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真的有“春节效应”吗?
发布时间:2019-1-17 15:37阅读:382
春节临近,“持币过年”还是“持股过年”的老问题又摆在了投资者面前,尤其是刚刚经历完“惨痛”的2018,尽管2019已渐渐“春风徐来”,海外风险阶段性回稳,国内信用扩张预期出现改善,改革减税基建等政策也在不断推进落实,但市场仍是在一片“将信将疑”涨一休一。那么新的一年,“春季躁动”是否会如期上演,今年“春节效应”里又有哪些线索可以抢占先机?
A股投资:一年之计在于春
统计过去10年A股市场的运行规律,可以发现:年初确实是相对较好的盈利时间段,尤其是春节前后!具体而言:除却2016年“熔断”和2018年美股“闪崩”波及,春节前10个交易日至春节后10个交易日,各大指数大概率实现区间上涨,其中小盘股向上弹性更为突出。
表1:春节前后20个交易日相关指数涨跌幅(%)
数据来自:wind,历年春节前10个交易日-后10个交易日
历史的韵脚:“持股过年”的三大逻辑
历史不是简单的重复,但总压着相同的韵脚,历年来市场上演“春季躁动”抑或是“春节效应”,往往有三个原因,但2019“春节效应”有所同!有所不同!
1、经济和盈利数据空窗期:历史来看,由于1、2月份经济数据披露的较少,基本面变动难以证伪,为市场博弈留下了空间,A股表现出较强的规律性。但站在2019年,企业盈利还在放缓,市场一致预期还未调整到位,尤其是创业板商誉减值问题仍需待消化,此前“小盘股”弹性更为突出的风格特征恐难持续,成长股盈利增速断崖风险下,春节前风险或大于收益。但调整也将为节后预留更大的弹性空间,伴随创业板18年报利空消化,节后市场在减税降费“落地生根”,企业“轻装上阵”政策催化下,中小创有望迎来投资性机会,“春节效应”不会缺席。
2、流动性阶段性回暖:一方面,央行为应对节前社会流动性需求增加,会加大公开市场投放力度,同时配合银行应对节后开工“旺季”迎来的信贷高峰,货币政策会阶段性宽松,宏观流动性在春节期间显著回暖。2019年也不例外,全面降准“逆周期调节”,16日更是以5700亿元逆回购操作创下有纪录来新高;另一方面,春节前后由于公司发放奖金,年底结账,居民可支配资金提升,资产配置需求增多,而公募基金在经历上年底清算排名后,一季度也迎来了调仓、建仓的高峰期,无论是个人投资者抑或是机构投资者进场概率都有所增加。
数据来自:wind,截至2019-01-16
3、政策预期升温:通常春节后两会召开在即,政策密集出台的预期及落地有助于提振市场情绪,投资者“春节前”布局心态更为积极。2019政策的脚步来的更早,近期发改委、央行、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人社部六位部长轮番亮相,政策定力不断加强,基建补短领域的项目批复超出市场预期,稳就业促消费“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相关预期越来越乐观。预计随着节后“两会”市场改革预期被逐步证实,A股活跃度会相比以往显著提升。
2019“春节效应”——政策主题投资备受青睐
在经济下行,盈利预期尚存分歧,A股景气板块较为稀缺背景下,2019的“春节效应”较适合做主题投资,躁动行情或围绕“减税促消费”+“新基建”展开:一是宏观层面降税降费、基建托底方向最明确;二是春节消费预期提振下,消费盈利预期仍然较高;三是带着新经济标签的个股前期跌幅最深,经济新旧转换之际,相关公司业绩和股价弹性十足,建议“春节效应”期间可积极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