什么虚荣。
你说什么A货永远做不到真货的质感,这倒有可能,因为很多A货用的是头层皮,价格比较高,真货用的是二层皮,比较便宜,确实是质感不一样。
5
我常说消费主义侵蚀每一个人的三观,尤其是年轻人都快被消费主义榨干了。
其核心原理就是让人为实用价值之外的附加值付费,然后把这个附加值包装成设计成语流行文化有关的元素。
消费=潮流=有文化=酷
奢侈=高级=精致=对自己好
最终消费水平=社会地位
在进行关联的时候,刻意模糊价格,而是用对自己好,能赚就能花,爱自己多一点等元素来进行包装。
人人都在追求美好,这是人的本能,消费主义利用这一点把花钱和美好和品牌联系在一起,然后让人花高价买一堆工业品。
除了宣传消费=酷之外,再对于所有反驳者扣穷逼的帽子,把各类呼吁大家克制节俭的言论,说成是穷逼没钱的穷酸。
这直接导致消费主义让很多人为了不存在的虚荣付费,让很多理智的声音不好意思发出。
为什么我敢公开怼消费主义,因为我身边所有人都知道我有钱,我花得起钱,我的读者稍微一数我的抽奖也能算出来我每个月写公众号抽奖玩玩儿的钱都有好几万。
我看不起就是实打实的看不起,不存在买不起。
有钱,才敢放开了怼消费主义,因为没人能扣你穷的帽子。
没有足够有钱,你连声讨消费主义都不够理直气壮,这就是消费主义的洗-脑的威力。
6
克制消费不丢人朋友们,这个真的不丢人。
兜里没两个钢镚但还硬要装X,还借钱装X的才丢人。
你消费的到底是什么,应该是产品的实用价值,你买了,你能用的上,款式大方,坚固耐用,这才是最合适的消费理念。
该贵的东西买贵的,不该贵的东西买合适的,量力而行是最对的。
只有内心空虚的人才需要假借外物来标榜自己,霸道总裁穿20元的T也会被认为是大牌。
挤地铁公交的小朋友们即使一身真货潮牌,拿着真货奢侈品包-包,脚踩AJ限定版,也是假的。
当人们对于物品的价格不确定时,他们往往依据使用者的身价来定价。
重点在人,不在外物。
可喜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在变成熟,C2M(Customer-to-Manufacturer,用户直连制造)的模式也越来越流行。
我们不需要为不需要的溢价付费,厂家真材实料生产,加一点点合理利润,消费者直接购买,忽略品牌,只看产品。
很多人吹上天的日本中产品牌某M和某U,本质上就是C2M的一种形式,无LOGO,不考虑品牌,用料做工给够。
但他们的溢价,其实相较其大本部日本,还是高了。
美国最大的纯棉T恤品牌在上海的代工厂,210克的100%精梳棉纯色T的出厂价也才17块,20块差不多是走量价。
某U主要代工厂在宁波,某申公司一件服装代工只能赚到几元钱的利润。
中国消费者付了溢价,中国代工厂也没赚到钱。
这就是C2M电商崛起的原因,他们相比较国外的大牌,可以在当前价格体系下再砍下至少300%的价格,保证商品质量,保证代工厂利润,保证消费者出的钱是在商品上,而不是品牌和营销上。
C2M本身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被誉为是电商的未来。
这也是必要商城敢和Costco叫板,并且直接比价撒币的底气。
必要背后是220家中国顶级代工厂,各个都有各自领域的核心技术,Costco所谓的批发价格,也还是带有溢价的,起码关税就是绕不过的一道坎。
而本土C2M电商就完全没有这个顾虑。
中国制造,中国销售,中国材料,无品牌,高质量。
阐述商业的本质应该是合理的利润对应合理的品质,而非创造概念收割。
我们被收割了这么多年,该醒醒了。
这次必要商城直接叫板Costco,恐怕没人能拿到奖金。
拿中国制造这种大杀器欺负外国友人,竟感到一丝心痛。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